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记讲话

  我感到好多事情做起来都不顺,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谋划一件小事做起来非常的难。我就很担心,害怕如果三年就这样度过,甭说考选调生、公务员了,恐怕自己连一名合格的村官都不能当好。那段日子真的很让我苦恼。就我一年的经历来说,在座的各位刚刚从事村官工作,肯定会碰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情况产生差距的时候,有些情况下这些差距还很大,因此而产生的困惑和迷茫都是在所难免的。任何工作都有一个适应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越要坚守自己当初的选择。不彷徨,不动摇,要以一颗执着的心,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如何尽快度过适应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工作角色,我这一年来总结的感受是这样的:

  1、放平心态,摆正位置。我们年纪轻,刚走出校门,说话和做事多少还会带有学生的惯性思维,可能在村干部和群众眼里,对我们了解不多,信任度不强,在心理上还会把我们当成是学生,甚至是孩子。许多事情他们不放心交给我们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自己是一名村官,要走出自己的学生身份,事事处处都要把自己当成是名村干部。我刚到社区的时候,社区干部也总是不过问我的情况,也不交办给我做什么事情,每次我都是我跑过去问书记有什么事情让我做没?书记总会说没事,都是些小事,不用你做,看看书去吧。听上去感觉上像是高看我了,但其实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把我当成村里的一员。到社区近一个月了,我却从来没有真正上手做过事情,尤其是年底大小会议很多,但是社区领导也从来不说让我参加。我感觉很苦恼,感觉游离在社区“圈子”之外。回去后我把这些苦恼说给家人听。家人则安慰我,遇到事情时候不要发牢骚,发牢骚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更加烦恼。而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不够争取。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家人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从前的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一直以来是我把自己定位的太高了,觉得自己既有文化又有学历,但却不知道,很多时候文化和学历是不能代表一切的。

  要想做好村里工作,就得先了解村里情况,熟悉身边的同事,脚踏实地的用心做好手边的事才行。于是,我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除了每天照样早早到社区,打扫卫生,发放报纸。还把社区里的每一个人当成长辈来看待,不忙的时候就会给大家闲聊几句,用真心和真情,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时的我,用心去体会我的社区,去学习我在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社区。并且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让自己的全身心真正投入到社区里。渐渐地,社区里的党员干部都接受了我,把我当成了社区里的一员,有时也会主动和我拉拉家常,说说社区里的情况。也会让我帮着分担下他们手头忙不过来的工作。渐渐的,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感觉自己渐渐的忙碌、充实起来。

  虽然我们在学历上是大学生,但是我们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还很少,在这些方面我们还只能算是“小学生”。工作能力与社区干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放低姿态,认真负责地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绝不能眼高手低,而应虚心的向周围的村干部和群众学习。其实这个阶段是我和社区信任度建立的阶段。没有信任度,就不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没有信任度,也就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建立信任度其实很简单,就一个字“诚”字,真诚的“诚”,真诚无敌。所以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下,无论今后在工作中碰到什么事都要用真诚面对,以诚动人,以诚做事,这也是我们迈向社区,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