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腊八节作文800字左右

2023-06-11

初一腊八节作文800字左右 篇1

  腊月初八,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快到了。校长为了犒劳大家一年的辛苦,亲自安排后勤主任到超市购回磨莲、红绿豆、糯米、西米、高粱、荞麦等,挑选上等瘦肉,加之老师从家里拿来些红薯、南瓜,就这样大家第一次在学校吃上了风味别致的可口腊八粥。虽然是一顿粥,可是大家吃出集体凝聚力,决心来年更要发奋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深情厚意。虽然以前读过冰心的《腊八粥》,自己家里也吃过腊八粥,但觉得今天的腊八粥更甜更香。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说法有很多,其中有这么一个美好的传说最有意思。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羊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粮食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出来,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

初一腊八节作文800字左右 篇2

  腊八是过年的序幕,从这天开始,妈妈就会为过年做准备了,一直要忙到除夕。这不今天就是农历腊月初八,又到吃腊八粥的时候了,让我不禁想起了每年吃腊八粥的情景。那粥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味道。

  在我们家里腊八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腊八粥,二是腌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将蒜剥皮后放入醋中,妈妈说这一天腌的蒜会变成碧绿色。很神奇,确实如此。多年来一直以为只有腊八这个节气才能把蒜腌绿,前段时间无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变绿了,才知道这大概是妈妈为了让我们剥蒜皮而编出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吧。腊八这天我们小孩子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挑豆子,将坏豆子及石子挑出来,这也是最开心的时刻花花绿绿地滩了一桌子,两个姐姐仔细检,我两手抓满豆子,满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们俩生气。现在挑豆子这项任务妈妈又交给了她的孙子辈,孙女要比他爸爸小时淘气多了。腊八粥里除了各式豆子外,还有红枣、葡萄干、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这种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软烂黏稠又要不粘锅,要用时用心的,妈妈熬出的腊八粥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满楼飘香,我们都是一路闻着香味上楼的。妈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间美食家,上世纪70年代,物质普遍不太丰富,但我们家因有妈妈的粗粮精做,餐桌上总是有吃不尽的美味佳肴。

  现在妈妈每年还熬腊八粥,因我在学校住宿吃不上,她会把粥冻到冰箱里等过年回去给我吃。说实话跟过年的佳肴相比,粥算不上什么美味,但妈妈还是年年给我留着,我也会很有兴致地大吃几口,我知道只要这样妈妈就满足了,我也满足了。

初一腊八节作文800字左右 篇3

  中国有句话叫做“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就是说明腊八节是过年前的最后一个节日了。腊八节顾名思义就是要吃腊八粥的,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喜欢的节日。

  每年的腊八节妈妈都会给我煮一锅腊八粥,在平时我就是喜欢喝粥,对于腊八粥更是喜爱。因为腊八粥里面有很多种类的豆子和米,混合在一起煮出来的粥又香又甜。今天又是一年的腊八节了,早上我就和妈妈来到超市买煮腊八粥的米,超市里面也是人很多。因为腊八节的关系,超市也在搞促销,各种各样的产品优惠减价。我和妈妈来到买米的地方,已经有很多人在装了,而且各种价位的都有。妈妈说我们买好的吧,这里面的米也好,种类也比较多。我当然是愿意的,因为这样的会更好吃啊。回到家麻麻就给我煮腊八粥了,我在一边看着,我们买的米里面有麦片,黑芝麻,红豆等等好多。妈妈烧上上一锅水就把米放进去了。慢慢的锅里的水就变了颜色。由原来的白色变成了黑色,我还奇怪怎么变黑了,这不像是腊八粥的颜色啊。妈妈却说别着急,我就耐心等待者,时间慢慢过去了,锅里的粥渐渐的变得有点红色了,看起来就像外面买回来的腊八粥一样。妈妈又在锅里面加入了冰糖,这样吃起来就会更甜一些。粥越来越粘稠了,看起来真的很美味啊。妈妈关上火之后,我就迫不及待了,想先尝一尝。妈妈一边说我馋猫,一边给我成了一小碗。告诉我很烫,小心一点。我自己吹吹热气,闻起来就是香的味道。慢慢的喝起来。真是好美味啊,一点不比外面的逊色。

  这个腊八节我迟到了最美味的腊八粥,明天我也要自己做一次腊八粥试试。

初一腊八节作文800字左右 篇4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