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2024-12-01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听诊器可以使声音放大的现象,产生操作兴趣。

  2、产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听诊器1-3个。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线,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引导幼儿把手放在胸膛上,感觉心脏的跳动。

  2、指导幼儿趴在同伴的胸前听一听心脏跳动的声音。

  3、让幼儿戴上听诊器听一听同伴,老师心脏的跳动声。

  教师:用听诊器听到心脏的跳动声和趴在前用耳朵听到的心脏跳动声有什么不同?

  二、小实验

  1、观察桌上的材料

  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线,回形针。

  2、教师提问:

  我们能运用桌上的材料来做一个传递声音的实验吗?”

  3、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在俩个酸奶杯低各挖一个小洞,用线穿过,再用回形针卡住。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戏—打电话

  1、用自制电话通话。

  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握住线。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教师小结:声音是通过线来传播的,如果把线握住,声音就传不过去了。

  四、幼儿讨论:动听的声音和烦人的噪音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那些物品可以动。

  2、体验自己身体滚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球、瓶、纸盒、桶、积木、轮胎、圈、瓶盖等材料若干。

  2、适合滚动的场所、垫子。

  活动过程

  一、探索发现会滚的东西。

  1、玩一玩准备的东西,说说哪些东西会滚。

  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会滚,交流找到的是什么。

  3、找一找操场上有哪些东西会滚,交流找到的是什么,是怎么样滚动的。

  二、探索身体滚动。

  1、介绍游戏《乒乒乓》的玩法

  将手臂弯曲,按儿歌节奏在胸前环绕边做边说:

  乓乒乓乒乒乓,轱辘轱辘一,轱辘轱辘二,轱辘轱辘三,辘轱辘轱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大家一起滚起来。

  2、幼儿在垫子上尝试身体滚动的方法。

  3、幼儿自由滚动,说说自己像什么。

  三、自由组合练习滚动。

  如:身体伸直向左右翻滚,抱着膝左右翻滚,像求、坦克、圆木、小蜗牛等。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丰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2、通过观察秋天的田野、果园,知道秋天许多农作物和果实都成熟了。

  3、产生喜欢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联系参观秋天的农田和果园。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进行参观前的谈话。

  教师告诉幼儿参观的地点,并讨论外出参观的注意点,使每一个幼儿都能遵守集体的规则,与同伴一起关注秋天植物的生长变化。

  2、带领幼儿参观农田,认识几种常见的果树和农作物。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果园里果树,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各种果树的名称,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农田,说说:农田里的农作物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向幼儿做简单地介绍:秋天到了,除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成熟了,许多农作物也成熟了,有金黄色的玉米、沉甸甸的稻谷,还有一朵朵可爱的棉花、圆圆的大南瓜。

  (4)、丰富幼儿关于农作物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3、了解秋天农民的工作,知道要爱惜粮食。

  人们在果园里或农田里做什么?水果从果树上摘下来后,怎么办?人们是怎样从农田里收割农作物的?然后又是怎样加工的?

  4、音乐活动《逛公园》并尝试进行仿编。

  重点:感知秋天丰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难点:通过观察秋天的田野、果园,知道秋天许多农作物和果实都成熟了。

大班科学领域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制造风。

  2、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蓝天山的风筝

  2、物品:吹风机、扇子、风车、棉花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蓝天上的风筝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天上飞的是什么?(风筝)

  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天呢?

  (引导幼儿说出有风的情况下,风筝才能飞上天。)

  教师: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有风呢?你怎么知道有风?

  (教师用扇子在幼儿的面前扇一扇,感受风。)

  二、展开

  1、感受发现风力

  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1)在对微风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激发了孩子关注风力变化的积极性。

  (2)通过图片感受中级风、大风。

  教师:风有风级,不同的风级表示风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2、探索判断风向

  (1)教师:天气预报说今天是北风,这是什么意思?

  (北风就是从北边来,是风向。)

  用什么方法判断? 引发孩子的讨论。

  (2)到户外进行观察活动。

  如:观察旗杆上的国旗飘动;让孩子将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场中间,让它们随风滚动……

  让孩子通过活动,真正明白“风真的从北边来”。

  (3)了解风是有方向的这一特征后,鼓励孩子想办法把“风向”记录下来。

  展开讨论:怎样记录风向

  可以标汉字,也可以标箭头,记录不求精确,只要初步学习使用科学的记录方式。

  3、尝试制造风的方法

  教师:(出示风车)这些风车在活动室能玩吗?

  怎样才能让风车转起来呢?

  三、结束

  让孩子逐步发现风能帮人类做许多事情,利用风可以发电、传播种子等等,但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