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有关腊八节日记 篇1
今天是腊月初八,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快到了。校长为了犒劳大家一年的辛苦,亲自安排后勤主任到超市购回磨莲、红绿豆、糯米、西米、高粱、荞麦等,挑选上等瘦肉,加之老师从家里拿来些红薯、南瓜,就这样大家第一次在学校吃上了风味别致的可口腊八粥。虽然是一顿粥,可是大家吃出集体凝聚力,决心来年更要发奋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深情厚意。虽然以前读过冰心的《腊八粥》,自己家里也吃过腊八粥,但觉得今天的腊八粥更甜更香。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说法有很多,其中有这么一个美好的传说最有意思。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羊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粮食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出来,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
小学有关腊八节日记 篇2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这一天,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大米、红米、江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红豆、黄豆、莲子等,通宵熬煮而成。这样熬成的腊八粥,香甜可口,十里飘香。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据说当年朱元璋在监牢里受苦时,当时正是冬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里刨找出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把这锅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于是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这一天,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用大米、红米、江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红豆、黄豆、莲子等,通宵熬煮而成。这样熬成的腊八粥,香甜可口,十里飘香。
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等风味食品。它既可滋补身体,又是人们喜庆丰收的一种形式。
腊八节过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夜间一天比一天短。从这天开始,人们就等着过春节了。
小学有关腊八节日记 篇3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在我的记忆里,奶奶家从来不过腊八节,也不吃腊八粥。而姥姥家每年腊八节都会吃腊八粥,所以,我们吃腊八粥每年就去了姥姥家了,今天我怀着好奇的心问了妈妈,奶奶是不会做腊八粥吗?”妈妈笑嘻嘻地说:“在古老的战争年代,蒙古族人和汉族人因为时时起战争纠纷,汉族人在腊八节这天杀了蒙古族人,取了他们鲜红的血,泼在了雪地上,象征着胜利。因此,这也就有了汉族人有了过腊八节的传统习俗,我也了解了为啥奶奶家从来不过腊八节的缘由。因为奶奶家是蒙古族,哈哈,不管咋样,现在我们确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今天腊八节,我们又早早的来了姥姥家了,正好姥姥在做腊八粥,这腊八粥的食材很多,有大米、黑米、红米、糯米、绿豆、红豆、芸豆、黄豆、核桃仁、莲子、花生、红枣等一起熬成的。
腊八粥吃起来非常香糯浓稠,营养丰富。在寒冷季节美美喝上一碗,既应景又暖身,甜甜糯糯的,我吃了一碗还嫌不过瘾,又盛一碗。
我一边吃着腊八粥,一边念念有词——腊八到,年来到,祈福我们这个蒙汉大家庭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