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教育案例 篇1
好动的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在我接的二年级班里,有一个好动的学生,他叫刘翔,他人长得瘦小,好动爱讲话,还特别爱随地扔垃圾。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对于刘翔,任课老师的反应最为强烈,他的行为不仅影响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他对任课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刁难老师。任课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他的不是,也许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故,在我的课堂上他还算能够“识相”。
我利用课余找他谈话,而他总是这里答应改,转头又管不住双手。有时趁课任老师上课,我到班里听课,他也能认真地听讲,不过最多十几分钟又开始动了。我也找家长多次沟通,共同教育,也无济于事。
有一天早上,他爸爸突然来学校偷偷地告诉我,孩子得的是小儿多动症。医生说吃药无利于孩子的身体,希望老师能体谅。我只能想方法去慢慢地改变他了。有一天早上正上着课,我发现刘翔在一张废纸上画画,尽管他这样做固然不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抓住这个机会,我就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画的不错。跟着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学习上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认真地做作业(不过字体就不敢恭维了),我还是及时表扬他。还有一次,班里大扫除,他非常积极,抢着拿扫把打扫清洁,并用抹布把自己座位的周围打扫得很干净。我立刻就在班里表扬他,要同学们向他学习,看他多会劳动啊!打那以后,刘翔他扔垃圾少了,有时还看见他自觉地捡地上的垃圾。课间也没有和同学追打了,并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后来,我又让他做了纪律小卫士,他非常
开心,看到老师如此器重自己,刘翔的学习劲头更大了,成绩进步神速。
由此看来,只要给“问题”学生多一点的关注,让他们的“闪光点”发光,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还有就是不要吝惜我们老师的赞扬之词,有问题及时处理,有了进步更要及时表扬。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更渴望得到表扬,这会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增强信心。转化一名后进生可以带动整个班集体的进行,所以其意义非常重大。
班主任的教育案例 篇2
差生转化案例分析
一、 案例具体情况
担任班主任没几天,张云龙的名字就占据了我的双耳。第一次写周记上来,他告诉我说,初中时他多次跟老师打架,并且陪了很多医药费,他说想在这儿改过以前的不良的做法,后来在我一次教育他的过程中,他说他不打我是因为我是女老师。寝室里,生活老师多次跟我反应,寝室卫生打扫不积极,早晨不肯起床参加早锻炼,还有躲在厕所抽烟。英语课上,把凳子当作是马,当着全班学生和老师的面在那儿骑马;数学课上,有一次彭老师帮我叫了三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出来,他冒出一句,“三男一女”;在其余课上纪律也是很差。总之,这个学生行为习惯极差,在教室里吃完东西就随地而扔;上课早锻炼等经常迟到;讲话及其没礼貌,脏话连篇;学习方面,上课不认真,作业也不做….. 可以说, 学校要求遵守的规章制度,该生基本上都做不到。对他的教育,真是让我一筹莫展,刚开始我耐心的找他谈话跟他讲做人的道理,他不但一点没听进去,还跟我说想换班,原因是女老师太烦了,想换到男老师当班主任的班级里去。有一次,他又做错事,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很严肃批评他教育他,他却嬉皮笑脸,把我桌上的糖拿了剥了吃并把糖纸塞到了另一个老师的办公桌里,真是弄得我哭笑不得。我有时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神经有问题,但想到他对老师的问题总能如此对答如流,又觉得他并不傻,这是这么回事呢?
二、 寻找问题的症结
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有些不知所措。第一步我想还跟他家里联系,通过跟 他妈妈的多次联系,对这个学生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1. 这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优越,他的爷爷办养猪厂,收入非常高,家里住别墅,每个星期的生活费爷爷给三四百,每个星期回家都会给他准备一两百块钱的零食,手机已经买了好几个。
2. 这个学生缺乏父爱,据他妈妈所讲,他爸爸似乎在多年前因为打架把人打死了,所以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好像再过几个月就要释放了,在这件事上,他比较自卑,他从练士来这里读书的一个原因就是来这里没人知道她爸爸的事情。3. 这个学生的家里人认识的人非常多,可以说从小学到初中,他的班主任老师都是她妈妈给她挑的,所以在以前的学校生活中,他迟到旷课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事,是他经常犯的,据他自己所说,那时候因为老师都是熟悉的,所以老师都不会怎么说他。另外,他自己说只想在这儿拿个文凭,家里门路很多,有文凭可以找到个好的工作。
针对这样一个现状,我仔细分析了下,我觉得这学生的情况是:首先,从其遗传上来说,这学生跟他爸爸一样,可能脾气比较暴躁,很容易冲动;其次,这个学生行为习惯比较差,是因为家里过分溺爱,和以前学校的纵容多方面原因造成,可以说已经根深蒂固,想短时间内改掉有些难;再次,经过多次谈话,他表明来这儿的目的就是为一张文凭,不是想真正学到技能,将来毕业托关系找份轻松的工作;最后,这个学生可能因为父亲的事,内心有些自卑有些敏感,有一次他跟我借钱,我随口说了句写个借条,他回家在他妈妈面前哭了,据他妈妈后来跟我反映,他以为我知道了他父亲的事,所以不信任他。
