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添趣味。适当运用幽默、讽刺、含蓄的语言,也是使一篇讲话生动形象的好方法。会议的严肃性不等于只是板起脸孔训人,让深刻的道理恰到好处地寓于风趣的谈笑中,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压韵律。做到音节匀称、声调和谐、韵脚自然、节奏明快,能增添讲话的立体感。
三、口语化
做到使讲话稿口语化,要对所使用的文字、词句、标点符号等进行精心的挑选加工,是写出的文稿读起来像平时讲话一样,通顺流畅,语气自然,节奏明快,听起来不含糊、不罗嗦、不吃力。达到文字口语化的要求,可以把握“十不用”的要领。
1.不用“之乎者也”一类的文言虚词。人们在写供人阅读的文章时,恰当地使用一些文言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把这类词句写入讲话稿,读起来文绉绉的很不自然,听着也很别扭,应当尽量不用。
2.不用不常见的生涩冷僻字词。
3.不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严格地说,不规范的简化字是错字,不应该写进任何公文,写进领导人讲话稿既不严肃也容易读错。
4.不用未约定成俗的省略词。
5.不用不常见繁体字和草体字。有些繁体字已经多年不用,有些草体字也不流行,人们偶尔见到会觉得陌生,在讲话稿中出现这样的字,讲话人就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讲话的连贯性。
6.不用不通俗的土语方言。
7.尽量不用容易听混的同音词。像“全部”与“全不”,“骄傲”与“娇气”,“向前看”与“向钱看”等。每对词的含义不同,读起来音调一样,所以很容易听混。必须同时使用时,可以将其中的一个用同义词换掉,不好换的可以加上一些限制或修饰词,构成一个新的词组,就能使人清楚的区别开来。
8.尽量不用单音节的词。像“但、并、而、故”等副词,在应用文中使用量很大,在讲话稿中偶尔出现一两个对全文影响不大,但是用多了就破坏讲话语气的通顺流畅。因此,在使用这些副词时,应写成两三个字的双音节为好。如“但是、而且、所以”等。
9.不用难于上口的书面用词。像“该厂、愈来、奖掖”等词,人们平时讲话时是不用的,念出来发音不响亮,如果换成“这个厂、越来、奖励”等词,念起来比较自然响亮。
10.不用读不出来的标点符号。像破折号、分号、括号、省略号等,都是念不出来的,改用文字表达就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