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食堂食品采购方案

2024-11-01

幼儿园食堂食品采购方案 篇1

  本着对师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教育局有关食品安全的要求,认真做好疫情防控下的学校食堂食品采购工作。

  1、学校食堂组织健全。成立了学校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安全副校长、食堂管理员任副组长,食堂从业人员任组员,加强对学校食堂食品采购进行严格监管工作。

  2、健全制度,责任到人。校长是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副校长、食堂管理员及其他食堂从业人员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同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采购食品制度、采购索证制度、采购验收制度、食品仓储卫生制度等等。

  3、抓好源头管理。为确保师生饮食安全,把好食品采购关,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学校食堂食品采购按要求由辽宁省六彩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统一配送,要求食品配送员佩戴口罩,在校门测体温处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允许进入学校,不许进入食堂,并认真做好索证索票工作,坚决不购买无证商贩的食品。

  4、抓好食品的验收关。仓库验收员对每次购进的食品、蔬菜和调味品等都要进行仔细地检查验收,严格保证食品蔬菜的质量,保证劣质食品与“三无”食品不进仓库。

幼儿园食堂食品采购方案 篇2

  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对于学校幼儿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相关制度的制定很关键。落实食品原料的溯源规则,保障食品卫生安全水平,保障全体幼儿及教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食品索证及台账记录工作。

  二、进行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的食品包括:

  ①食品及食品原料(如食用油、调味品、米面及其制品等);

  ②食用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猪肉、禽肉等);

  ③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酵母、色素等);

  ④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必须索证的其他产品。

  三、到证照齐全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并现场查验产品卫生状况和包装、标识,购买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

  四、从固定供应商采购食品时,索取并留存供货商的资质证明,与供货商签订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的合同

  五、采购食用农产品时,索取销售者或市场管理者出具的购物凭 证。

  六、采购生猪肉时,查验确认为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的产品及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采购其他肉类查验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并索取购物凭证。

  七、采购的食品在食品入库或使用前要核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符合后经验收人员签字认可后入库或使用,对验收不合格的食品注明处理方式。

  八、妥善保管索证的相关资料和验收记录,不涂改,不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少于食品使用完毕后6个月。

幼儿园食堂食品采购方案 篇3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副园长为副组长,教研组、办公室和总务处为成员的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连州市集体用餐单位专项整治方案》中的整治项目及内容,逐项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领导

  根据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我园立即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安全工作机构,明确了园长为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副园长为直接负责人,对领导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并制定了食品卫生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的建设,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了责任到人。

  二、切实抓好园内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1、食堂卫生证件、制度齐全。我园食堂“三证”齐全,并有相关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并定期体检,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学习有关的卫生安全知识。

  2、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及有关要求,设有独立的食品原料间、粗加工间、洗消间,预进间。有防鼠、防蝇、防尘、防蟑螂、防污染等设施,通风良好,食堂肉片环境整洁,能每天清除垃圾。

  3、食堂能严格执行“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制度。刀具、砧板按生、熟严格分开使用;食品的存入能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了交叉污染。

  4、食品原料的采购能严格执行索取食品原料供应商的《卫生许可证》和《产品卫生检验合格证》及做好食品入库登记制度。并与所有的食品原料供应商签订食品卫生协议书,保证其食品的质量。

  5、在食品制作过程中,能按照煮熟煮透的原则进行烹饪。蔬菜烹调则按照“一洗、二浸、三灼、四炒”的程序进行,没有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食品。并制定了食物留样24小时制度。

  6、加强幼儿饮用奶的监管力度,保证食品的质量,并做好饮用时的安全卫生方面的工作。

  通过自查,发现我园食堂食品的购买、运输、储存、加工等符合卫生标准和有关要求。今后,我们将更加重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儿园食堂食品采购方案 篇4

  一、处置事件的组织:

  单位领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报告程序:

  1、单位领导。

  2、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地方和上级卫生防疫部门。

  三、处置措施

  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疑似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情况紧急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110”请求救助。

  3、由饮食服务管理人员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售饭处。

  4、立即组织应急小分队组成陪护人员队伍,由领导安排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级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领导要求,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报告。

  四、注意事项

  1、稳定职工人员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3、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人员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五、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办法:

  1、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

  2、将中毒者送校医务室检查。

  3、学校医务室无法处理,及时送往区、市医院。

  4、保护事故现场,通知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卫生局、防疫站等职能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

  5、详细写清事故报告,如实上报领导。

  6、造成事故的直接或间接责任人应等候处理,包括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直至直接承担法律责任。

  7、平时做好食堂防中毒安全工作。加密加固食堂门窗;食堂内禁止投放、喷洒、使用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等害虫的药物;操作间和储藏室应实施隔离;做好食物来源登记工作和出入库登记工作,便于查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