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中考备考方案范文 篇1
一、考试对象
考试对象为20xx年参加高中阶段招生考试的初中毕业生。
二、考试项目及计分办法
1、考试项目: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米跑(女)或1000米跑(男)。
2、计分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单项计分办法计算,折算后,考试成绩以满分为70分计入中招成绩总分。
三、考试的时间和形式
1、体育考试时间:4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每位考生只能在统一安排的时间内参加一次体育考试,并将考试成绩计入该生升学考试总分,且不得因任何理由进行补考。
四、考场及考试器材
1、有确保各项目顺利进行,免受外界干扰的全封闭条件;
2、具有保障体育考试所需要的设施、器材和其它有关条件。
3、我市中招体育考试考场全部使用智能化测试仪器,以实现考试手段的现代化、科学化。
五、考试办法
1、考试采取全封闭方式进行。考试期间监考人员(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应予以回避)应与外界隔离,不得以任何理由外出或与外界人员接触。为了便于统一标准,监考人员必须保持稳定,考试期间不得更换。
2、考生报名及考试顺序编排采用微机管理办法。考生准考证内容及照片由市教体局统一按中招序号由微机编号打印。
3、每个单元时间内测试完毕后的原始记录必须加封,并由两名机要员直接送往微机室。
六、考试规则
1、考生参加体育考试,要身着运动服装或轻便服装,穿运动鞋或平底轻便鞋。
2、体育项目考试按照先进行柔韧性项目和力量性项目,最后进行耐力性项目的顺序。
3、每位考生三项考试应在一个单元时间内完成。如因天气变化考生不能在一个单元时间内考完三项,可延长至当天完成。当天不能够完成三项考试的考生,已考项目成绩无效,另行安排时间重新进行考试。
4、立定跳远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每人连续试跳三次,测试仪自动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以“米”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5、坐位体前屈
受试者赤足,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向前伸直,用两手中指尖轻轻地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移为止。每人连续测试两次,测试仪自动取最好成绩。以“厘米”为单位记录成绩,保留一位小数。测试时,不得有两腿弯曲或两臂突然发力动作,否则视为犯规,成绩无效。
6、800米跑(女)或1000米跑(男)
受测者10—20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受试者在监考人员的指导下佩戴终点信息接收器,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始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仪器自动录入该生成绩。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成绩。
7、考生每考完一项,考生可当场知悉本人的考试成绩。
8、考生参加各项目考试,每项目点名三次不到者,按放弃考试处理,该项成绩按“0”分计算。
七、严格体育考试纪律
1、为确保体育考试工作顺利进行,教体局将加强领导,做到严密组织、严肃考风、严格纪律,同时要使考试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2、凡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一经查实,体育成绩按“0”分计算,并取消该生报考重点高中的资格。
3、凡徇私舞弊、违反考试纪律的考务人员,一经查实,应立即停止工作,并视情节轻重,按考试纪律严肃处理。
4、凡有意破坏考场秩序,故意延误考试时间的人员,一经发现,交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八、体育考试的安全工作
1、各单位在体育考试前要加强宣传工作,结合体育学科特点,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锻炼,同时要教育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报考,既不要隐瞒病情,也不能虚报疾病。
2、各初级中学要做好考前体检工作,对不应参加体育活动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做好劝阻工作,不准他们参加体育考试。
3、对赴城区考试的考生,学校一定要做好路途安全、驻地安全和饮食卫生等安全工作,确保考生的安全。
学校体育中考备考方案范文 篇2
根据20xx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方案,现就做好我市20xx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和实验操作考试的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考试对象
参加20xx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的所有学生。
二、考试内容
(一)体育考试:1个必考项目+2个多选项目。必考项目为立定跳远,多选项目为台阶试验、50米跑(二选一),坐位体前屈、握力体重指数(二选一)。
(二)实验操作考试:物理、化学。
三、考试时间与计分
体育和实验操作考试在5月10日之前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县(市、区)教育局自行确定。
体育考试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规则进行,总分40分,其中立定跳远14分,另外两项各13分。实验操作考试总分20分,每科10分。
四、关于免试和缓考
(一)免试
1.初中阶段体育课免修,并于20xx年底前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免于执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或有严重疾病(应出具县级及以上医院证明)的学生,可在考试前向县(市、区)教育局申请免试体育。经批准同意免试体育的学生可以参加高中录取,体育考试成绩以20分计入升学总分。
2.由于身体发育异常(如侏儒症:女生1.3米,男生1.4米以下)、肥胖症(须经疾控中心检测)、明显残疾、畸形(如严重脊椎弯曲、鸡胸、明显为O型和X型腿)等原因,但平时能上体育课的考生,经县级及以上医院证明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不参加体育考试,体育考试成绩以20分计入升学总分,如要求参加考试的,按实际得分计入升学总分。平时不能参加体育课的残疾考生,凭残疾证书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不参加体育考试,体育考试成绩以24分计入升学总分。
3.在考试前或考试期间,由于重病、重伤或刚做过手术等原因,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院鉴定,确认不能参加激烈运动的考生,可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免试,体育考试成绩以20分计入升学总分。
(二)缓考
考前有严重伤病或特殊生理情况的考生,出具县级及以上医院证明,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在考前办理缓考手续。缓考学生应在原定考试日期后10天内补考。确有特殊情况未按时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申请一次补考。
实验操作考试不予免、缓考。
五、考试收费