三、 解决问题的措施
针对这个学生的教育,我尝试了很多方法,刚开始他做错事时我是耐心教育,每次谈话谈一节课甚至两节课,但是发现他根本听不进去这些道理;后来他做错事我是直接批评,但也没有效果,严厉批评他,他仍然嬉皮笑脸,也不去改正;接着,他做错事,我想跟别的同学一样进行惩罚,但他就是不肯接受,还跟我顶嘴。经过这一系列尝试,现在针对这个学生,我主要是这样做:
首先,笼络人心,让他在心里上接受班主任,信任班主任,服从班主任。①生活中学习中多加关心,比如感冒了,就带他去医院看病;看他情绪低落时,就说两句贴心的话语;碰到困难时,适时的帮上一把等,让学生感觉到我是真心诚意在为他好,在关心他。②多加表扬。人多爱听好话,学生一样,多表扬几句啊,学生还是心里上很容易跟老师产生好感。针对这样一个差生,我还是尽量找机会去发现他的优点,然后加以表扬,比如他在卫生打扫方面在其原来基础上稍微有了一点进步,我就马上加以肯定。③抓大放小。该学生所犯的错误太多,要是每件事都管,他会感觉老师在故意针对他,也会觉得反感,最后定会让他增加他的抵触情绪,我只能抓大放小,先管主要部分,让他慢慢改正。如先管他做值日生情况,而“在教室随地乱扔垃圾”先简单的提醒下,不对他批评教育。④制造机会,对其施小恩小惠。对于这个一个常犯错误,又不肯认错的学生,我故意找机会缴掉其手机,让他主动来认错,手机被缴往往是学生最郁闷的事,他也一样,手机缴上来一般都不还,而他,在他三番五次找我之后,我就同意给他开个特例,条件是一要他保密,二是以后必须听老师的话,做错事老师说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且不许顶嘴,同时也让他写了保证书。
以上的做法取得的作用仅仅是他不再讨厌班主任,不再进行反抗顶嘴,开始在心里上接受班主任,但是他仍然会不断犯错,所以下一步我就想办法找到制约他的“紧箍咒”。半个学期下来,我发现他比较在乎他的文凭问题,我就找个机会跟他谈这个德育学分考核,若考核不及格,就要进品行补修班,还要延缓发放毕业证。每次他一犯错,我就跟他讲你这次德育又扣了几分。特别是德育模拟考评后,他的得分是2.1分,我跟他讲了德育不合格,下学期要进品行补修班。他听了之后非常重视这个分数,现在为了这个德育分,他遵守校纪校规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还主动要求当班级纪律委员,也开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各种活动。虽然该生现在的表现还不尽如人意,但跟学期初相比,已有了巨大的进步。
班主任的教育案例 篇3
知道父母生日的,请举手
高二,新学期伊始,我接掌高二(10)班,信心十足。班风建设,感恩教育,重中之重,但从何入手?翻开学生成长记录卡,了解学生过去的表现,当看到杨为袖同学因为在校过生日喝酒被处分时,心中便有一计……。
周一下午第三节班会课,一进教室,我便问:“你们的父母为你庆祝过生日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举手”。
全班五十三位同学,五十三只手高高举起手。
“我前天小生日,妈妈还特地炖了一只鸡送到学校来呢!”。有一位同学说道,全班哗然。
“那么,有为父母庆祝过生日的,请举手,哪怕是一个祝福电话”,我问道,全班顿时安静了许多。
有三位同学举起了手,还有几位同学左右环顾。
“那么,知道父母生日的,请举手”。我又问道,这时全班又像炸开了锅似的,议论不休。部分同学举起了手,有几位同学举起的手又犹豫的放下了。
“不必顾虑,只是调查而已,请如实回答”,我做了补充。
“一、二、三、四……”,我有意提高声音:“共有十三人”。
“感谢大家真诚的回答,刚才的调查只是了解而已,其实,与大家一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曾忘了父母的生日,但每年父母都会记的我的生日,我十岁生日时,妈妈煮了两个鸡蛋、一碗长寿面、一把鸡腿,我的生日在暑期,因此每到这一天,总能吃到热乎乎的两个鸡蛋和一碗长寿面,”
“虽然只是两个鸡蛋和一碗面”,我停了一下,“但寄托着父母无限的关爱和期望,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健康成长,又供我们上学念书,容易吗?”我反问道。“可我们却忽视了他们,哪怕是收到生日时一句祝福的话”,全班鸦雀无声。
“父母是伟大的,古人把父母比天地,天地之大,谁与争锋?”我加重了语气。
“人常言:成才必先成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懂的尊重,学习从何谈起?成人从何谈起?更不用说成才了,只有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才会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才会尊重学习……,我又开始了演讲,“那么,我们班风的建设,就从感谢、尊重父母开始”
接下来,我要求同学们两件事,即:从今日起到明年的今日在父母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元旦给他们打一个祝福电话或道一声祝福(我还告诉他们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日期);每人在本月内写一篇文章,题目为《我的父母》,要求真情实感,体裁不限,
于是,大家开始行动起来
一个月后,在肖辉玲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每人完成了题为《我的父母》的写作,共五十三篇,我认真阅读了每一篇文章,从中了解到许多发生在同学们与家长之间鲜为人知的事和发自内心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今后如何发奋努力感恩父母。我将他们的作品打印、编号并分期(每月两期,每期八篇)发表在学习园地(作者略去),还将部分优秀文章在班上宣读。这样持续了整整一个学期,后来我将这些文章打印汇编成册,取名为《感恩父母》。
元旦后的某一天,我收到一个电话:“感谢老师对我儿子的教育,现在懂事多了,元旦前他给我打了个电话,祝我们父母新年快乐、生日快乐,并说些感谢我们的话……”,感觉得到电话那头家长激动的语气。等对方话音落下,我问道:“请问您的孩子是哪位?”,
杨为袖!我窃窃的笑了。
母亲节的第二天晨会课,我突然问道:“昨天有给妈妈打电话,祝母亲节快乐的请举手”,三十几位同学举起了手。
父亲节的第二天晨会课,我又突然问道:“昨天有给爸爸打电话,祝父亲节快乐的请举手”,五十三只手高高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