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1
斋心
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朦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2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3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4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曦聚更难。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5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着鞭去,梅山道路长。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6
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
年代: 宋 作者: 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7
立冬
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译文
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
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8
集元刺史句咏寒亭
宋/杜子是
长山绕井邑,嘐嘐天外青。
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
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
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
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
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
漫歌无人听,有酒共我倾。
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9
山中感兴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10
九日寄徐式家
年代: 清 作者: 吴嘉纪
清波晃荡荻花齐,徙倚衡门独杖藜。
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
凶年酒贵乡人醒,返照村空寡妇啼。
浦溆黄昏君不见,凉风衰柳思凄凄。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11
秋分一首(宋·苏籀)
础湿岚昏近海多,剑霜清刮手亲磨。
轮囷马栈非难整,索漠牛衣且勿呵。
好住延陵皋泽去,强同溱洧济人过。
坐令幽谷迁乔木,盛论中原喻尉佗。
① 自注:余避乱谋居吴中。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12
立冬后述情
宋代:张侃
山城并水寒较早,鸳瓦新霜写花草。五朝三朝风萧萧,九日十日云飘飘。
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小窗倚徙片时间,有美人兮隔江水。
张侃简介
张侃(约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开禧中前后在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父岩以诌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恬静不争之士。侃工诗,闲澹有致,有拙轩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13
左河水《立冬》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宋·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 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明·王稚登《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苏辙《立冬闻雷》: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陆游《立冬日作》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14
〖送张光归吴〗
唐 郎士元
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
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相和歌辞·玉阶怨〗
唐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相和歌辞·乌栖曲〗
唐 王建
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
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
〖郡中即事三首〗
唐 羊士谔
登临何事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秋露〗
唐 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15
〖宿烟含白露〗
【唐】孙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
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结,凝叶滴还流。
比玉偏清洁,如珠讵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南湖晚秋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秋夜同永叔看月》
【宋】梅尧臣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
常时翳云气,古监生莓苔。
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
灵兔不捣药,是夜无纤埃。
与君玩流景,置酒临层台。
单衣湿白露,鸣鴈方南来。
以言欢未终,鴈声一何哀。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16
夜喜贺兰三见访(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秖是君。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17
祝牛宫辞
年代: 唐 作者: 陆龟蒙
四牸三牯,中一去乳。
天霜降寒,纳此室处。
老农拘拘,度地不亩。
东西几何,七举其武。
南北几何,丈二加五。
偶楹当闲,载尺入土。
太岁在亥,余不足数。
上缔蓬茅,下远官府。
耕耨以时,饮食得所。
或寝或卧,免风免雨。
宜尔子孙,实我仓庾。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18
泊舟盱眙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19
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
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
看花思食实,知味少人共。
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20
留题灵岩寺
卞育.宋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
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
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
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
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
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
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
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
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
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21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22
杜陵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23
和子瞻记梦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兄従南山来,梦我南山下。
探怀出诗卷,卷卷盈君把。
诗词古人似,弟则吾弟也。
相与千里隔,安得千里马。
携手上南山,不知今乃夜。
晨鸡隔墙唱,欹枕窗月亚。
百语记一词,秋菊悲蛩吒。
此语鲍谢流,平日我不暇。
我本无此诗,嗟此谁所借。
蟋蟀感秋气,夜吟抱菊根。
霜降菊丛折,守根安可存。
耿耿荒苗下,唧唧空自论。
不敢学蝴蝶,菊尽两翅翻。
虫冻不绝口,菊死不绝芬。
志士岂弃友,列女无两婚。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24
舟中杂纪其十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25
大观秋分夕月四首 其二 奠玉币。
(宋·郊庙朝会歌辞)
玉钩初弯,冰盘乍圆。
扇掩秋后,乌飞枝边。
精凝蟾蜍,辉光婵娟。
歆于明祀,弭芳节焉。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26
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小 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感怀(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 至(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27
《残菊》
清代:曹雪芹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倾欹:指菊倾侧歪斜。
《小雪》
唐代: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小雪》
唐代: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代: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俗话说“小雪地封严”,之后大小江河陆续封冻。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来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因此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夜泊荆溪》
唐代:陈羽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在中国北方,小雪时节,一般得人家都要吃涮羊肉。一般的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这个季节宜吃的温补食品有羊肉、牛肉、鸡肉等。
《虹藏不见》
唐代:徐敞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
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
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
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
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
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小雪节到下大雪,大雪节到没了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地不封,大雪还能耕。
咏廿四气诗 小雪十月中(唐·元稹)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
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
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
赏析:都已经到了小雪时节,彩虹应该不会再出现。天气渐冷,温暖的气息逐渐离去。月光洒满天际,冷风吹动树枝。在这样的节气中,纵使弹琴饮酒,都不能释怀我心中的烦闷。
小雪(唐·清江)
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赏析:在风中飞落的雪花怎样都看不够,只是更多的可能还在山林之间。只是在心情愁苦的人心里,每一片雪花都加重了内心的愁闷。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唐末宋初·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赏析:在小雪这一天,自己对炉煮茶。菊花已经开残,枝桠已经低到水面。征鸿远去,晚霞满天。这个节气就这样寂寞清闲的过去了,又是一年,头发又白了许多。想想这些无奈的岁月总会催人老啊,写诗向天上的发神苍华祈祷也是没有用处的。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28
在郡秋怀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张九龄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
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
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
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
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
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庭芜生白露,岁候感遐心。
策蹇惭远途,巢枝思故林。
小人恐致寇,终日如临深。
鱼鸟好自逸,池笼安所钦。
挂冠东都门,采厥南山岑。
议道诚愧昔,览分还惬今。
怃然忧成老,空尔白头吟。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29
大暑戏赠希古
张耒.宋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寒露节气经典古诗10首 篇30
冬至感怀(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 至(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水调歌头·冬至(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小 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 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辛酉冬至(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