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怎么开展

2024-11-23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怎么开展 篇1

  【教学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型。

  2、乐于尝试创意造型及律动即兴模仿。

  3、体验音乐活动的愉悦并大胆在集体中表现。

  【活动准备】

  1、图片、唱名卡;

  2、各式道具,有:布球、花环、琴槌、软垫

  3、乐器:鼓。

  教学队形:坐位—半圆形;站位—圆形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定位为熟悉音乐旋律,感应特定音型。

  2、教学的难点则确定即兴动作创作。

  【活动过程】

  (一)暖身造型活动。

  1、幼儿自然进场和教师打招呼,坐在椅子上。(运用手势下行姿势打招呼“小朋友好”“男孩子好”等)。

  2、教师转身戴上“老树怪”的头饰,口中点数“1、2、3、变”,伴奏的老师敲三次鼓边,最后敲鼓面。

  师:我是老树怪,跟随鼓点走。鼓声速度均匀,4拍一组,第4拍老树怪定造型,做各种表情,并询问幼儿:“是什么表情?”并请个别幼儿来试试。

  3、老师伴奏,学生听鼓点做律动。引导语:我们一起来和老树怪玩玩,看看谁走的动作和大家的不一样。幼儿造型时教师可以拍照的形式给予鼓励。(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幼儿掌握不错,可鼓励两人一组造型)

  (二)唱名。

  1、老师指唱唱名卡,幼儿持布球指唱。(唱名卡事先贴好在白板上)

  引导语:老树怪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

  2、出示唱名音阶。教师在钢琴上定出C调的d,练声2遍,注意匀速。

  3、教师有意识以慢速和幼儿逐个找出“d,t,l,s”的四音唱名音阶练习“上下行”两遍。提问幼儿,帮助巩固上下行的认识。

  4、旋律模唱。单个唱名练习,教师利用钢琴由慢速到匀速,幼儿哼唱。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怎么开展 篇2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轮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通过合作感受轮唱所带来的和谐美。

  二、活动准备

  1、图谱一(涂黄色):一拍一颗星星的图谱一份

  2、图谱二(涂橙色):一拍一颗星星的图谱一份

  3、图谱三:五个连在一起的小星,里面写有歌名:闪烁的小星

  4、胸饰:黄色和橙色的大星星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谱一,唱歌词

  1、师:这是一首什么歌?(出示图谱三:闪烁的小星)

  2、师:黄色的星星听到小朋友都知道它的歌名,都高兴地眨起眼睛来,

  好象在和我们打招呼呢,我们也来和它打声招呼吧!

  (老师直接弹轻快、跳跃的琴声,幼儿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唱歌。)

  3、师:小星星玩了一会,要回去睡觉了,这时你觉得要用什么样的声

  音来唱歌?

  (舒缓、柔和,像摇篮曲一样的声音唱歌)

  4、师:夜深了,小星星们都睡着了,这时又该用怎样的声音唱歌呢?

  (用只能自己听见的,更舒缓,更柔和的声音唱歌)

  (二)出示图谱二,念歌词

  1、师:看!谁出来玩了?

  橙色的星星也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它要请我们小朋友跟着琴声把歌词念出来,不是唱,我们来试一下吧!

  2、师:下面我们用轻快、跳跃的声音念

  3、师:橙色的星星还想考考我们,它想听听小朋友能不能用舒缓、

  柔和的声音把歌词念出来。

  (三)分角色同时唱或念歌词

  1、师:现在我们来分一下,这一半的小朋友扮演黄色的星星,你们是唱歌词;这一半的小朋友扮演橙色的星星,你们是念歌词。

  2、师: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你们扮演谁,是唱还是念?

  你们又扮演谁,是唱还是念?

  (四)介绍什么叫轮唱

  1、师:橙色的星星可真调皮,它要和黄色的星星做一个游戏,你们看!

  (移动图谱二至图谱一的第二小节处)

  2、师:你们看橙色的星星是不是和黄色的星星一起开始唱啊?

  那它在什么时候开始唱呢?

