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学的美术教案_中学生喜欢的美术教案 篇1
一.设计理念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意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通过现代化多媒体课堂教学,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除了本学科(美术)外,同时还涉及了文学、历史、德育等学科,强调跨学科的、建立在各学科之上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第2课:〈我的故事〉,是按照国家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设置。在现代生活中,卡通已成为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它以其鲜明的主题、典型的形象、幽默风趣的造型、简洁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基于学生的兴趣、需要与能力的考虑,本课主要用卡通艺术形式来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描绘“我的故事”。
三.学生分析
本课学习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从小看着卡通动画片长大的,他们特别喜欢卡通故事,喜欢卡通形象,也喜欢画卡通形象,所以本节课很受学生欢迎。
四.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卡通画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画的主要特点,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加深对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欣赏、思考、讨论、练习、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增添学生的幽默和智慧,激发学生寻找生活的神奇与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协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卡通画的特点
2.教学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学科间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六.教具与学具
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卡通范画等
2.学具:学生搜集和查找的资料、卡通形象,素描纸、水彩笔、铅笔、橡皮等。
七.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
1.教师活动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们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发生,在你的身边有一些有趣的事吗?请讲给同学听。(板书课题——我的故事)
2.学生活动:
学生到讲台前讲故事(教师应提前布置,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说的,或是历史故事、科幻故事均可。)
2.设计意图
安排学生讲故事,可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为学生画“我的故事”做铺垫。
(二)看卡通谈卡通
教师活动(以下省略)
师问:除了用语言叙述故事外,还可以用什么手段来表现故事情节呢?
学生活动(以下省略)
生答:文字、影视、绘画等手段
师问:如果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你最喜欢用什么形式来画呢?生答:卡通形式
师问:什么是卡通呢?(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资料)
生答:卡通一词是英语“cartoon”的音译。在英语中,“animatedcartoon”意为“活动的连环漫画”,动态画面为卡通片,静态画面为卡通画。
师问:大家喜欢卡通片或卡通画吗?你最喜欢的卡通形象是谁?并说出理由。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及理由(如孙悟空、哪吒、花仙子、狮子王、黑猫警长等,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进行德育教育)
师生:共同欣赏卡通片〈大闹天宫〉和〈米老鼠和唐老鸭〉。
师问:(看完之后)大家为什么这么喜欢卡通片?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卡通画的特点:1.造型夸张变形。2色彩鲜艳。3.语言简洁、生动、幽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中外的卡通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谈卡通,引导学生对卡通画的思考,并对卡通片或卡通画有了初步了解。
(三)画卡通
师问:大家喜欢画卡通形象吗?你画过哪些卡通形象?(生答)你用过卡通的形式画我们生活中的形象,我们生活中的故事吗?(生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卡通画的特殊表现技法
1特殊符号
学生欣赏带有特殊符号的卡通画图片,分组讨论卡通画常用的符号,声音:放射状短线;速度:短横线;奇怪:折线;发怒:冒火。
教师总结:引用一些特殊的符号,使表现更简洁、生动。
2人物表情
学生上台表演生活中的一些表情(如伤心而哭、开怀大笑、恼羞成怒、惊讶万分)
学生欣赏带各种表情的卡通形象。
教师总结:夸张变形是卡通画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
3人物服装
欣赏卡通画,分析卡通形象的服装特点。
教师总结:服装是卡通画中人物身份的标志。
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画一个卡通形象,学生直观感受绘制步骤
学生尝试画卡通:设计“我的故事”中主要的卡通形象,用卡通手法表现,画出草图,并且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为下节创作做准备。
(四)评卡通
学生作业完成,,请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也可学生互评,之后教师总结。
适合中学的美术教案_中学生喜欢的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犷朴拙,南方精巧秀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设计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P17P18)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作品教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适合中学的美术教案_中学生喜欢的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墙壁小装饰的多种表现形式,学会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壁饰的设计与制作。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与实际操作,学会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注意提升环境的艺术品质,丰富室内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难点】
结合学过的景物、风景画设计有创意、符合室内环境的墙壁小装饰。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皮革纸、麻线、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纽扣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只有家具和生活用品的室内空间图,另一张是经过装饰的室内空间图,并提出问题:
同学们,这两幅图片的室内空间有何异同?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进行直观比较并回答,教师小结:装饰对居室环境的重要作用,而墙壁小装饰则在家居装饰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自然地引出课题——《墙壁小装饰》。
(二)直观感知
教师分发多幅不同表现形式的墙壁小装饰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触摸。
师:这些墙壁小装饰都有什么材料构成?