按照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全省教育系统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xx〕641号)规定的标准收取,实验操作考试费用12元、体育考试费用8元。上缴省市的经费标准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教育体育局成立南充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和实验操作考试工作领导小组。黎明任组长,邓晓皋任副组长,张为钢、张海明、胡海洋等为成员,负责组织和指导全市体育和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相应的考试领导小组,确保考试安全、顺利进行。
(二)规范考试工作
1.体育考试必须选派业务熟悉、纪律性强的人员担任考试相关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考点内各考场设置摄像机,将整个考试过程录制备案,并保存一年。
2.实验操作考试使用省教育厅统一的试题,各科20题,考生抽签确定考题。考试试卷、评分标准及相关记分表由市技装所统一印制下发。各县(市、区)教育装备部门要按试题要求配齐实验器材和设备,保证考试顺利进行。
体育和实验操作考试必须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考试办法,参考学校尽量集中,各县(市、区)考点不超过4个。
(三)严肃考风考纪
各地必须健全考试制度,严肃考场纪律,严格监督机制,坚决杜绝考试舞弊事件的发生。对违反纪律、考试舞弊者,将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及时报送成绩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在4月12日前将体育和实验操作考试安排表报基教科、体卫科备案,联系人:杨锐。实验操作考试安排表同时报市技装所。
体育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务于5月20日前上传至南充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考试招生网(/nck),逾期不报或报送错误责任自负,产生严重后果将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学校体育中考备考方案范文 篇3
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经市政府同意,决定从今年(20xx年)12月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开放原则
(一)资源共享,方便群众。具备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尤其是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和周边市民居住密集的学校,原则上要对外开放体育场地。开放实行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合理规划,有序开放。摸清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情况底数,明确开放学校数量和名单,制定时间表,分期分批开放。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符合条件的学校基本实现对社会开放。
(三)强化管理,确保安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既实现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又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影响,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开放范围
各县(区)政府举办的中小学和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的学校操场及操场内的体育设施、器材。开放活动以市区为重点,各县原则上开放县城和重点镇学校。
开放时间
双休日、节假日及学校寒假、暑假全天开放,每天开放8小时;周内工作日在学生下午放学后每天开放3小时,每周开放3-4天。寄宿制学校周内工作日不开放。
实施步骤
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先期试行阶段(20xx年12月1日—12月31日)
从20xx年12月1日开始,选择20所学校先行开放:
金台区(6所):三迪小学、东仁堡小学、新福园中学、陈仓园初级中学、金台高中、卧龙寺高中;
渭滨区(6所):渭滨中学、姜城中学、铁五处子校、清姜路中学、石鼓小学、金陵小学分校(原铁三小);
陈仓区(4所):虢镇中学、陈仓高中、陈仓区职教中心、千渭初中;
高新区(3所):高新二小、高新一中、宝钛子校;
市教育局直属学校(1所):宝鸡中学。
市教育局和各区要探索积累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相关办法和措施,形成对开放工作的示范引导。
(二)逐步推广阶段(20xx年1月1日—6月30日)
从20xx年1月开始,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高新区继续扩大开放面。各县选择县城2所中小学实施开放。本期开放学校约30所左右。
(三)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7月1日—12月31日)
从20xx年7月1日开始,全市各县(区)开放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学校基本实现对外开放,开放学校总数达到100所以上,开放的规范化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宝鸡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教育局、财政局、体育局、公安局、民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等工作。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保障服务工作。
(二)完善政策措施。市、县(区)财政安排补助资金,用于节假日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期间的运行管理和体育设施维护维修等补助。有关学校也要从学校公用经费中挤出资金,用于体育场地对外开放。
(三)认真做好宣传。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增强学校搞好开放工作的责任感。要积极引导居民群众,提升文明素质,养成良好习惯,爱护场地设施,配合做好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
(四)切实加强管理。市教育部门要制定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具体管理办法,细化要求,夯实各级及有关单位管理服务职责,明确参加锻炼人员自身义务和责任;体育部门要做好居民健身锻炼的指导,帮助学校配备和维护场地设施;公安部门要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期间的巡查力度,及时处置治安事件,保障学校安全;民政部门要把社区体育场地和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并配合做好居民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各有关学校要制定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具体实施办法,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确保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顺利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