  4、师:对了,当黄色的星星唱完“一闪一闪”开始唱“亮晶晶”时,

  橙色的星星才开始唱“一闪一闪”,这样一个先唱,一个后唱

  会是怎么样呢?你们想听吗?

  (拍手请另一个老师共同表演,一个老师戴黄色星星胸饰,

  做黄色星星,另一个老师戴橙色星星胸饰,做橙色星星)

  5、师:这样唱歌有趣吗?这种一个先唱,另一个后唱的方法叫轮唱。

  (五)尝试轮唱

  1、师:谁也想来试试?

  (请两个小朋友来试唱,一个做黄色星星,一个做橙色星星)

  2、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下?

  这一半的小朋友扮演黄色的星星,你们是先唱还是后唱?

  这一半的小朋友扮演橙色的星星,你们怎样?

  那我们就请这两个小朋友来带一下,黄色的小星星跟某某大黄色星星唱,橙色的小星星跟某某大橙色星星唱。

  3、师:没有小朋友带,你们自己唱,行吗?

  4、师:我们再交换一下,现在哪边的小朋友做黄色的星星,哪边的小朋友做橙色的星星,谁先唱,谁后唱?

  5、师:刚才,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唱的时候老师只弹了前奏,现在我们来跟着琴声唱歌,老师只给橙色的星星弹琴,黄色的星星要自己唱,可不能跟着橙色的星星唱啊!

  (六)结束:造型游戏

  1、师:最后,我们来听音乐做动作,如果你想唱的话,可以在心里唱,但是音乐停的时候,你要摆好一个造型,看哪颗星星摆的动作美,就请他下次做指挥!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怎么开展 篇3

  活动目标:

  1、在欣赏图片中初步了解登封人刘永占的泥塑作品真实、朴实的特点。

  2、学习用团圆的方法制作糖葫芦,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力。

  3、对泥塑这种美工活动感兴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泥、泥工板、泡沫板、木棍儿

  活动过程:

  1、欣赏泥塑

  (1)出示泥塑图片,引出泥塑是用泥做出各种造型

  (2)观察泥塑的各种造型

  (3)引出做出这些泥塑的登封人——刘永占

  2、做泥塑——糖葫芦

  (1)请幼儿讨论泥塑糖葫芦怎么做

  (2)介绍、发放材料,并进行安全教育

  (3)幼儿尝试做泥塑糖葫芦

  3、交流、展示作品

  (1)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糖葫芦,为什么?

  (2)请幼儿把糖葫芦布置在区角活动。

  教学反思

  1、该活动设计比较合理,整个过程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思想。

  2、活动过程中,幼儿基本处于一种认真学习的状态,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教育目标。

  3、活动后指导幼儿收拾整理好泥塑材料,养成幼儿做事有始有终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怎么开展 篇4

  活动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2、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

  3、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增进父母亲情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锅拍、围裙(班主任合理安排),以校讯通、黑板报形式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家长需要准备的物品(提前两天通知家长)。

  2、幼儿园厨房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班级为单位分好,厨房12月22日上午9:40之前准备好饺子馅、包饺子面.等待班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3、班级准备:洗手、带好围裙

  活动过程

  包饺子阶段(30分钟)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始包饺子

  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饺子;

  2、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厨房领取包饺子面团、和指定家委会人员负责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

  3、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负责维持班级秩序、指导家长孩子擀饺子皮、包饺子、活跃班级亲子包饺子气氛;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煮饺子阶段(2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协同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儿歌、唱歌、故事等活动(班主任设计好)(等待饺子煮熟);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吃饺子阶段(3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2、邀请家长品尝----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活动结束

  1、家长品尝完毕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顺序离开幼儿园。

  2、班级整理、餐后散步、午休---活动结束。

  3、活动总结、找补不足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怎么开展 篇5

  设计意图:

  我园致力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节”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其中的“戏曲节”活动给幼儿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感受和体验。《夫妻观灯》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表现了人们正月十五上街看花灯,人山人海、花灯各异、热闹非凡的场景。两个演员把看灯人的动态、神情表演得惟妙惟肖。

