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2023-03-19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篇1

  我早就听说腊八蒜好吃,所以决定自己试一试。不但可以学会泡腊八蒜,还可以吃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岂不是一举两得?

  腊八那天,我把七、八头蒜剥好,洗干净,哇,这些白生生的蒜瓣儿有的像个小驼背,弯着腰,躬着背;有的像个孕妇,挺着大肚子;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娇小可爱;有的像久别的朋友,两个紧紧拥抱在一起。我把它们放在一个纸盒里,再放到暖气片上烘干。然后,把蒜瓣儿装进一个玻璃瓶,倒进我最喜欢的、最让我陶醉的——界中米醋。最后,将瓶盖拧紧,密封好,就ok了。

  转眼间,新春佳节便到了。大年初一早晨,我拿出泡蒜的瓶子,透过玻璃往里“偷窥”,蒜变成绿色的了,浅浅的,看上去十分好看。我打开瓶子的盖儿,一股蒜香扑鼻而来,我满怀希望地用筷子夹出一瓣儿蒜,咬一小口,稍稍有点辣,嚼一嚼,脆脆的,香甜可口。再仔细品尝一下,辣中有点酸,还带点微微的甜,后味无穷。蒜瓣儿的里面颜色更绿,像一块美丽的绿宝石。妈妈打趣说:“你往这蒜瓣儿上扎个洞,穿上线,戴到脖子上可以当玉坠儿啦!”

  没想到我第一次泡腊八蒜就泡得这么好,这腊八蒜呀,让爸爸赞不绝口,让妈妈爱不释口,真是“有蒜能使我推磨”,就连平时讨厌吃蒜的我也喜欢上了吃腊八蒜。

  对了,为什么腊八蒜会变成绿的呢?上网一查,原来,低温是大蒜变绿的重要条件,醋起到了催化作用,低温和醋使大蒜产生了蒜绿素,所以大蒜就变绿了。哦,原来腊八蒜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哩。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篇2

  今年腊八,姥姥泡了许多腊八蒜,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白生生的蒜瓣就变得绿绿的,正如老舍先生在《老北京的春节》中描写的——“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可是腊八蒜为什么会变绿呢?为什么以前泡的蒜不绿呢?我问了问妈妈,妈妈也不清楚,我便还是来请教电脑吧,下来是我们的对话。

  腊八蒜制作过程中不见阳光,产生的绿色不是叶绿素,而是大蒜绿色素。大蒜绿色素实际上是一种先生成的蓝色素和一种后生成的黄色素组成的,蓝色和黄色混合就形成了绿色。

  为什么腊八以前泡的蒜会不绿呢?

  因为温度不够低。而低温是恰恰是打破大蒜休眠、激活蒜酶、发生绿变的条件。

  中国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所以我推测,腊八蒜并不是必须在腊八这一天泡,只要天气足够寒冷就可以了。

  我的智多星姥姥有个妙招,一起来听听。要想让腊八蒜绿得快,就把蒜放在醋里,然后把装蒜的器皿放在暖气片上,很快就会绿了。

  还没有做腊八蒜的朋友赶快照着这种方法做做吧。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篇3

  腊八节到了,在腊八节要喝腊八粥,我们都知道,但是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喝腊八粥吗?别看只是一碗小小的粥,里面的知识和里面的材料一样丰富的很!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关于腊八粥的知识吧!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还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煮粥供佛。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还可以增福增寿。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粥里有红枣、莲子……总计不下二十种。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在半夜时分开始煮,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这样复杂能不好喝吗?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花样,再放在锅中煮。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篇4

  腊八节到了,又可以喝到香甜美味的腊八粥了。

  我跟奶奶说明天由我来掌勺,我从网上查到,正宗的“八宝”是指豇豆、红小豆、薏米、莲子、栗子、花生、红枣和葡萄干。接下来就去购买材料,我和奶奶去了超市,经验不足的我把“八宝”各抓了一把放进袋子,奶奶赶紧阻止了我的行为,并对我说:“豆子要挑没有虫眼的,米要颗粒饱满的。”我又把那些豆子分类放回去,然后又一粒一粒按要求精心挑选。回到家后,我把“八宝”洗得干干净净,还把黄米、江米泡到水里。

  第二天,我早早起来准备做腊八粥。我把那些泡了一晚的豆子放入锅里,半个小时过去了,豆子也软了,我又把江米、薏米、黄米放进锅里,20分钟后,香喷喷的腊八粥出锅了。我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篇5

  “好香啊。”农历腊八的早上,一起来,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来到饭桌前。这时,一碗粥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正准备拿起筷子好好品尝一番,妈妈突然走过来笑笑说:“小馋猫,你知道这是什么粥吗?”

  我摇了摇头。

  “这个是腊八粥,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妈妈说着,拿起勺子挖了一点粥,吃了下去。“说起腊八粥的来历,那就悠久了。你想不想听?”

  我开心的笑了:“肯定啦,了解一下也好嘛。”

  妈妈念念有词的讲解着腊八粥的来历:“好了,我开始讲了: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

  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

  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从此,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了。”

  我用汤勺轻轻地在碗里的四周划了几下。然后,舀一勺放进嘴里,粥熬得烂烂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里还留有余香。喝下了这碗腊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来。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篇6

  今天是腊月初八,按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家也要吃腊八粥。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每年到这一天的时候,都要给我们煮腊八粥。一大早起来就开始煮,等别人起床后,粥就做好了。

  可是今天跟往年都不一样了,从昨天晚上我家就开始煮了。爸爸、妈妈还有在我们家干活的叔叔阿姨们都一起煮粥。由原来的一锅变成了今天的几十锅,有各种口味的粥,粥里放了核桃仁,花生米、杏仁、葡萄干、黑米、粘米、小米、大菜豆、红小豆、绿小豆、黄豆、大米、江米、麦片、红枣、等等……总之把许许多多的杂粮放在一起用锅煮,最后在放入糖,就成了今天的腊八粥了。

  今天是星期六,我没有向往日起的那么早,是妈妈把我从床上叫起来的,我妈妈说:“你不能睡懒觉,快快起床吧,不然会把眼睛捂红了的。”我一听这话,立马就从床上跳了下来,当我从窗口向外看时,我一下子惊呆了,在我家小吃部门前已经排了长长的一队,等着买粥的。我再向店里面一看,在所有的座位上都坐满了人,渐渐的锅里的粥被吃的差不好了,门前排队的人也渐渐的少了起来,妈妈说,我们每人都要吃一碗腊八粥,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记住:“我们永远不要懒惰,我们都要做一个勤劳致富的发公民!”

六年级腊八节作文范文 篇7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还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煮粥供佛。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还可以增福增寿。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粥里有红枣、莲子……总计不下二十种。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在半夜时分开始煮,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这样复杂能不好喝吗?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花样,再放在锅中煮。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