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稿 篇1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在美丽龙川举办的新文学学会第28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首先允许我向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向会议的东道主——为筹备这次会议做出辛勤努力的河源市和龙川县的领导和会务工作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讨论肖殷与新中国的文学批评,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论题。能在肖殷同志的家乡召开这样的会议,更是非常难得的。肖殷同志青年时代就从龙川投奔革命,成长为新中国著名的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教育家、编辑家,对我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昨天上午,我们在河源市就为肖殷同志的文学成就开过一次很好的研讨会,会上许多同志对肖殷同志在文学各个方面所作的贡献,做了很全面的论述和评价。今天,我们在这里又进一步讨论肖殷与新中国文学批评,我想,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努力下,一定会使对肖殷的研究更加深入,并对肖殷与新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关系,做出更恰切的评价。
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是希望发展不能缺少的两翼,两者互相推动。文学创作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研究的对象,也为文学理论的升华提供实践的基础。而文学批评,不但对作家的作品做出评价,还为作家的创作提供理论的导向。应该说,从延安走向全国的文艺评论家,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传播者,成为新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界的骨干力量。他们中有周扬、林默涵、张光年、陈荒煤这样的文艺界领导,也有像何其芳、陈涌、冯牧、候金镜、肖殷、胡采、黄秋耘、朱寨等战斗在文学批评前沿的理论批评家。他们曾为肯定文学为人民而写作,反映革命的历史风云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表现时代精神和民族优秀传统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他们的带领下,新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文学理论批评的队伍不断壮大,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文学批评的视角和方法都不断丰富,无论作家作品研究还是文学史撰写或文学理论的建构,都涌现了大量的著作,在浇花除草,激浊扬清,深化文学理论的研究等方面都做出显著的贡献。但毋庸讳言,前期由于政治对文学理论批评的过份干预以及政治本身所出现的左倾错误,使许多文学理论批评文字,起不到文学理论批评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成为阻碍文学发展,乃至使文学受到无端伤害。后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兴起,市场以其天性追求利润和金钱,追求销售量的最大化,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着文学创作的导向,在相当程度上,也左右着文学理论批评的导向,使许多文学批评流为广告式批评,乃至丧失原则的批评,并且助长文学批评界无原则地追逐名利的风气。肖殷同志从事文学理论批评虽然跨越两个时期,但他的活动和成就主要在前期。在许多文学理论批评沦为左倾政治的打手的时代,肖殷同志却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比较正确的理论立场,不懈地追求真理,追求艺术的真实性,追求审美的原则,满怀热情地帮助许多正在成长中的作家完善自己的作品,并且批评错误的文学倾向,这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的理论批评著作,为我们留下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榜样,追求真理的榜样,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榜样,满怀热情地为文学发展无私奉献的榜样。无疑,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仍然有着恒久的启示意义。许多同志指出,肖殷通过自己的批评文字和理论文章,通过自己的文学教育和文学编辑工作,甘为人梯,不求名利,对许多年轻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的无私帮助,突出地表现了他作为文学理论批评家和教育家、编辑家的崇高风格,我们今天纪念肖殷、研究肖殷,正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继承肖殷的崇高人格,发扬肖殷不求名利,甘为人梯,全心全意地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座的专家学者都是新文学的研究者,也都是从事文学理论批评多年的批评家。我想,我们研究肖殷,研究肖殷与新中国文学批评的关系,正是有意以肖殷作为一面镜子,从他那里对照差距,并激励自己努力像肖殷那样,在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为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做好我们的工作。从而使我国的文学理论批评沿着前辈革命文艺工作者的足迹,为谋求文学理论批评的科学性、原则性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风、明白晓畅的文风,使自己能够切实为新的文学繁荣做出有益的贡献而努力!
会议的论文集已编印了与会众多学者专家的论文,使我得益良多,许多都是对肖殷多方面进行研究的具有深致见解的成果,足以说明这次学术年会具有很充分的准备,也足以说明会议所达到的很高的学术质量。
最后,我祝愿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稿 篇2
袁可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关于他的学术和创作研讨会,既是为了缅怀这位前辈,也为了更好地研究他的著作,继承他的精神遗产,促进我国文化的丰富发展。首先,允许我代表会议主办方之一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作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对为筹备这次会议作出辛勤努力的首都师范大学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袁可嘉先生的亲属表达亲切的慰问!
袁可嘉先生8月15日生于浙江慈溪,1946年从西南联大外语系毕业,后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1951年到1954年在毛泽东选集英译室和外文出版社任翻译,之后长期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做研究工作。早期,他曾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中国新诗》《大公报:星期文艺副刊》等报刊发表诗歌近50首,还发表不少评论文章。后期在介绍世界文化名人和英美文艺流派诗歌的同时,还从批判的角度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论。他曾翻译当代美国诗人玛莎·米列的诗选,并向我国读者介绍了苏格兰农民诗人彭斯的诗抄和英国宪章派诗选,还与查良铮等合译了《布莱克诗选》,他撰写了多篇文章在《文学评论》发表,介绍和评论多位西方诗人的创作。编辑出版了《现代英美文艺理论文选》和八卷《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并分别撰写了作者生平和序言、后记。他是九叶诗人中最有理论贡献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研究西方现代派最有成就的权威学者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成就,为文坛所公认。
我曾有幸与袁可嘉先生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共事,虽不在一个研究组,但多少有些接触。深感袁先生为人的谦和与治学的严谨、勤奋。改革开放之初,他到美国去当访问学者,回国后我曾见到他,他说那次美国方面每月只提供他600美圆的生活费,由于费用不足,他只好睡了六个月的地板。而他那时已年近花甲,其治学之刻苦如此,实在令人惊叹和敬佩!今天有这么多的诗人、作家和学者来参加袁先生的研讨会,我实在感到分外高兴!我相信,通过大家的研讨,我们一定会对袁先生的成就和为人产生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我祝愿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朋友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xx学院的师培专家代表在这里聚会——共同研讨教师培训的新趋势、新思路和新方法。作为参会的专家代表,我也忝列其中,深感荣幸。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受邀参会的诸位专家,向组织筹划本次大会的东道主——xx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祝福我们xx学院,越办越好!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是令世人瞩目的。然而我们的教育却没有和国家的发展速度步调一致,行为走在了思想的前面。我们教育的思想和行为还停留在恢复高考、中考制度之后,以笔试为中心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教育跟不上,发展就没后劲。于是,重视教育,要让教育与国家发展并驾齐驱的呼声就犹如风生水起逐浪高。近几年,国家频繁出台了试图统一教育思想,规范教育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标准,如《减负三十条》《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等等。可是对于这些内容,我们的绝大多数老师,甚至是教育管理者是漠不关心的,是一问三不知的,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提高分数经”,他们改革的意识还没被唤醒,还努力工作在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的目标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改变教育,要从改变教师的思想行为做起。改变教师的思想行为要从评价标准的促动,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行政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坚强等方面做起,要综合给力,才能见成效。
作为教师培训专家的我们,是老师中的老师,无论教授那一门课程,都要自觉地把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融入课堂,传授给老师们以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最新、最有效的操作方式。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以唤醒老师们“走神”的灵魂。要使他们懂得教育改革关乎国家、关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要号召他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把国家的大政方针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而不断调整、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