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阅读活动设计方案

2024-12-27

中班阅读活动设计方案 篇1

  活动标:

  1.喜欢阅读图书,愿意用语言表达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2.学习热爱、关心他人

  3.对自然现象感兴趣,乐于思考。

  活动准备:

  挂图、音带、录音机、故事读本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幼儿有序取书或教师发书,。

  二、感知活动

  1.谈话: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过生日时你会到什么礼物?

  2.有一只小熊,它想给月亮送生日礼物,它会送什么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月亮,生日快乐》。

  三.理解活动

  1.幼儿自主阅读,教师适时介入个别幼儿的阅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小熊送给月亮什么生日礼物?月亮收到了吗?小熊有没有收到月亮的礼物呢?结果怎么样?

  2.教师出示挂图,幼儿观察。

  (1)小熊与月亮在说什么?

  (2)小熊与月亮为什么点起了生日蜡烛?

  3.师幼共同阅读故事读本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1)小熊和月亮的生日是哪天?小熊送给月亮什么生日礼物?

  (2)早晨小熊发现了什么?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3)帽子丢了,小熊的心情又会怎样?

  (4)最后小熊的心情为什么又变快乐了?

  4.教师总结

  其实付出爱和得到爱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很珍贵的。

  四、完整欣赏

  1.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幼儿看书划指读故事。

  2.教师朗读故事,幼儿轻声跟读。

  五、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收书,整理桌椅。

中班阅读活动设计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自制阅读记录本,能记录阅读书籍的名称和日期,愿意对书进行简单的评论。

  2.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记录本,喜欢与书做朋友。

  活动准备:

  1.白纸、笔、订书机、装订好的小本子、彩色纸、彩色泡沫、压花机等放在统一的材料区域

  2.教师自制阅读存折一本。

  3.幼儿用书第3册第28页。

  活动过程:

  一、认识存折。

  1.存折的作用。

  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干什么?(教师出示存折,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存折是用来记录你在银行的存款和取款,钱的收支情况。

  2.阅读存折的作用。

  (1)假如能让我们阅读的书籍也有存折,那这本阅读存折会有什么作用?(幼儿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阅读存折的重要性在于能方便地知道你读过了哪些书,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二、我的阅读存折。

  1.设计我的阅读存折。

  (1)你觉得我们的阅读存折应该怎么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阅读存折的内容可以包括阅读的日期、书名、对这本书的评价(可用星星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表示)以及对这本书的感受(可用画画的形式表示)。

  2.制作我的阅读存折。

  (1)你看,这是老师为自己设计的'阅读存折,你读懂了吗?(出示教师自制阅读存折,幼儿观察。)

  (2)请你想一想,你可以怎样设计自己的阅读存折?(幼儿交流)

  (3)你需要哪些材料?请你自己到材料区去取(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存折。)

  (4)请在阅读存折里存人一本你已读过的书。

  三、阅读存折交流会。

  1.交换存折。

  请小组成员交换存折,给对方提点建议(在小组交流后,部分幼儿尝试修改、完善自己的阅读存折。)

  2.存折交流会。

  (1)请大家将阅读存折摆放在桌面上,相互参观交流。

  (2)你觉得谁的作品最棒?为什么?(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特征较鲜明的存折,大家一起欣赏点评。)

中班阅读活动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尝试根据伞的外形结构认读“伞”字,通过图文匹配游戏,激发幼儿对阅读汉字的兴趣。

  2、学习儿歌,知道伞的多种用途,并能用语言进行简单的仿编。

  3、能愉快的参与识字以及儿歌仿编等活动。

  活动准备:

  1、小伞一把、图片太阳、风雨、拐杖及相应的字卡。

  2、在纸上写上儿歌。

  3、幼儿操作材料:白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请你猜一猜”,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现在我画一样东西,请你猜猜是什么?

