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段部分的修改

  同志们,今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发表了重要讲话。1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讲话稿全文印发,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发出通知,就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1月27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全文刊登了委员长的讲话稿。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委员长在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正式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集中笔墨阐述一个由头。]因此,认真学习贯彻委员长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思考和认真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的地方人大工作,这是当前各级人大常委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目前地方人大常委会面临的任务,实际上也就是讲话稿将要重点阐述的中心主题。]借此机会,我想着重就这个方面的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三、修改后话

  一、作者提出的写作思路是非常清楚的,但写出来的结果却是另一番景象,可见从写作思路到形成文字还有一段距离。过去我认为,思路清则笔底明,现在看来这个提法不是必然的,可能要因人而异。

  二、古人提出“意在笔先”,强调要先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这是非常正确的。以这篇讲话稿为例,就是要事先确立一个领袖或者说是一根红线或者说是一个纲领,把这个东西抓住了,整篇文章就能够律动起来,通俗地说也就有了灵魂。纲举目张,这个纲只能有一个。所以,必须从一个角度切入,这是确立中心主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讲话稿帽段部分也就是文章开头部分,在整篇结构当中所起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开场白,无论是写文章还是人们说话,其重点都是在主体部分,所以开场白的篇幅需要注意掌握尺度,避免文字量过大,一定要言简意赅。所以原稿使用了1500多字,修改稿为1000字。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