师生共同总结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毛线、纽扣等。
教师展示由生活中常见的静物、风景、动物等图案进行变形、夸张,而组成的墙壁小装饰,提出问题:
从这几幅装饰中,你能看出这是生活中的哪种事物?是如何进行描绘的?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小结:灵活运用生活中的景物,拓展想象力,适当夸张造型和色彩。
适合中学的美术教案_中学生喜欢的美术教案 篇4
一、谈话导入。
我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画片?为什么?今天我们就走进摄影艺术,更进一步地来了解摄影艺术。
独立思考问题。
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受摄影作品、欣赏摄影作品、学习摄影知识。
合作交流、
共同提高。
1、介绍小知识:
(1)出示世界摄影的第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825年,内容为一幅17世纪的荷兰版画,被认为是世界摄影的第一张照片。
出示人像摄影:
教师生活照: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这张照片是一张人像摄影作品。
(2)摄影艺术按题材划分,有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生活摄影及广告摄影等。
2、欣赏摄影作品:(课本摄影作品)
提出要求:认真欣赏插图作品,想一想,课本中的照片属于哪一类摄影题材?
小游戏:抢答。
①开国大典②少女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泣③老照片④中国网通广告⑤x疆火烧山⑥天鹅之歌。
欣赏摄影作品,对摄影作品有初步感受,学习摄影作品的分类。
探究摄影作品的表现方法:对比欣赏法以小组为单位,选你们喜欢的项目进行研究:
(1)出示《开国大典》候波
研究1:通过看录像想一想哪幅作品更贴近主题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和拍摄的角度上进行欣赏。
(2)对比欣赏:
出示《天鹅之歌》和《新天鹅之歌》
研究2:想一想,这两幅作品,哪一幅更合理?
教师从构图上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3)对比欣赏
《x疆火烧山》和《中国网通广告》(电脑合成)
研究3:
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你们更喜欢哪幅作品?
(4)对比欣赏:
《少女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泣》、《新少女为北京申奥成功而泣》
3、说一说,哪幅作品更生动?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摄影的方法:构图、色彩、人物表情、摄影角度。学生欣赏摄影作品。
学生欣赏。
学生评述。
学习观察摄影作品的细节,表达自己的感受。
1、感受摄影艺术的魅力、表他自己的真实感受。
2、通过学生对比欣赏、评述,了解摄影艺术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欣赏评述的能力。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的教育。
三、深入感知摄影作品。
交流、提高。
点播欣赏法:欣赏课件中的摄影作品:你想看哪一张摄影作品?认真欣赏摄影作品,请大家欣赏。
提出要求:边听边想一想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摄影方法进行拍摄的?你认为它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巩固学生所学的摄影知识,使学生在欣赏、评价中感悟所学摄影的表现方法和摄影艺术分类。
让学生展示作品欣赏学生作品:
(1)组内欣赏:提出要求:小组欣赏:根据我们学习的知识选出小组优秀的作品,并给优秀作品进行命题。
(2)全班欣赏:
用你学的知识把作品介绍给大家。
1、学生欣赏。
2、学生评述。
1、学以致用。
2、巩固所学的摄影知识,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四、课后知识延伸。
合作训练。
教师展示莲花山风景区和青云山风景区摄影作品。
要求学生:希望同学们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旅游,并用我们学习的摄影知识拍下我们区美丽的景观。我们要举行一次摄影作品展,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倾听、理解。
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摄影艺术
题材
构图角度
色彩表情
教学反思
学生从不同的题材欣赏了摄影作品,从摄影作品中感受了美,了解了一些浅显的摄影知识。能通过照相机进行实践,拍摄作品美观,但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运用摄影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