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相关农谚

2025-02-18

大寒相关农谚 篇1

  1. 量体裁衣,看锅吃饭。

  2. 夏不劳动秋无收,冬不节约春要愁。

  3. 兴家好比肩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

  4. 打长谱,算细帐,过日子,不上当。

  5. 能掐会算,钱粮不断。

  6.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7.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8. 节约要从入仓起,船到江心补漏迟。

  9.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春节)。

  10.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农历)。

  11.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12.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13.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14.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15.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16. 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17. 春节前后闹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

  18. 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

  19.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

  20. 大寒过年,总结经验。

  21. 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

  22. 节约过新年,不能狂花钱。

  23. 年好过,春难熬,盘算好了难不着。

  24. 好过的年,难过的春。

  25. 日子要过好,一勤二节约。

  26. 勤是井泉水,俭是聚宝盆。

大寒相关农谚 篇2

  1. 能叫囤尖省,不叫囤底空。

  2. 家里有个节约手,一年吃穿不用愁。

  3. 不会省着,窟窿等着。

  4. 有钱常想无钱日,莫到无时思有时。

  5. 燕子衔泥垒大窝。

  6. 一年不吸烟,省个大黄犍。

  7.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一天节省一根线,十年能织一匹绢。

  8. 平常不喝酒,零钱手里有。

  9. 勤扫院子清地皮,三年能买一头驴。

  10. 一天节省一两粮,十年要用囤来量。

  11. 院内院外打扫净,过好年来讲卫生。

  12. 乡富村富家富共走致富路,山收水收田收同唱丰收歌。

  13. 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东西南北中四方繁荣。

  14. 光增产,不节约,等于买了无底锅。

  15. 光增产,不节省,好像口袋有窟窿。

  16. 劳动吃饱饭,挨饿是懒汉。

  17. 奔小康勤劳致富,家家都有小金库。

  18. 人勤搬倒山,人懒板凳也坐弯。

  19. 懒牛屎尿多,懒人明天多。

  20. 早起三日顶一工,早起三年顶一冬。

  21. 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粮食满仓。

  22. 靠天吃饭饿断肠,双手勤劳粮满仓。

  23. 多逛地头,少逛街头。

  24. 十个懒汉九个馋,有事没事把亲串。

  25. 吃饭穿衣看家底,推车担担凭力气。

大寒相关农谚 篇3

  元旦传说

  古代元旦年画

  据传说中国的元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习俗文化

  中国古代的元旦,即现代中国所称之“春节”的习俗,见词条:春节。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西方元旦:西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双面神“Janus”,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