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示范村实施方案范文

2024-10-21

乡村治理示范村实施方案范文 篇1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着眼于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乡镇党委政府作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乡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实,因此,坚持党建引领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

  三是发挥人才作用。

乡村治理示范村实施方案范文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德保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洁美乡村,倡导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培育文明行为,形成争创文明先进长效机制的“新风工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的“作风工程”。活动总体要求达到以下4个目标: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通过活动使农民致富增收能力大幅增强,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遵循的基本原则

  集中整治,形成长效;集成政策,集合资源,集中力量分阶段推进活动开展;干部引导,农民主体;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社会共建。

  三、主要任务

  (一)负责的区域为本单位清洁责任区和隆桑镇示下村示洪屯。对负责区域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坐态建设水平,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开展示范村建设。活动日当天本局负责派车一辆。清洁家园。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开展乡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二)清洁水源。清淤治理乡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沟、下水道,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处理厕所、畜禽场(圈、栏)污水排放。做好示范村建设。

  (三)清洁田园。清收和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四、活动安排

  每月6日为统一活动日(遇法定节假日延期推迟至下一个工作日)。活动时间为20xx年4月至20xx年12月。其中,20xx年4月至6月为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6月至20xx年3月为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3月至10月为巩固提升阶段,20xx年10月至12月为验收总结阶段。总的.要求是,要边发动,边行动,迅速形成声势,建立长效机制。

  (一)宣传发动阶段。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大宣讲、大走访、 大调研活动,采取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干部座谈会和走访慰问老党员、老村干、困难群众等方式,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清洁乡村的意义与内容,深入调研,了解民情,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基础上,集思广益制定“三清洁”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全面推进阶较。明确活动范围、任务、时间和标准。 广泛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参与,形成上下互动、社会共建、人人动手、全民行动的声势氛围。集中各种资源、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形成干部引导、农民主体、项目带动、统筹推进的活动格局。

  (三)巩固提升阶段。继续实施工期较长、尚未完成的整治项目。适时对活动实施的项目和内容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整改活动存在的问题,巩固活动成果,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巩固提升整治成效。

  (四)验收总结阶段。由自治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组织验收考评组,对全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验收考评,总结推广各地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验收考评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评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活动开展好、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表彰;对活动开展不力、验收不达标的,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五、保障措施

  (一)活动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 “美丽家园清洁乡村”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二)严明工作纪律 党员干部到基层工作,要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要求,严守工作纪律,严把工作标准,不准向基层提不合理要求,不准加重群众负担和基层债务,不准搞层层陪同。工作队(组)员在基层工作期间,要与原单位工作脱钩,集中精力指导推动活动开展。

乡村治理示范村实施方案范文 篇3

  为加快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全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按照区文明委的有关要求,镇党委、政府决定自20xx年3月份开始,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实施以创建文明建制镇、文明生态村、文明街路和文明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110工程。

  一、工作目标

  年内确保星级文明镇创建成功,确保全镇有2个村成为星级文明生态村示范点,确保每个村创建一条文明示范街路,每个村选树10个星级文明示范户。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星级文明镇创建主要工作任务。

  1、建立完善镇直机关干部学习工作管理制度。将20xx年做为机关作风建设年,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培养思考型、创新型干部”活动,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2、滤布建立完善综合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结合全镇机关干部包村工作,构建“镇有大厅、服务队,村有服务点,组有联络员”的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

  3、进一步加强市场环境整治。与工商、税务等驻镇企事业单位共同配合,开展市场环境建设专项整治,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

  4、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活动。通过深入开展以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为主题系列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树起崇尚道德、崇尚文明之风。

  5、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继续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经济发展步伐,以项目建设为中心,20xx年确定30个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发展项目,进一步加快全镇经济发展。

  6、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筹措资金对镇中心街部分路段进行改造;规划建设居民小区;筹资改善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对镇中学进行维修改造;开展镇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强绿化、美化,在镇区内规划植树500亩。

  (二)星级文明生态村、文明示范街路创建主要任务。

  1、各村要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两委”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并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切实建立勤政廉政行为规范的村级工作机制。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推行群防群治的工作措施,增强农民人人参与防范打击治安刑事案件的意识,全村治安案件逐渐减少,刑事案件达到零发案目标。

  3、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组织引导农民开展健康向上富有成效的文化体育活动,杜绝迷信、等不文明活动;组织农民积极参加科技教育学习培训,力争每户掌握至少一门致富技术。

  4、制定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保证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村要制定本村五年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确保工作阶段性、计划性和连续性,确保本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本村荒山荒坡治理,每年有计划地治理荒山荒坡。

  6、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全村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入学率达100%,普及义务教育。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确保农民小病不出村。每年开展1-2次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卫生责任制,确保村内各街路卫生整洁,垃圾及时清理。村内主街路做到门前“四包”,门内达标,并保证路面硬化,安装路灯,无乱堆乱放、摆摊占地现象。

  (三)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任务,按区里标准施行。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成立领导组织。为确保2110工程扎实有效开展,镇村两级分别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和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二)实施专人负责专项推进。镇村分别有一名领导专门负责组织实施创建工作,定期确定工作计划,并对其中重点难点工作实施专项推进。

  (三)加强经验交流和示范引导。全镇通过定期在有关村召开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现场会),以及到外地参观学习等措施,互相交流学习创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推进全镇的整体创建工作。

乡村治理示范村实施方案范文 篇4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文明耀什“乡风十进村”工程,做好科普阵地建设和对农民的实用技术指导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完善农业种植技术指导进村的工作机制,提高我市中药材、猕猴桃、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种植基地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建设。

  二、工作计划

  ㈠阵地建设

  1.以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技服务民生为重点,投入XX万元建设科普体验馆。

  2.打造省级科普示范基地(什邡穿心店地震工业遗址),并投入500万元打造5个特色产业(川芎、猕猴桃、无公害蔬菜、食用菌及优质猪)科普展示基地,不继提高农民的种养殖水平,促进我市农业提质升级。

  ㈡技术指导

  1.针对养殖、粮油、猕猴桃、中草药、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等6个特色产业投入100万元组建6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深入种植第一线,进村入户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科技培训,通过示范、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使发展中药材、猕猴桃等产业的地区逐步达到镇有技术队伍、村有技术员、户有技术明白人。

  2.通过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聘请专家进行种植、良种繁育等相关专业教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养一批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

  3.以市为中心、镇为纽带、村为基础,建立科技信息网络,及时向农民提供技术和市场信息,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三、工作措施

  ㈠工作机构

  成立“乡风文明十进村”工作组,负责实施进村工作。余志成同志任组长,王勇、周少卿同志任副组长,蒋良、吴婧如同志为成员,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开展。

  ㈡技术指导进村的方式

  1.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依托专家大院的专家和科技特派员有针对性的举办专题讲座和按照专家制定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在田间地头召开种植、管理现场会,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保证产量和质量,提高种植户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

  2.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指导。一是对专家和科技特派员落实任务和职责;二是建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为农民学习新技术提供样板;三是根据生产实际,印发规范化种植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扩大媒体宣传(报纸、广播、电视),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及时、准确地将农业科技信息送达农户。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大力实施科技进村工程,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

  ㈢建立激励机制

  对技术指导进村工作成效实施目标考核,实行目标管理。对在实施科技进村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专家和科技特派员,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