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社团训练方案

2024-10-11

武术社团训练方案 篇1

  目的任务:活跃我校的文体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个性。情况分析:

  (1)凡是对散打感兴趣的学生通过选拔都会吸收到队伍中加强训练辅导。

  (2)身体素质教差,在场上不能表现出硬朗姿态。所以在加强技战术训练的同时,要加大身体各方面素质的训练,包括上下肢、腰腹的力量,移动速度,移动耐力等的素质。

  (3)心理素质不稳定,直接制约比赛的成败。根据以上的分析,要有针对的制定以下训练计划:

  二、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训练。本学期从第7周开始训练至16周为止第7~9周(第一阶段)

  内容:学习基本姿势、步伐和基本拳法,结合柔韧性训练和适度力量、耐力、速度训练。

  要求:能够结合基本姿势、步伐较熟练的运用基本拳法,同时在柔韧性和身体素质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具体计划:

  第7周:学习基本姿势、基本步伐和前后手直拳,并学习基本的柔韧性训练方法,穿插轻微的力量训练,使新学员尽快的适应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

  第8周:学习前后手摆拳,视情况加大训练强度,复习第7周所学内容。

  第9周:学习左右勾拳,复习直拳、摆拳,素质训练里加上速度和耐力训练。第10~12周(第二阶段)

  内容:学习正蹬腿和鞭腿,复习基本步伐和基本拳法,加大素质训练强度。

  要求:能够学会并运用正蹬腿和鞭腿,熟练运用基本拳法,柔韧性训练基本到位,身体素质有明显进步。具体计划:

  第10周:学习正蹬腿,复习基本拳法,学习组合拳法,加大训练强度。

  第11~12周:学习鞭腿,复习正蹬腿和基本拳法,学习拳腿组合,加强身体素质锻炼。第13~16周(第三阶段)

  内容:学习侧踹腿和简单摔法,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学习实战技巧和进行实战训练,加强耐力和速度训练。

  要求:能够熟练的运用基本拳法和腿法,并运用于实战训练之中。

  具体计划:

  第13~14周:学习侧踹腿和简单摔法,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加强耐力、速度训练。

  第15~16周:复习所学内容,学习实战技巧和培养实战意识,组织实战对抗训练,加强素质训练。注意事项

  1.第一阶段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身体素质训练趋向于上肢力量训练,训练强度逐步加大,可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游戏,使新学员能加大训练兴趣。

  2.第二阶段以基本拳法和腿法为主,身体素质训练趋向于下肢力量训练,训练强度有较大提高。

  3.第三阶段以实战训练为主,身体素质训练趋向于耐力训练。

  4.训练时间为每周二、周四、周五第三节课后。

武术社团训练方案 篇2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武术队训练是在体育教学改革新思想的大背景下,主要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即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建立一项或两项自己喜爱,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在训练过程中,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不但在武术知识技术上有所获得,在组织能力,协作配合意识以及自身良好的精神品质(如自觉力、毅力)的培养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在武术队训练内容的选取上,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内容安排从简单易学开始,循序渐进过度,最终达到一定技术水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能够掌握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健身方法,能熟练掌握一套长拳套路。

  2、发展学生协调、灵敏性,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及武德修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以套路动作为主,选择适宜的动作难度较大的单项技术动作(如鲤鱼打挺、侧手翻、腾空飞脚、旋风腿等)作为辅助练习。本学期的训练简要内容如下:

  基本功:压腿、踢腿、基本步伐、基本手法等。武术套路:形神拳、健身拳、初级长拳(依情况而定,学习内容)。单项技术动作:跃步冲拳、腾空飞脚、旋风腿等。

  九月份至二月份(第一学期、基本功

  )1、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专项训练为辅。

  2、着重把握基本功练习。

  3、利用空余时间观看武术套路方面的录像带或与之相关的一些影视作品。

  4、加强柔韧素质的练习,做好各种步型、手型、步法、手法、身法等单个练习动作。

  三月份至八月份(第二学期、加强套路练习)

  1、加大运动负荷,运动量适中。

  2、练习长拳的分段动作。

  3、老队员复习整套动作,注意动作的细微之处。新队员先分段练习,再整套练习。掌握运动路线、节奏以及精气神的和谐统一。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强调习武之人以德为先。

  5、身体素质练习,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避免单一、枯燥的素质练习。

武术社团训练方案 篇3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总指挥:

  副总指挥:

  3、团体操教练及分工:

  高一年级前级部领队:

  总教练:

  教练员:

  具体安排:z负责1—5班体操教练,并负责指导6—15班训练工作。

  z负责6—10班体操教练,z负责11—15班体操教练。

  职责:利用两周时间教会所负责班级体操,并在每个班中选出15名做操质量比较高的同学参加学校团体操。

  4、团体操教练及分工:

  高一年级前级部领队:李月军

  总教练:

  教练员:

  具体安排:z负责16-20班体操教练,并负责指导16-30班训练工作。

  z负责21-25班体操教练,z负责26-30班体操教练。

  职责:利用两周时间教会所负责班级体操,并在每个班中选出15名做操质量比较高的同学参加学校团体操。

  5、两周后高一年级进行会操表演,对较好的班级及教练进行表彰。

  6、常务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有关材料打印,工作人员点名,有关工作协调,奖品的购买、衣服的配备、日常工作及临时性工作。

  7、训练时间、地点:

  3月17日开始利用高一体育课堂

  地点:新教学楼前、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8、 以上工作人员要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校各部门负责人要妥善处理部门利益与学校工作的关系。理解并支持团体操训练人员的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其工作,确保工作人员能按时训练。

  德育处 体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