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班游戏活动方案

2024-10-23

亲子小班游戏活动方案 篇1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背景:

  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引入主题:八月十五庆中秋,赏灯猜谜就是我们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活动总结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是吃月饼和猜灯谜。同时也学会了制作不同口味的月饼,体验劳动的快乐!

亲子小班游戏活动方案 篇2

  推荐活动名称:有趣的纽扣——中班数学活动

  设计意图:鉴于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因而想经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能够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2、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训练幼儿的分类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红、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小号)的纽扣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20xx年4月19日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能够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4、在教师的要求下,幼儿先按颜色这一特征对纽扣进行分类。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黄色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黄色的'纽扣,因此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黄色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能够让它们做好朋友。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黄色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教师分别出示:红、圆与红、正;黄、圆与红、圆;蓝、大与蓝、小;圆、小与正、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经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能够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光能够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能够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

  活动延伸: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亲子小班游戏活动方案 篇3

  一、小班家委会开会讨论并制定亲子春游活动计划

  二、前期准备工作

  1、录音机、集体操的碟片、哨子(话筒)、隔断用的.小彩旗等。

  2、各班自备签到表、小奖品。

  3、小游戏用具:球8个、布带若干条。

  4、各班安排一名家委会人员照相。

  5、亲子活动横幅。

  5、通知家长:

  ① 集合时间:20xx年4月13日(周六)上午8:30

  (要求必须准时,并在各班家委会主任处签到,以班级为单位集合)

  ② 集合地点:方山大门口大石头处(自行前往、结束后自行离开)

  ③ 春游准备:自备午餐、水、水果、相机、玩具等(需要烧烤的,提供联系电话,自行提前联系)

  ④ 家长必须有爸爸或妈妈一人参加活动。

  三、活动流程

  8:40~9:00各班点名签到集合各班家委会主任处签到

  9:00~9:20集体操按班级,家长参与

  9:20~9:30休息(饮水、小便)注意环境卫生

  9:30~10:40亲子游戏老鹰捉小鸡

  游戏中间安排10分钟小休息

  钻山洞

  夹球跑

  小脚踩大脚

  10:40~11:00各班拍集体照集体照后自行离开或自由活动

  四、安全保障措施:

  1、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春游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孩子的安全,教师、家委会成员、家长三方监管。

  3、春游活动期间一切行动听指挥,准时出发,准时集合。

  4、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

  5、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随地乱扔垃圾。

  6、在每一次集合时一定要清点好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亲子小班游戏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初步理解歌词内容,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

  2、学习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图片6张《春雨、春雷、小蛇、红花、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运用生活经验回忆春天的季节特征。

  1、以春雷远处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播放春雷响声。)

  师:听,是什么声音?春雷响了,天气会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这是打雷的声音,雷声一响呀,就是告诉我们在下雨了!天空中飘着雨滴,天上飘着朵朵乌云......

  2、讨论春天的季节特征。

  师:你们知道春天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吗?(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的进行表达。)

  师小结:春天到了,桃花开了,小动物都出来游戏啦,碧绿碧绿的草地,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景象!真是漂亮极了!

  二、欣赏诗歌,并学习重叠词“轰隆隆”“滴答答”“呼啦啦”。

  1、出示挂图,让幼儿进行欣赏挂图。

  师:请小朋友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谁来把你所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听。

  师:这幅图还有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春天的电话》。请小朋友仔细听朱老师把这首诗歌念一遍,听一听,春天都有谁在打电话呀?他们在说着什么呢?

  2、教师朗诵诗歌一遍,幼儿倾听。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诗歌的名字《春天的电话》)

  师:春天来了,都有哪些变化呢?我们来听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教师进行播放诗歌。

  3、教师进行朗诵诗歌一遍。

  师小结:这首诗歌是表达春天的一种气息,带给我们一种大自然的美,也是自然界中的音乐。

  三、进行熟悉诗歌。

  师:诗歌里说到什么了,把你们听到的说出来。

  师:春雷公公打电话,发出什么声音?(春雷公公打电话,轰隆隆,轰隆隆)

  师:冬眠的什么小动物别惊醒了?(冬眠的小蛇惊醒了!)

  师:春雨妹妹打电话,发出什么声音?(春雨妹妹打电话,滴滴答,滴滴答,)

  师:春雨滴滴答,谁发芽啦?绿绿的草儿发芽了!)

  师:春风姐姐打电话,发出什么声音?(春风姐姐打电话,呼啦啦,呼啦啦,)

  师:春风吹起,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红红的花儿开放了,美丽的春天到来啦!)

  四、进行集体朗读诗歌。

  1、教师先带幼儿集体那朗诵诗歌,个别、分组进行朗读诗歌。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呀?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念一遍儿歌吧!

  2、教师进行小结朗诵的结果。

  师:我们要学习用不一样的声音来念儿歌,什么时候声音轻轻地,什么时候声音是重重地?我们一起再来一遍吧!

