见习期考核鉴定评语

  更好地促进见习期教师自主发展。要求见习期教师应将专业发展的外在要求逐步变为自主发展的内在需要,应在从业伊始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更好地促进见习期教师持续发展。要求激发见习期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课程文化转型中,养成勤学习、善思考、多实践、好反思的专业习惯,勇于创新,开拓进龋

  三、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一是遵循规律。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由低到高,逐步完善、成熟的过程,在考核时,既要遵循见习期教师的成长规律,记录见习期教师的成长轨迹,又要探寻更好地促进见习期教师成长的方式方法。二是把握标准。一方面,要注重考核见习期教师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既要关注阶段性成效,更要知其潜力,观其发展,科学定论;另一方面,要注重考核见习期教师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既要考虑区域研修收效,又要关注校本研修实效;既要看工作态度,又要注重工作实绩;既要尊重教师个人意见,又要综合学校和老师、学生及家长、专家组等各方面意见,科学考核。

  2.可操作性原则。一是明确职责。市教育局统筹领导,教培研中心组织区域研修和学科引领,学校是见习期教师的工作场所,是考核见习期教师的主阵地,学校各职能部门是见习期教师过程性考核的重要环节。二是透明程序。一方面,要明确考核意义、吃透考核指标、掌握考核等第分值、熟悉考核要求与流程;另一方面,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实践,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特别是要加强考核的过程性资料积累,建立见习期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使见习期教师的考核资料翔实、丰富和有效,确保见习期教师考核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四、考核对象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