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鉴定评语

  科教兴国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培养一大批骨干教师。高级教师评审工作是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它不但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而且涉及到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无锡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主战略,XX年,我们对申报高级教师论文鉴定工作作了一些改革,收效良好。

  一、今年论文鉴定改革的内容

  XX年申报高级教师论文鉴定改革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由原先评委集中面对面式的评审改为评委分散背对背式的评审。二是匿名评审。送审论文不出现作者姓名、所任学科和学校名称,采用统一编号送审。三是原先“论文评价参考标准”中“发表等级”加分栏取消。无论是刊物发表,还是盛市级获奖的论文都取消加分,文章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文章质量的本身,一切以评委的打分为准。

  二、论文鉴定改革的好处

  1、公正性。匿名评审论文,首先是更加体现了论文评审的客观、公正性。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难免会受到人情因素的干扰,上级领导、亲戚朋友、同事部下种种复杂的关系,加上论文评审表上作者姓名、学校、单位的一目了然,很容易让那些走惯了后门的人找到关系,形成不正之风。我们的评委都是经过精心挑癣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名特优教师,但是,评委打分时对认识的、不认识的,印象好的或印象不好的作者或多或少会感情因素的影响,使打分出现偏差。怎样来避免这些人情因素的干扰,怎样使这项工作更客观、公正、制度化,我们受到高考网上作文匿名阅卷的启发,经过三年的讨论、研究、论证,今年采用了背对背匿名的方式评审,消除了“人情分”的弊端。

  2、权威性。以往的“论文评价参考标准”中,有一栏是“发表等级”,省级以上刊物正式发表的文章或省级获三等奖以上的文章可评定为20-16分;市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或市级获三等奖以上的文章可评定为16―14分;县(市)级获二等奖以上的文章可评定为14―13分;校内获二等奖以上文章13-12分,未获奖或未发表的文章,最多只能打11分。这样评分的话,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发表获奖的文章不一定质量好。有的是花钱买来刊登发表的文章(增刊、论文集),有的获奖的来路不正规。为了这个问题,我们花大力气整理出了各个学科正规的出版刊物名称。但定正规出版刊物工作吃力而不能周全;不正规刊物,往往来头名称大得吓人,又层出不穷,使你无法鉴定。二是不发表、没获奖的论文不一定质量不好。由于有评价参考的标准在,你只能最高打11分。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取消了“发表等级”的加分因素。文章质量的高低,由学科评委说了算;打分的高低,由文章的质量来决定。这样,提高了评审的权威性。

  背对背地打分,实际上是也是对我们评委的考验。公正性、权威性全部体现在每位评委的打分过程中,评委在评审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同时也使这项工作更具权威性。

  3、导向性。论文鉴定的权威性,产生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花钱刊登文章的现象逐渐消失了,杜绝了诸多弄虚作假的弊端。我们认为,要成为一个中学高级教师,不但要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应是一个堂堂正正、师德高尚的人,不投机取巧,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去争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