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积极锻炼,迎接广州亚运”公益广告大赛
二、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兴趣,增强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为了响应20xx年11月广州亚运会的到来,计划组成兴趣小组,开展本活动。
本活动的举行可以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同时,它还训炼学生的思维,探索他们制作图形作品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主题开展;
广告作品力求多样化,以平面设计作品为主。
活动后期将学生的作品和心得体会收集整理学生作品集。
四、活动时间:
1、宣传发动:前两周
2、作品制作:第三周到第十周
3、作品征集展示:第11周至第15周
4、优秀作品评选:最后一周
(时间可根据实际时间调整)
五、活动开展方法:
1学生们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并使用所学的单词和幻灯片制作软件进行分组创作。
2、上交作品:根据公益广告大赛的要求制作作品,小组完成作品,由小组长交给本班信息技术科代表或学习委员,后由科代表统一交给老师,老师对作品提指导意见,学生针对反馈意见修改作品;
3、针对指导老师的意见,学生修改好作品后在班上进行汇报展示,教师将优秀的作品推荐参赛。
六、活动成果展示:
1、学生制作好最终作品,按小组轮流展示作品。
2、小组畅谈制作心得。
七、奖励办法:
赞扬优秀作品,并制作学生的作品或精华。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规范,保障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二、目标任务
通过培训,使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设计与教学方法,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正常开展,全面提升中小学校教师利用学校标准化建设计算机教室、“班班通”等各种信息技术设备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培训对象
全县三级学校信息技术教师
四、培训时间与地点
1.培训时间:20xx年4月8日—10日;4月8日上午8:00—9:00报到,9:00—9:30开班仪式。
2.培训地点:于都县教师进修学校。
五、培训内容
模块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xx)》解析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实施
全面解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xx)》,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以及课堂教学方法;
模块2:计算机基础应用
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基本使用技能、计算机教室的管理与维护以及输入法、音视频采集、画图及图像处理、word、excel、ppt等基础应用软件的使用。
模块3:“班班通”一体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了解“班班通”一体机的硬件与软件配置,掌握一体机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运用。
模块4: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经验交流、考核
六、培训实施
1.本次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为集中培训,采用理论讲授与实操相结合的培训形式。
2.培训教材:培训团队各成员编写的教案教辅材料。
3.参训人员:各中小学于4月2日前将电子报名表报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处。
七、培训证书认定
培训为理论加实操考核,考核合格的学员,由县教育局统一发放《于都县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合格证书》。
八、经费保障
培训期间学员住宿由教师进修学校安排,培训费、教材费、资料费、伙食费由县教育局拨付,交通费回原单位按规定报销。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的
“互联网+教育”时代已然来临,为扎实推进我校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师生信息技术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深度融合,为师生创设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舞台。
活动口号
在“互联网+”中畅游卓尔梦想之旅
活动时间
20xx.4.11-20xx.5.30
活动内容以及具体时间
活动评价
1. “卓尔”打字小明星比赛:每班评选两名“卓尔”打字小明星。
2、“卓尔”机器人比赛:每班限报一支队伍,评选机器人卓尔奖、机器人创意奖、机器人优秀奖。
3、“卓尔”班级微电影亲子制作比赛:评选出“卓尔”编剧奖、“卓尔”最佳影片奖、“卓尔”最佳编剧奖、“卓尔”最佳音效奖、“卓尔”最佳男(女)演员以及班级优秀组织奖。
4、“卓尔”教师微课评比:评选出“卓尔”微课设计奖、“卓尔”微课技术奖、“卓尔”最佳配音奖、“卓尔”创新奖。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主题
立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做朴素的实践研究者
二、活动目的
1.以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推动学生学习力的生长。
2.培养教师教学设计与教学观察能力,助力学科教师提升课堂实效。
3.关注教科研成果的提炼和积累,用实践研究来提升学科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
三、活动内容
1.研究课
(1)8:30—9:10:五年级《赛车游戏》(第一课时),授课教师:张艳(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2)9:20—10:00:五年级《赛车游戏》(第二课时),授课教师:王媛媛(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
(3)10:10—10:50:五年级《小猫出题》,授课教师:张滕南(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2.说课评课 交流研讨(10:50—11:05)
3. 11:05—11:45:讲座:《基于“问题链”的小学程序教学设计与实践》王苏明(南京市龙江小学)
四、注意事项
1.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6日(星期五)上午8:30
2.活动地点: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
3.活动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各区选派教师现场参与活动,其他教师观看在线直播。
4.承办单位:江宁区教研室、江宁区上坊中心小学(南京市江宁区万安东路64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上坊小学)
5.交通方式:公交89路上坊西站下车即到。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方案 篇5
(一)背景资料:
网络与网络的发展历程:(略)
网络的定义:(略)
网络的功能:(略)
(二)计划背景:
以我们地区小学为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校、年级组、班级以及小组、个人为形式,广泛地开展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德育网络化”活动,运用学校一定规模的网络教育手段,以我校网络教学为载体,联系学校的实际,根据《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开展以“争做文明小公民,争创道德新风尚”为主线的系列德育教育活动。进一步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现网络化教学的有效方法。体现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也增加了科学素养,提高了科技动手能力,推动了学校科普教育的新发展。
利用我校建立的《小学学生论坛》《小学快乐网》),充分让学生参与网上的学习、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网络德育的魅力。
(三)完成《纲要》和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的目标:
—xx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及活动纲要已经对各年龄段的.儿童少年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也勾勒出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其课程目标完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对现代科技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作用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现代科技知识的热情,培养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电脑、电脑的发展及其现状,从而了解电脑与网络的关系;
3、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小学生道德规范,争做文明小公民,争创龙华道德新风尚。通过上网、考察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自觉的思考习惯。
(四)活动方案:
题目:网络德育实施初探
适用对象:
小学生、初中(预备年级)
活动建议:
活动周期为1-2个学期;
设计成“主体性网络德育活动”的系列活动,从个人(小组)学习、考察,到班级分主题活动;学校的兴趣小组;结合学校的《信息科技课》安排活动内容、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探索等均可开展此项活动。
活动所需资源:
活动材料:
1、能用于上网的网络教室(有条件的);
2、能用于上网的家庭计算机;
3、各种书籍:各种有关德育教育的书籍、图片。(可以收集)。
活动用具:运用计算机编写龙华小学道德规范指导手册等
活动方案一:
题目:网络德育栏目名称征集大奖赛: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库精粹栏目:
调查表设计如下:
表1:写写你知道的“东方小故事”:
东方小故事名称
故事主要内容
你学到了什么
表2:写写你知道的“英雄认为物事迹小故事”:
英雄人物事迹
小故事名称
故事主要内容
你学到了什么
栏目名称
主要内容
你的感受
(注:通过这些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参与的过程,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方面的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