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春联征集方案范文

2024-03-14

小学春联征集方案范文 篇1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为讴歌新时代、抒写新气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校工会决定开展春联征集活动,现将有关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在建设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大背景下,围绕喜庆祥和的传统佳节氛围,紧扣我校特点,融入“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之校训,融进“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的核心任务,充分表达广大师生对新春的美好希冀和祝福,抒发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生活的真情实感,展现我校师生特有的文化素养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朝气。

  二、征集对象

  全校师生、校友

  三、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xx年12月31日

  四、作品要求

  1.作品含上联、下联、横批,符合楹联规则,平仄协调,对仗工整;字数一般在每联7字、9字或11字为佳,不超过13字,横批一般以4字为宜,不超过6字。

  2.作品应立意新颖、雅俗共赏、健康向上,且必须为原创作品,未在纸质、电子网络等各类媒体公开发表。

  3.来稿格式:Word文稿,每副对联附简短的构思说明。

  4.投稿方式:采用电子投稿,邮件标题为:春联征集+单位(校友写年级系别)+作者姓名+手机号。

  五、奖项设置

  校工会将组织评审,遴选优秀作品编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会微信公众号上,并设置相应奖励。

小学春联征集方案范文 篇2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即,工具材料,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几张小动物的照片。准备好笔、墨、宣纸等。教师准备几幅小动物的图片。教师准备范图。

  教学过程:

  1.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

  2.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

  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

  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

  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3.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

  a.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b.讲述调墨、调色。

  c.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

  d.修改调整完成。

  4.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

  5.老师巡回指导,主要是用笔、用墨以及动物的造型。

  6.征集作业、讲评,提高审美能力。

  (三)课后拓展

  收集徐悲鸿、齐白石等画家的资料,了解马和虾的画法。

小学春联征集方案范文 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对中小学生“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健全组织,明确分工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曹某某

  副组长:郭某某

  成员:中层领导及各班主任

  二、学习文件,掌握政策

  通过班主任例会、集体备课活动和教师会议,宣传政策文件,做到从领导到全体教师掌握政策、领会精神。其次,通过致家长信、家长群、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争取家校共育合力。再次,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宣讲。让学校、家庭和学生等相关方了解政策要求,为贯彻落实开通道路。

  三、细化方案,推进执行

  (一)加强作业管理

  1.教师下题海精心选题,控制书面作业的总量

  每周组织集体备课研讨,备课组长和任课教师商定作业内容和总量,严禁挤占学生课后休息活动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超量布置作业;严禁私自印制额外作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在复习期间以纯粹的练习替代指导和复习。可布置适量的阅读作业、家庭社会实践作业,如做家务、社区服务等作业,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意识。

  2.坚持教学常规,必收必批必评必反馈

  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提高练习的质量和效率。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及时批阅学生作业,讲评反馈。教学线不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抽查,检查落实情况,并与教师考核相结合。督促教师检测教学效果、开展科学评价、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3.加强练习设计研究,形成针对性强的作业

  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学科组加强新高考研究,新教材配套练习研究,形成符合本校教学实际需求的配套练习,实现减负增效。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增强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

  4.规范作业布置的形式和完成方式

  不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钉钉群布置家庭作业。教师不在手机上布置作业,或者要求学生通过手机完成作业。家长不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不加重孩子学业负担。

  (二)加强睡眠管理

  1.加强科学睡眠的宣传教育

  班主任、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在相关课程教学、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中,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落实上课及就寝时间规定

  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不提前要求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每天中午安排全体学生统一午休,保证下午的学习效率。每天上午和下午安排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休息放松的方式,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加强手机管理

  1.严格执行“申请制度”

  制定并严格执行“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申请制度,在教学楼附近提供“便利电话亭”,班主任借手机给学生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对于特殊情况经申请同意后,由学生处备案,班主任代为妥善管理。

  2.严格执行“不进教室”

  学生手机不得进教室,学生不带电话手表等电子娱乐设备进入校园。对拒不执行,教育不改者,学校根据校规校纪进行处理,并计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3.提醒家长履行教育职责

  印发“学生手机管理办法”的告家长书,分析在校生使用手机潜在危害,告知上级及学校相关管理举措,请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家校融合,积极配合学校手机管理,尽量不为学生配备手机;家长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

  (四)加强读物管理

  1.把握标准,坚持原则

  读物要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内容积极、文字优美,可读性强。重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坚持方向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

  2.严格审核,规范程序

  学校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的读物进行管理,严格把关、控制数量,发现问题读物及时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学校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利用在校内讲座或培训的形式销售课外读物。严格读物及课外辅导资料征订使用的相关程序。

  3.健康阅读,守护成长

  学校常态开放图书馆、学生阅览室等阅读空间。要求语文组等学科组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主题阅读活动,保证孩子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倡导亲子阅读,教育孩子爱护图书,热爱阅读;做孩子的榜样,家长养成阅读习惯,创造阅读氛围。保持正确读书姿势,有效预防近视。

  (五)加强体质管理

  1.运动时间有保证

  保证体育课、活动课和大课间锻炼时间。文化科目不得挤占体育与健康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学校上、下午各有一次大课间活动,各有一次眼保健操。大课间要组织创新类活动内容和样式。

  2.运动形式多样化

  学校每年有“体育节”和“阳光体育运动会”。开展多样的体育竞技和娱乐比赛,丰富学生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开展球类联赛,如足球、篮球联赛,组织年级内拔河比赛等活动,通过展示与评比,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3.运动指导专业化

  学校重视体质健康检测,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按模块选修,开设专项技能课,发展学生体育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