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校服采购实施方案 篇1
为做好我校学生校服的采购工作,按上级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现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学生校服的生产供应商,欢迎具备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一、项目概况
1、采购人:州泰实验中学(学生家长委员会)。
2、项目名称:学生校服采购。
3、资金来源:学生家长自有资金。
4、招标内容:学生校服(运动服装)约450套(其中男装约240套,女装约210套。以家长自愿缴款人数为准)。
二、供应商资格要求
1、企业具有生产、经销学生校服的资质,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
2、有20xx年以来相关产品检验报告;
3、企业具有且在有效期内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及ISOxx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书;
4、售后服务承诺书、产品质量保证承诺书及无毒校服承诺书;
5、近3年学生校服销售业绩证明。
三、招标文件领取
1、初审供应商资格;
2、缴纳投标保证金1000元;
3、领取招标文件。
四、领取招标文件时间
20xx年5月13日至xx日,5月18日至19日止,每天上午9时至11时,下午2时至5时。
五、领取招标文件地点及联系人。
地点:州泰实验中学政教处
联系人:(电话:)。
六、其它
未尽事宜见招标文件。
学生校服采购实施方案 篇2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作家、科学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与他们的读书分不开的。唐钱楼小学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将学生读书面拓宽,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课外读物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成立“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吴畏、杨洁、王海燕、吴霜、班主任老师
三、实施目标:
(一)通过课外读物的推荐,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二)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在班级甚至是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通过课外读物阅读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四)通过开展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四、实施内容: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推荐进校园课外读物,向家长公开推荐目录。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课外读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提供校内场所供单位或个人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方式销售课外读物。学校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推荐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五六年级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一二年级不少于五万字。各班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每周更新一次)、学习园地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
2.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
3.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
4.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推荐的活动,可以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还可以发挥板报、墙报的作用。
5.各班级要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活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1.精读一本好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进行有效推荐,建议低年级绘本、看图故事为主,中高年级以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
2.上好一堂阅读课。教师精心备课,认真组织,帮助打开学生阅读之门。
3.撰写一批阅读心得。师生阅读之后,应写一些阅读心得,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实际来写,杜绝抄袭。各校要对师生的阅读心得进行评比,并保存以备检查。
4.开好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读书的益处,激发学生想读书的欲望。
5.邮寄一封阅读书信。各校在引导学生阅读所推荐的书籍之后,就阅读的书籍进行阅读书信写作。
6.办好一期黑板报。各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办好一期以阅读为主题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照片留存备查。
7.举办一次主题书画作品展。各班广泛发动,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一次主题书画作品竞赛,并将优秀作品在班级文化墙进行展览。
8.评选一批书香园丁和书香少年。对师生中的阅读积极分子要进行一次表彰,择优师生参加全区评选。
学生校服采购实施方案 篇3
对身心发展有残疾的儿童实施“特殊教育”已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衡量我们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文明程度的窗口。
残疾学生的差异,一是指残疾学生自身存在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是个体内的差异;另一方面指残疾学生与健康学生生理上的差别,是个体间的差异。要使残疾学生心志得到健康发展,教师既要承认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同时还要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为他们创造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环境及教育形式和方法,以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具体做法是:
一、照顾差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作为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卓有成效,就要了解教育对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什么困难。听残生、弱智生存在着与正常声的生理差异,因而不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着无疑是阻碍他们前进的最大困难,而照顾他们与正常生的差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首先为他们安排了助学伙伴,并通过助学伙伴建起我与家长联系的通道,即建立与家长的联系本。这不仅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使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随时得到解决。而且也为他们的家长创造了配合教育的条件,进而使他们的教育更有针对性。
二,照顾差异,个别辅导持之以恒
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这就意味着他们与正常学生一样,要面对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教学进度,同样的教学要求。因而他们一方面要努力适应与正常生的个体间的差异。而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个人素质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想要实现真正意义的随班就读,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仅是每个教育工作的义务,而且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育中从句入手拓展思维。照顾他们与正常生在文字表达上的差异,要求他们每日坚持写一句话。渐渐发展到每日写几句话。
三,照顾差异,为残疾生营造展示自我的机会
“表现自我”,是中学生突出的心理个性之一。根据学生的这一个性特点,平日,有意让残疾生和课代表一起送作业、发作业;派他负责擦教室的黑板和管理班中的钥匙。当他们展示自我之后,我适时的给他们以表扬,及时请学生为他们伸出大拇指,送上掌声。他们在掌声、鼓励声中逐渐树立起自信。渐渐地他们课上敢发言了,作业中的“优”连续出现,课下默默主动作好事,老师、同学对他们不断的给予表扬。他们在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自尊心,这成为推动他们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