亲子小班游戏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6日

  二、活动地点:

  幼儿园大操场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好玩的亲子游戏,体验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情感。

  2、促进家长与幼儿园、家长与幼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培养幼儿与父母或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夺得胜利的精神。

  4、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亲身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

  四、活动准备:

  1、通知爸、妈来园参加亲子活动。

  2、准备游戏需要的材料。

  3、布置活动场地,准备奖品。

  五、具体活动方案:

  略

亲子小班游戏活动方案 篇6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体上抛、下落的经验。在制作玩具的同时,为了让不同水平幼儿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发展,我为幼儿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制玩具,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的:

  1、感知不同质量的物体上抛、下落的不同现象,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2、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沙包、纸张、夹子若干

  2、难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伞范样

  活动过程:

  一、操作、探索

  1、探索塑料袋与沙包上抛的不同现象

  2、让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说出易抛与不易抛的物体

  3、探索纸与夹子上抛不同现象

  4、探索纸与夹子从同样高度下落的不同现象

  5、探索怎样使纸能快一点落下的方法

  6、留下余兴:让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

  二、幼儿自制玩具

  1、讨论:怎样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减漫。

  2、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自己制作玩具。

  3、幼儿制作玩具,教师个别指导。

  三、玩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班亲子游戏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家中常见的植物、

  2、感觉照顾植物的乐趣、

  3、了解植物成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我家的植物;、

  2、挂图:我家的植物;、

  3、班级里栽种的各种植物、

  活动流程:

  展示挂图→思考问题→照顾植物→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展示挂图: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我家的植物的画面,教师给幼儿一一讲解展示挂图我家的植物;

  二、思考问题:

  看到了图上的许多种植物后,请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哪些植物会发出香味?你们家里有能发出香味的植物吗?这些植物让你想到什么有趣的事?

  ─哪些植物的叶子有多种颜色?你家有吗?是些什么颜色的叶子呢?

  ─哪些植物会攀爬?这些植物学会开花吗?开什么颜色的花呢?

  ─哪些植物常在房间、客厅里看到呢?

  三、照顾植物:

  请幼儿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照顾植物:

  ─修整枯掉的叶子或过长的枝叶。

  ─整株拔起生病的植物,更换土壤、晒晒太阳。

  ─当土壤表面干了的时候,就需要给植物浇浇水,直到喷底有水漏出来为止。

  ─开花的植物放在阳光下,观叶的植物一星期1—2次太阳即可。

  四、活动延伸:

  学习孵豆芽的方法并观察豆芽成长的过程。

亲子小班游戏活动方案 篇7

  【活动意图】

  幼儿喜欢做游戏,透过游戏使幼儿练习双脚并拢跳、手脚着地爬的动作,同时使幼儿认识果蔬的颜色,并按颜色将果蔬分类,分别放到相应的箱子内,寓教于乐,使幼儿在游戏中既锻炼了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潜力。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跳,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能按颜色将果蔬玩具分类并放到相应的箱子内。

  3、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用心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筐子各一个四种颜色的塑料果蔬玩具若干《走路》音乐光碟小猫、小兔头饰小鼓

  【活动重点】

  练习小兔子双脚并拢跳和小乌龟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播放《走路》音乐光碟,引导幼儿模仿动作,进入游戏情境。

  2、介绍游戏玩法:

  ①戴上小猫的头饰,向幼儿介绍场地和游戏的材料:“小兔子们,小猫有一些箱子,你们看有什么颜色的?”“有几个箱子?”“我们一齐数一数吧!”

  ②介绍游戏玩法规则:“小猫妈妈的果园里有许多的果子(将四种颜色的塑料果蔬玩具撒在地上)“请小兔子帮忙捡1个水果或蔬菜回来,动脑筋想一想,小兔子捡到1个红果子要放到什么颜色的箱子里呢?”“如果捡到一个黄果子呢?捡到一个绿果子呢?捡到一个蓝果子呢?”

  ③小兔子要怎样走路?(提示幼儿两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开放在头顶上,两只脚要并紧了向前跳。)

  ④“小兔子们,听到猫妈妈的小鼓一响就一齐开始跳到果园里捡果蔬,准备好了吗?”

  3、合作玩游戏《送果蔬回家》

  四名幼儿分别站在箱子前做小老师,其他幼儿捡拾果蔬玩具放在箱子里,看看他们放的对不对。

  ①观察幼儿的动作和取放玩具的状况

  ②变换不同的动物帮忙猫妈妈运果子,例如小乌龟发展幼儿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③根据幼儿的取放状况,不断增加取放的数量,能够是2个、3个。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继续玩送果蔬回家的游戏。

亲子小班游戏活动方案 篇8

  【活动设计】

  小板凳是我们农村地区最常见的家庭用品之一,每家每户用它来坐着洗衣服、洗脚,到了夏天还用它来纳凉。记得我小时侯就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绕着小板凳开展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家庭里传统的四条腿的小木凳逐渐消失了,现在的孩子们也不像我们小时侯再对小板凳有那么多的想象空间,去制造各式各样的玩法了。课程指南指出“借助各种材料和器械进行活动,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从而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这是幼儿运动活动的特性。结合我们对乡土游戏的理解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抓住这一具有乡土特色游戏的尾巴。在这个活动中第一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接触板凳产生兴趣从而有意愿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中来,第二个环节第三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主的玩,使他们愿意大胆的参与玩板凳,体验玩乡土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愿意参与玩小板凳的游戏,体验乡土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小板凳,绳子若干,竹竿若干,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兴趣。

  ①这是什么?(小板凳)②请你们坐到小板凳上

  2、念儿歌“排排坐”两遍

  3、请幼儿自己玩板凳

  师:预测玩法:①接桥;②学着骑马;③倒着开车;④拿绳子拉车;⑤坐凳子上跳下来;⑥拿竹竿抬凳子;⑦拿凳子搭房子;⑧摇小船。

  4、集体游戏:拖车运货

  玩法:板凳反放,用绳子穿过板凳的腿,形成拖拉小车,将小沙包放在车上从一个篮子运到另一个篮子。

  5、结束,师将凳子反放,学会摇啊摇,引起幼儿兴趣,在区角或以后的活动中有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