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篇1
一、教育观念
新课标无论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习要求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与过去的教材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名教师,应有扎实的理论 功底,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做到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才能始终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因此,我将经常和衣老师一起钻研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工作理论、教育教学杂志,起交流学习体会,畅谈学习心得,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同时我还会把自己教学实践经验、外出培训学习,对新课标的内涵理解和她老师分享。就如何进一步了解新课标的理念,如何探索出适应我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如何调整教学中出现的不足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二、是课堂教学
我认为,青年教师最需要的,首先是教学技艺上的提升,这对她综合教学素养的提高,工作自信、个性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青年教师最想做的。年轻,所以思想先进,对新的事物接受吸收得快,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更是给他们以用武之地。然而,她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教学经验太少,无法把学习到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为提高她的教学水平,我抓住“备课、上课、教学反思”三方面对她进行指导。
(1)认真指导备课:针对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少,我从备课抓起,让她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她共同学习教学工作理论和经验材料,经常查看他们的教案,课外活动开展情况。
(2)跟踪听课:青年教师以后的路怎么走,课上的怎么样,在初始阶段最为重要,因此,我跟着他们每周听一节课,帮助她扬长避短,尽快成长起来,审核新教师的学期教学计划,学生思想开展的内容。
(3)让其听课:让她把一单元的每一个环节都听到,从课型上让他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能够自己去设计课型,要求他们每周听课至少1-2节。
(4)完成教学反思,总结,找差距,尽快成长起来。经过几学期的培养和指导,这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备课和授课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三、教育科研
只会上课的教书匠,现代社会要求老师是学者型、科研型的,即既有一定的理论 功底、又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在实践与理论两个领域贯通遨游,展示风采。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抓住教育科研,就能帮助他们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加强反思,不断提高;加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除了日常教研的备课与主题研究,我们要共同学习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结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研水平。
骨干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篇2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对自己应努力尽到的职责和自身的差距感到有些不安,我应该继续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积极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同时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根据中心校骨干教师与结对教师牵手活动安排,本学期我与王庄小学的李老师、小部落小学的杜老师结成帮带小组,实际也是互帮互带,争取共同进步,尽快成长!
在结成帮带小组后,我将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实际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动:
一、明确目的,提出要求,制定方案,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以敬业刻苦为出发点,以严谨治学为工作态度,以坚持不懈为工作原则,争取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进步
三、具体措施:
1、开展导课、评课、送课活动。通过听结对教师的课,可以对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给予纠正。而作为指导老师,我会根据结对教师的需求进行示范教学,并进行相互听课评课,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指出,共同改进,共同进步。
2、与结对老师进行网上交流。与我结对的两位老师都是责任心与进取心很强的老师, 针对两位结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网上交流,不断自我反省,共同提高。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4月份:
第二周:指导杜老师进行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20课《威尼斯小艇》的备课。
第三周:听杜老师讲授《威尼斯小艇》一课,并进行课后研讨。
另: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网上交流。
5月份
第二周:去结对教师所在学校送课一节。
第三周:针对杜老师提出的“中年级生字教学”进行网上交流。
第四周:针对李老师提出的“如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进行网上交流。
另: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网上交流。
6月份
第二周:网上交流——怎样进行期末复习
第四周:对本学期的活动进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
另:针对复习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网上交流。
骨干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篇3
具体安排如下:
1、英语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自学和讲座相结合)总课时为225课时,分配如下:
A:学科教学理论类(50课时)
小学英语教育心理学
小学英语教学艺术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
英语新课程标准
B:堂教学技能类(50课时)
英语教学用语
板书设计
简笔画绘制
英语多媒体课件制作
C:学科专题研究类(50课时)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课型类别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综合评价
科研课题的选定与论文的撰写
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
D:知识更新与扩展类(40课时)
小学英语教改信息与动态
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与现行教材相结合)
小学英语教材国内外版本介绍
E:教学实践活动类(35课时)
教学设计、活动课设计
说课、听评课
教学实践课
2、教学考察(20课时)
考察学校:省市重点小学、其他区属重点小学有英语教学特色的学校作为考察基地。
考察内容:主要考察英语课堂教学、英语课外活动及英语教学科研。
考察要求:教师在考察活动中与考察学校有关教师交流,了解该校英语教学的特色、模式和方法,学生学习英语状况,参加教研活动,听各种类型的示范课,作尽详的听课记录,进行个案分析研讨,在考察结束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建议。
3、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一般以教师所在工作学校为基地。实践重点内容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整体效果与微技能评价,小学生课堂学习心理与行为以及教学互动性分析。教学实践期间,教师可根据事先确定的选题,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并根据课题研究后的新教学思路,调整优化教学过程,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作一堂实验汇报课,并摄制成录像带。
4、教学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拟先行预设范围,培训中根据学员研讨热点或教师自带课题进行调整。课题研究之前要有相关的课题材料。课题研究成果可以采用研究报告、论文、教学软件等多种形式。课题的选定要与教师的自身教学工作有密切联系,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选题切忌大而空。
课题研究预设范围
1.小学英语素质教育研究
2.小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研究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4.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研究
5.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6.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7.英语儿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8.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9.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0.直接拼音法在小学英语教学起始阶段的作用
11.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训练方法
12.小学生英语语音语调训练
13.小学英语课外兴趣活动
14.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微技能应用
15.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估
16.其它自选课题
四、培训方式:
1、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持续性自主研修相结合。
培训工作流程为:
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综合考核与成果展示
2、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安排为:
第一阶段:集中培训及教学考察。集中培训以专题讲座为主,安排英语教学理论学习,现代教学技能培训,课堂教学案例研讨,教学科研课题选立等活动。教学考察时间为10课时,考察小学2所。
第二阶段:以分散自主研修,自主实践为主。期间每位教师开设实验课一节,组织有关教师及专家听课、评课及考核。中期安排一次集中活动,进行阶段性课题成果交流和专家指导。
第三阶段:集中展示交流教学实践和教学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考评和工作总结。拟编辑《优秀教学设计》一册,《优秀教学论文集》一册,开展一次经验交流活动,开设二节汇报观摩课。
3、贯彻理论讲座与教育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培训过程中强调教师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以自主学习,自主研修,自主实践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持续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在培训结束时,教师必须完成:
1篇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专著的读书报告;
1学时能反映本人实践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技术,并改善、调整、优化教学过程的教学录像带;
5份详尽的教学设计;
1篇课题研究报告,教改实验方案或学术论文;
2个较完美的CAI课件;
五、考核方法
实行严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凡无故缺席,不能完成研讨、考查任务,不能提交课题研究成果的教师将取消学科骨干教师资格。
考核内容及权重如下:
1、课程与科研考核40%
A:语言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训练考核,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
B:教学课题研究,由课题考核机构作出考核结论。课题研究主要考核学员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质量,以及推广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小学英语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2、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核30%
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录像。考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的专业教学技能和实际教学能力。
3、工作实绩考核30%
主要由教师所在学校根据教师一贯工作表现,特别是在推荐区学科骨干教师期间的工作实绩,提出考核意见。
最后汇总各项考核成绩,作出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