  二、学习儿歌《伞可以做什么》

  1、你知道伞可以用来做什么吗?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伞的用途。

  2、教师朗诵儿歌后提问:“伞可以做什么?请你用儿歌里面的话告诉我。”

  3、运用你问我答的形式学习儿歌,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三、进行图文匹配游戏

  1、出示汉字卡片“伞”,提问: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根据伞的外形结构认读“伞”字,并尝试将汉字“伞”贴到相对应的图片旁。

  2、分别出示“风雨”“拐杖”的汉字,提问:这是什么字?谁能帮它找一个图片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将汉字贴到相对应的图片旁边。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图夹文儿歌。

  四、仿编儿歌活动

  1、教师:伞的用处可真不少,伞可以遮太阳、避风雨、当拐杖,伞还可以做什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吧。(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选择地将相应的图片画在纸上,并带领幼儿朗读新编的儿歌。

  五、延伸活动:制作图书

  1、教师: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伞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把它们画下来送给别的小朋友看看,好吗?

  2、教师出示写有“伞可以做什么?”的封面,激发幼儿制作图书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图书的封面,可是里面的内容还没有呢,这儿有许多标了页码的白纸,大家一起来画一本连环画,看谁和别人画的不一样。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结束活动。

中班阅读活动设计方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异同,感受佳佳的不同心情。

  2、能根据图画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二、活动准备大图书、字卡、大头饰(佳佳、哥哥、姐姐)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头饰导入,师出示头饰(佳佳):

  “有一个叫佳佳的小男孩,要他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事情,他的心情怎样呢?我们一起到故事《佳佳》中去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大图书阅读师幼共同完整阅读大图书,了解故事内容。

  2、师提问,幼儿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①佳佳有一个怎样的姐姐和哥哥?引导幼儿观察哥哥姐姐都比佳佳高,佳佳最矮。

  ②哥哥姐姐的车与佳佳的车有什么区别?佳佳的心情怎样?

  ③哥哥姐姐的风筝和佳佳的风筝有什么不同?(出示字卡风筝)佳佳的心情怎样?

  ④其余的同上次。再次引导幼儿观察,并将哥哥姐姐的东西和佳佳的进行比较,体会佳佳的心情。⑤佳佳的种子最后怎样了?(出示字卡种子、发芽)佳佳的心情怎样?

  3、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4、讨论:为什么看到种子长得种子长得比哥哥姐姐还要高,佳佳就变行很开心?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虽然佳佳手里的东西没有一样比哥哥姐姐的大,但佳佳并没有灰心。反而变的更加开心,因为他知道他就像种子一样也会有长大、长高的天。

  (三)结束部分

  评价幼儿的回答,师幼共同整理物品。

中班阅读活动设计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科学绘本内容的奇妙有趣,积极带着问题到书中寻找答案,萌发对科学秘密的探索渴望;

  2、能通过粗读、精读、再读等方式反复阅读绘本,获得对比前后页读、重点画面细致读、完整连贯读等阅读经验;

  3、能在游戏体验式阅读过程中,理解科幻故事情节的神奇有趣。

  活动准备:

  绘本《沙子的下面是什么》每人一本;根据绘本内容制作PPT;地球剖面结构图;自备一件外套用于游戏。

  活动过程:

  一、关注幼儿已有经验,引发阅读科学绘本的兴趣

  1、师:小朋友喜欢玩沙吗可以怎么玩

  鼓励幼儿用完整语句简单讲述自己玩沙的经历。

  2、PPT集体阅读P1~3。

  3、引发幼儿谈论“沙子的下面是什么”

  二、关注共鸣问题,引导幼儿积极在书中寻找答案

  1、粗读:鼓励幼儿逐页翻书,带着问题“沙子的下面是什么”自主阅读。

  2、精读:结合PPT,帮助幼儿观察重点页面,引导幼儿发现地球里面的秘密。

  (1)重点阅读P6~8,结合画面观察,了解沙子的底下是淤泥,淤泥的底下是岩石的科学知识。

  师:沙子的下面是什么呢刚才小朋友在书中发现了答案。大家先发现了什么接着发现了什么最后发现了什么

  (2)对比阅读P6~8和P13~15,了解地球的一端和另一端的结构是一样的。

  结合地球剖面图,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中的内容,引导幼儿感受发现的快乐。

  (3)集体阅读P9~13,探索地球里面的结构,获得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科学认知。