  本活动主要表现“长子(矮子、胖子、瘦子……)来看灯”这一片段,教师将重难点前置引导幼儿学习。首先,通过引导幼儿回忆元宵灯会的热闹场面,引出黄梅戏《观灯》片段。其次,通过三组图谱帮助幼儿理清人物的形象特点及动作方式(谁来看灯了,是怎么看灯的)。最后,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自由发挥,并初步尝试合作表演,在唱唱演演的过程中感受戏曲表演艺术的魅力,从而产生自发表现和创造的愿望。

  目标:

  1.欣赏黄梅戏《观灯》片段,感受诙谐、夸张的表演风格,能初步根据歌词进行表演。

  2.萌发对戏曲表演的兴趣,体验想象、表现的快乐。

  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元宵节习俗。

  2.教具准备:(1)元宵灯会的PPT。(2)黄梅戏《观灯》片段的视频。(3)长子、矮子、胖子、瘦子、小孩、老头的图片。(4)小梅花贴纸。

  过程:

  一、引出元宵灯会

  师:我们中国人要过元宵节。谁知道元宵节是怎么过的?那天我们会做些什么呢?

  幼:吃元宵,看花灯。

  (播放PPT“元宵灯会”。)

  师:你们看,元宵灯会什么多?

  幼:灯多。

  师:还有什么也很多?

  幼:人多。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看灯会?

  幼:花灯很好看,灯会很热闹。

  师:人多了会怎么样?

  幼:挤来挤去。

  师:人那么多,挤来挤去,那怎样看灯呢?

  幼:挤进去看/伸长脖子看/踮起脚看……

  师:谁愿意来学学挤来挤去看灯的样子?

  师:大家—起来做做这几个动作。

  师:有一位叔叔和阿姨在元宵节那天也去看灯了,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看到了什么。

  二、了解戏曲内容

  1.观看视频,初步感受戏曲内容。

  师: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觉?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在笑,你们为什么笑啊?

  幼:他们在表演,很有趣。

  师:他们在表演什么?

  幼:他们在表演看灯的样子。

  师:是啊,他们在演戏呢。他们表演的是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很有名的一种戏曲。

  2.观看视频,了解谁来看灯了。

  师:他们都唱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并按歌词顺序摆放长子、矮子、胖子、瘦子、小孩、老头的图片。)

  幼:长子来看灯。

  师:“长子”是什么意思?

  幼:高高的人。

  师:是的,黄梅戏中把个子高高的人叫作“长子”。

  师:还有谁来看灯了?

  幼:矮子。

  师:“矮子”是什么意思?

  幼:矮矮的人。

  师:对,个子矮矮的人。黄梅戏中“矮”是怎么发音的?大家一起来学一学。(教师示范发音,幼儿跟学。)

  (教师运用同样提问引导幼儿回忆并表达谁来看灯了,直至戏曲唱段中六个人物的图片全部出现。)

  师:看一看,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分别观察三组图片,发现人物高矮、胖瘦、老少的特点。)

  幼:长的矮的,胖的瘦的,小的老的,他们每组正好是相反的。

  3.欣赏教师清唱表演,了解观灯人是怎么看灯的,并学习动作。

  (1)倾听教师表演唱,了解内容,学习动作。

  师:我也会唱黄梅戏,我来给大家表演这一段怎么样?仔细看,谁来看灯了?仔细听,他们是怎么看灯的?(教师表演唱。)

  师:我唱得怎么样啊?

  幼:很好。

  师:都有谁来看灯了?他们是怎么看灯的?(按人物出场顺序提问。)

  师:“长子来看灯”(表演唱),他怎么样啊?(根据幼儿的应答情况适时出示图片,鼓励幼儿学习表演动作。)

  幼:头一伸。

  师:“挤得头一伸”(表演唱)。

  (教师运用同样提问引导幼儿回忆并表达观灯人是怎么看灯的,直至表演唱完以下六句唱词。)

  “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

  “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蹲!”

  “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

  “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解释“筋”,演示动作。)

  “小孩来看灯,他站也站不稳!”

