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日2024年主题 篇1
一、活动背景
联合国大会于 1981 年通过决议,将每年 9 月的第三个星期二联大开幕 的日子定为国际和平日。自国际和平日设立以来,全世界的政府和非政府机 构、民间社会和宗教团体纷纷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国际和平日。然而目前在全 世界范围内,战争、恐怖袭击、地区冲突等多种形式的暴力敌对活动依然存 在,人类实现真正和平的理想任重而道远。为了呼吁更多的人维护和平,特 在我校举办国际和平日活动,激发学生的和平主义精神。
二、活动主题 和平世界、和谐生活
三、活动意义 宣传国际和平精神,通过活动来加深同学们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认识和责 任感,让同学们感受到世界和平需要依靠大家共同来维护,人人都应为世界 和平尽一份力。在全校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爱好和平的氛围。
四、活动时间 本周三(9 月 21 日):中午 11:30-12:30
五、活动地点 柳园餐厅风华园、荷园餐厅风味园
六、活动对象 郑州大学全体师生
七、活动参与者 文学院志愿者 4 名及文学院社会实践部各委员
八、活动准备
1、自制传单,打印 30 张。
2、通知志愿者做好活动准备,了解活动内容,并提醒佩戴志愿者小红帽, 徽章。
3、通知文讯部拍照写稿。
九、活动流程
1、周三中午十一点半在风味园门口集合,检查人员的集合情况。
2、将传单发到志愿者手中。
3、由各委员为志愿者强调活动内容及活动方式。
4、活动结束后写总结。
十、活动注意 志愿者要文明礼貌,积极主动沟通,准确传达活动目的。
世界和平日2024年主题 篇2
活动背景:
我们在教室里安静的学习,在操场上快乐的运动,在校园里幸福的生活。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的生存的世界也是和平与安宁的。利比亚,叙利亚……世界很多国家地区的人民都还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备受战争的煎熬,即使是伟大的祖国也时刻受到分裂主义、外国强权等的威胁,中国南海,钓鱼岛等地区局势依然不稳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祖国和我们的人民依然不能懈怠。值此国际和平日,我们有必要组织各种活动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追求!
活动目的及意义: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战争的毁灭性,灾难性,从而对战争更加的厌恶,警惕帝国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对国家的威胁,居安思危,增加大家的爱国情怀,引起大家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活动名称:
呼唤和平鸽
活动展开:
分四部分,1以战争为话题开展一期演讲比赛活动。2收集近段时间的有关战争的时事新闻,近年来世界各地影响力比较大的战争,我国面临的威胁以及我国的国防建设情况,通过海报,宣传栏等进行宣传。3组织大家看战争题材的电影,强烈建议《黑鹰坠落》。4征文,战争题材,和平题材,体裁不限。
第一部分
(演讲比赛,重在锻炼自己,锻炼自己的思维,语言表达,和倾听理解的能力,同时发表分享自己对战争,对和平的看法和意见。)
1、借教室,通知各会员。
2、布置会场
3、主持人开场词
4、会员依次演讲
5、大家讨论各自的见解,有意见的可适当辩论。
6、主持人总结
第二部分步骤:
1、 社团内成员收集资料。
2、 制作海报或板报。
3、 在广场等公共场所展示。
第三部分:
1、 借教室,准备好电影。
2、 贴宣传单宣传。
3、 提前到教室试映。
4、 放电影。
第四部分:
1、 贴宣传单。
2、 通过电子邮件,投稿等方式征文,整理。
3、 评比出优秀文章,通过板报网络等方式展示。
世界和平日2024年主题 篇3
为文者都要经历一段青年的写作过程。这里所说的青年指的并不是实际的年龄,而是笔法年龄和写作心理年龄。在这个阶段所树立起的写作心态和自身与写作的关系对以后写作之路可以说是埋下了很的伏笔。
有的人写作时间早,少年时期就开始出书;有的人写作时间晚,年过花甲才拿起笔。当然,这些都无关紧要,这些都只是时间和资质的问题,与写作本身关系不大,不足以影响一个人的写作之路。真正与写作有关的是写作者,而我所要说的是写作者在青年的写作阶段。
写作可以是一种选择过程,这种选择主要是在青年的阶段完成的。心态,感悟能力和对写作的思考不自主地帮助写作者完成了在这一阶段的选择。这种选择书一种慢性的,不主观的过程,对当即的效果是微乎其微,而它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一个写作者的写作之路。
写手和作家都与写有关,但对写的思考不同。造成这两个词在名词成分上不同的原因是其在青年写作阶段的选择。写作者永远是写作的载体,他们在青年的写作过程中潜意识的选择改变了他们的名称以及以后的路。同个青年写作阶段,功名的心也许人人都有,但对写作的思考和对自身写作的升华区分了从青年写作阶段所走出来的写手和作家。写手们已渐露头角,他们喜欢迎着文字浪弄潮,喜欢在各大青春杂志上吹嘘,他们已经确立了自己写手的地位,日记,认为文字在他们手上可以翻云覆雨。而此刻,作家还是称不上是作家的,他们还在不间断的思考,不间断的提升。如此看来准作家们与写手们比起来确实逊色了不少。在这些准作家中,一些被现实埋没,一些被自己忽视,最后只能有很少的一部分从青年阶段脱颖而出,成为了主流,一发而不可收。
社会上最热门的话题80后,基源于一些写作者,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出其不意地跳入到写手的圈子里。他们玩世不恭的心态在文字上得到阐释,他们迎合着自己虚欲的心不断地挖掘荒芜。而他们所出的还只是青年的写作阶段,他们夸大了文字的本能,膨胀了自己的内心。最后,时代过了,他们只能是昙花一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学者二月河是作家行列的一个典范,从无名小卒到现在名利双收,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选择过程。没有清康熙年间的史书著作,一句“我来写”就赌上了他十余载批阅,最后成就了巨著《康熙大帝》,人们记住了他,历史也会记住他。
写作者要耐得住寂寞,沦落为一个写手很容易,而蜕变成一个作家要经历一个寂寞的过程。当代文坛没有如百朵金花竞相开放的场景或许是和一些写作者没能在青年的写作过程中很好的选择有关。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认真负责,在青年的写作过程中把握好方向,慎重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