  结合地球剖面图,引发幼儿对神秘地球的探索渴望。

  三、关注幼儿阅读特点,鼓励重复阅读故事

  1、再读:跟老师一起完整翻书阅读故事。

  注意讲故事的语气语调,能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关注,重点读角色的对话。

  2、配合PPT,模仿画面中的角色对话。

  PPT呈现幼儿感兴趣的画面,幼儿看着画面情景主动表演对话。

  四、关注幼儿游戏体验学习,帮助感受科幻故事的神奇有趣

  1、通过游戏体验故事的精彩部分

  师:快穿上隔热服,跟随老师一起进入地幔吧!

  幼儿用自备外套装扮自己,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扮演角色,在游戏中体验P9~13的故事情节,PPT同步呈现P9~13的页面,营造身临其境的场景。

  2、运用多通道参与阅读,感受理解科幻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多通道多感官,边听讲解边看画面边随情节变化表演。

中班阅读活动设计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语言美和情趣美。

  2、体验叶子鸟舞蹈的快乐,创编叶子鸟随风舞动的动作。

  活动准备:

  大图书《叶子鸟》、音乐磁带《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图书引题。

  1、这是什么季节?(秋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2、叶子一片一片落下来,它像什么呢?(小鸟)那我们就叫它叶子鸟吧。

  二、欣赏大图书,初步感知故事。

  1、呼呼!一阵秋风吹来了,叶子鸟们到到哪儿去了?(地上)

  2、怎么还有一片叶子鸟没下来呢?我们一起把它叫下来吧!(集体喊:叶子鸟快下来吧!)

  3、叶子鸟都下来了,它们在干什么呢?(它们要去参加舞会。)

  4、参加舞会它们应该做那些准备?(穿上漂亮的衣服,化妆……)它们的衣服真美啊!

  5、听!什么声音?原来是叶子鸟哥哥和弟弟打架了,它们这样做对吗?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爸爸妈妈的口气,学劝叶子鸟兄弟不吵架。)

  6、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叶子鸟跳舞的动作,师:叶子鸟随着秋风舞蹈,舞会就这么开始了,你最喜欢哪只叶子鸟为什么?(请幼儿学相应的舞蹈动作)

  7、小鸟看到叶子鸟的舞蹈,就去请爸爸来看,叶子鸟怎么都躺在了地上不动了?

  三、再次欣赏大图书,幼儿和教师一起讲述故事。

  1、小结:风起了,叶子鸟就跳起了舞。风停了,叶子鸟就躺在地上不动了。

  2、请幼儿创编叶子鸟舞蹈的动作。

  3、故事好听吗?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

  四、随音乐,教师当秋风,幼儿当叶子鸟。

  要求动作优美,风越大叶子鸟就跳得越高兴,风小了叶子鸟就慢慢地舞蹈。

  教师提醒叶子鸟可以一个人跳也可以两个或者几个人一起合作舞蹈。

  五、秋风将叶子鸟扫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中班阅读活动设计方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仔细观察读本中的画面信息。

  2、熟悉读本中的文字,学习并能够使用读本中呈现的形容词。

  二、活动准备:

  收集读本中相关特征的鞋子,并将它们布置成一个展示柜。一次性袜子人手一双。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试穿鞋子,体验不合适的感觉,并进行充分的表达交流,鼓励幼儿用形容词来描述鞋子。

  2、阅读大书:先请幼儿快速的浏览一遍大书,结合封面说说故事的梗概,然后再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画中体现出来的信息,重点观察每一页中鞋子的特征。

  3、请幼儿猜测土土会对末末说些什么?末末又在做什么?

  4、大书指读:向幼儿展示文字,带领幼儿清晰、正确的朗读文字。重点突出形容词之间的对比,帮助幼儿使用多个形容词来描述同一物体。

  5、讨论:如何才能更快更好的选到合适的鞋子呢?

  四、延伸活动:

  1、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设计一双自己喜欢的鞋子。

  2、收集不同种类的鞋子让孩子们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