  “老头来看灯,切,走不动路来戳呀戳拐棍啊!”(解释“戳拐棍”,演示动作。)

  师:最后一句跟前面的歌词不一样,最长。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遍,大家边唱边做动作哦。

  (2)师幼合作表演唱。

  师:我来唱第一句,你们接唱第二句。

  三、自由表演唱

  师:这么多的人来看灯,你想表演哪一位呢?

  幼:我想表演瘦子。

  师:好,请上台表演。

  师:他表演得怎么样?谁也想上来表演?你想表演谁?

  幼:小孩。

  师:还有谁也想表演小孩?

  (请幼儿分别选一角色来表演唱,开始时人可少点,后来可增加,教师简单评价幼儿表演情况。)

  四、尝试合作表演

  1.合作表演“长子来看灯”片段。

  师:叔叔阿姨是手拉手看灯的,请你也找一个小伙伴手拉手一起去看灯吧。

  (播放视频“长子来看灯”片段,幼儿自由合作表演。)

  2.学习表演该戏曲片段的开始部分。

  师:叔叔阿姨有没有看到好看的灯呢?他们是怎么表演自己看到许多灯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观看视频“东也是灯~闹啊闹哄哄啊”片段。)

  师:叔叔阿姨是怎么表演自己看灯的?谁来演一演?

  师:他们几个演得怎么样?

  幼:_演得好,她好像真的看到了灯。

  师:我们这儿并没有灯,但_表演出了好像看到灯的样子。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师(教师清唱并带领一位幼儿示范表演):看,这边有好多灯呢,我们走过去看看。好看吗?真好看!哎,那边也有灯呢。看到了吗?真漂亮Ⅱ阿!

  师:我们大家都来演一演吧。

  3.合作完整表演。

  师:这是“小梅花”,“小梅花”要找表演得好的小朋友做朋友。我们也来演一演,看看“小梅花”会找谁做朋友。

  (教师播放完整视频,幼儿尝试自由结对合作表演。)

  4.评出梅花奖。

  师:“小梅花”眼睛很亮,它找到好朋友了。(教师将小梅花贴纸粘在幼儿胸前。)

  师:现在,有请获得“小梅花奖”的演员给大家表演“看灯”。(教师和几对“小梅花奖”得主共同完整表演。)

  附《观灯》唱词:

  东也是灯,西也是灯。

  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

  四面八方闹啊闹哄哄啊。

  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

  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蹲!

  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

  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

  小孩来看灯,他站也站不稳!

  老头来看灯,切,走不动路来戳呀戳拐棍啊!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3

  【活动目标】

  ①区分歌曲中的“勤劳人”和“懒惰人”对“勤劳”和“懒惰”有一个初步概念。

  ②会唱歌曲《勤劳人和懒惰人》,准确把握歌曲节奏。

  ③喜欢音乐活动,能够融入到集体音乐表演活动中。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做个快乐的勤劳人。

  【活动难点】准确把握歌曲节奏,唱准节奏。

  【活动准备】歌曲《勤劳人和懒惰人》、故事《勤劳人和懒惰人》。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歌曲《勤劳人和懒惰人》改编故事,勤劳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而懒惰的人因为懒于动手,最后饿死的结局,引导幼儿做一个快乐的勤劳人,远离懒惰的人。(可以对“勤劳人”和“懒惰人”进行讨论,对“勤劳”和“懒惰”进一步认识)

  二、教师弹唱歌曲,进入音乐教学

  师:宝贝们老师不仅会讲勤劳人和懒惰人的故事,还会唱勤劳人和懒惰人的歌呢!不信你们来听听,听听老师唱了些什么!(初次试听)

  教师再次弹唱,幼儿带着问题听歌曲(第二次听歌词),导入的故事中的内容大多和歌词内容相仿,幼儿应该可以很快说出歌词大意

  分句弹唱,熟记歌词,学唱歌曲(这里需要反复几次,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把握节奏)

  三、表演唱

  此环节为游戏环节,幼儿可进行分组唱或者歌词接龙等方式在游戏中熟练歌曲。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怎么开展 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蔬菜的实物、音块。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境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谈论蔬菜的不同营养。

