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祀的防火宣传通知

2023-07-20

清明节祭祀的防火宣传通知 篇1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为提倡科学文明的祭祀,确保管理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安全,我们特此发出如下通告。

  一、清明祭扫期间人流多、车流量大,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森林草原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极为困难的灾害,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防范森林草原火灾,保护绿色家园,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广大群众应革除丧葬陋俗,树立文明祭扫观,实行文明祭扫,杜绝在墓地上坟烧纸焚香、在路边烧纸钱、放鞭炮等习俗,从源头上消除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提倡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网络祭扫等方式缅怀先人。管理区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倡导文明祭祀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积极参与防火安全工作,自觉履行防火安全宣传责任,使文明低碳祭扫、共度平安清明深入人心。

  二、对上坟烧纸的人员,将依照《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责任追究办法》《锡林郭勒盟草原森林防火工作若干规定》进行依法处罚,并给予电视曝光,对引发火灾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广大群众应加强自我约束,自觉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义务,不在防区内吸烟、烧烤、野炊,各级学校应加强对在校学生和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防止玩火引起火患。对痴、呆、傻及精神疾病等特殊人员加强监管,防止因监护不力而引发森林草原火灾。

  三、“清明节”期间,各防区要充分认识防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防火责任落实到位。要对本防区集中墓地和零散坟墓进行巡查监控。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等媒体进行宣传,在集中墓地悬挂标语、横幅,发放宣传材料,引导广大群众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文明扫墓。严格落实管理区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分组包片制和主要领导负责制,对责任区进行督促检查,把防火工作措施落实到分场(嘎查村)、到户、到人。

  四、各级专业扑火队伍和群众扑火队伍要做好扑火前的准备工作,保持临战状态,一旦发现火情,立即出动,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五、森林草原防火、人人有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火情,请迅速拨打场镇或管理区防火办值班电话。

清明节祭祀的防火宣传通知 篇2

  时进四月,清明节即将到来,天气转暖,风大物燥,森林防火形势异常严峻。为确保我区森林防火特险期安全,现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区形成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文明祭祀、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特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要加强护林防火、文明祭祀的宣传指导工作,开展入户宣传,发放倡议书,将文明祭祀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全面杜绝清明违规烧香烧纸、户外用火等现象。

  二、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大众化宣传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防火扑火基本常识和森林火灾的严重危害,确保无火祭祀、文明祭祀。

  三、要在人口密集区、进山路口等重要区域,设置悬挂森林防火宣传标牌、横幅标语,积极引导、教育群众,移风易俗,采用现代文明祭扫方式,杜绝火种上山,营造人人文明祭祀、参与防火的氛围,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清明节祭祀的防火宣传通知 篇3

  公安部消防局近日召开清明节消防安保工作视频调度会,分析通报当前消防安全形势,部署清明节期间消防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公安消防部门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底线思维,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全力确保清明节期间火灾形势持续稳定。

  会议要求,清明节前夕,各地公安消防部门要联合民政、文物、宗教、旅游等部门,以公墓、陵园、寺庙等祭祀场所以及文物古建筑、旅游风景区为重点,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单位火灾防范措施、值班巡查是否落实到位;集中焚烧香、纸、烛的场所火源是否落实专人看管,是否及时清理可燃杂物,采取洒水湿化、现场监护等措施。

  要立即对本地区消防安全形势进行一次分析评估,聚焦“高低大化”高危单位,紧盯室内儿童游乐场所、养老机构、幼儿园、寄宿制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全部约见一次重点单位法人,督促全部开展一次自查,全部签订一份消防安全书,全部组织一次全员培训和应急演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要联合住建部门继续深化高层建筑综合治理,督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以及业主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施工现场消防管理,严禁带险作业、违规施工,限度降低外保温材料火灾发生。

  会议强调,各地公安消防部门要结合春季防火特点和当地民风民俗,加大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提示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发布消防安全提示和大风天及野外用火警示。

  要广泛开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宣传活动,教育群众在祭扫活动中安全用火,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要严格执勤备战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备勤责任。要加强与森林防火部门和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备足各类灭火药剂和战勤保障物资,重点保护乡镇村屯,坚决杜绝“山火进村,家火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