  2、按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一一学唱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2、结合蔬菜的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地渐渐打开。

  3、注意周围同伴的歌声,用和谐的声音唱歌,表现许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压坏。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谈论马铃薯、胡萝卜、番茄、青菜、青椒、黄瓜等54不同蔬菜的营养。

  2、幼儿自选一个音块,排成5队蔬菜(do:马铃薯,re.胡萝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黄瓜)。

  3、运用熟悉的乐曲《小星星》,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将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地演奏。

  5、幼儿轮流担任菜场经理,指挥“蔬菜们”合作排练和演出。

大班音乐主题活动怎么开展 篇7

  一、冬至的简介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也称汤团或汤圆、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二、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弘扬民俗文化,继承传统习俗,享受健康娱乐,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在这充满激情的十二月份,冬至节的步伐慢慢迈近,这正是我们举行活动的好时期,也是我们宣传自己,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大好时机。而作为新时代的代言人,大学生总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对新奇的活动必定会踊跃参加,同时也是为了展示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增进思想交流,繁荣校园饮食文化,拓宽同学们的兴趣爱好。

  三、 活动目的

  1、在冬至来临之际,让所有在院的同学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异地的传统节日、感受家的温暖、集体的温馨。

  2、通过亲自动手包汤圆、煮汤圆,让全院同学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汤圆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3、 感受节日气氛、发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习俗。

  四、活动时间

  20__年12月21日下午 13:30-15:20包汤圆煮汤圆

  15:30-16:30邀请师生品尝汤圆

  五、活动地点

  理工第一食堂餐

  六、参加对象

  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系全体师生

  七、活动内容

  “汤圆”的制作及吃汤圆共庆冬至佳节

  八、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 宣传:海报、横幅、广播站宣传、报名单传单

  1、海报:3张贴在宣传栏(其中三期1张,教学楼1张,食堂1张)。

  2、广播稿4篇:于19至22号连续广播宣传。

  4、横幅2条:内容(待定),挂在校园、宿舍醒目处、活动现场等以增加宣传力度。

  (二)参加方式:组织各班全体同学参加

  1、安排人员到各班进行通知,请各班同学于21日13:00到食堂的班级定点进行汤圆的制作。

  2、各班同学到各班活动地点同庆冬至,共品汤圆。

  3、主材料由赞助商提供,副材料材料由各班自行决定,21号13:00-13:30摆放到各班活动地点。

  (三)邀请主持人:2名(待定)。

  (四)会场所需物品:照相机4台,邀请摄影协会。一个音箱,两个移动话筒

  (五) 布置场地:

  1、在主教楼宣传栏及食堂宣传栏各贴一张海报场地设置指示图。

  2、嘉宾席设于食堂一楼三张圆桌

  3、08、09、10、11材料系全体成员,

  4、全体老师

  九、活动流程

  1、13:00-13:30布置会场、工作人员、各班安排人员将食材排放入各班的活动地点

  2、13:20各班代表团入场

  3、13:30由材料系主任张厚安老师致开幕辞

  4、各班进行汤圆的制作(过程中主持人、小游戏、) 5、16:20邀请嘉宾入场,进嘉宾席

  6、有请嘉宾致节日庆贺

  6、16:30各班同学就席,同庆冬至佳节

  7、由请到场嘉宾致闭幕辞

  十、活动的后续工作

  1、 拍照留恋:各位领导嘉宾,学生会成员,全体人员。

  2、 各班班委及学生会人员留下整理现场卫生

  3、 对活动的照片进行展示(待定)

  4、 学生会主席及部长做工作总结

  十一、经费预算:

  1、横幅2条:单价80元/条 2×80=160(元)

  2、预备面粉100斤:单价5元/斤 5×10=500(元)

  3、活动气球:单价16元/包 2×16=32(元)

  4、一次性手套:单价4元/包 4×25=100(元)

  5、饮用水:单价10元/桶 6×10=60(元)

  6、海报:单价80/张 3×80=240(元)

  7、白糖:单价4元/斤 4×10=40(元) 总经费: 160+500+32+100+60+240=40=113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