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复工复产方案范文 篇1
一、 复工时间:
二、 复工准备工作:
1、 组建复工领导小组:
组长姚永辉(项目经理)副组长韩忠(技术负责人)组员马灵强、于春炎、王家元、申乾林、刘萍、黄月。
2、复工教育:
(一)、针对本工程节后复工的特点,在复工前分别组织召开施管人员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会,民工三级教育会,使全体施工作业人员高度重视节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克服松散麻痹思想和盲目乐观情绪,进一步落实各级、各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及早规划制定安全工作目标及有关工作方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二)、要重视和做好节后复工前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新进场工人必须进行三级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针对春节后外来民工大量进入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详细调查摸底节后进场工人的年龄及健康状况,对患有疾病或年龄偏大,不适合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要及时调离工作岗位或劝退。对节后工人可能出现的思想松懈、注意力不集中和麻痹心理等,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和技术交底,特别是要加强新招收工人和转岗工人的上岗或转岗培训,按规定确保各类施工人员了解其所施工区域存在的危险源,增强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安全生产教育必须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并做好相关教育培训记录。春节后,各班组应针对新工人入场多,设备、设施停转时间长的特点,开展从业人员节后复工前的安全教育,尤其是要突出对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平安卡”培训等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节后复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当会同建设、监理单位对施 工现场各类安全防护设施、机械设备等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复工检查, 消除隐患。安全检查必须求真务实,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检查的重点:一是塔吊、脚手架等建筑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连接、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气线路的安全状态和运行情况;二是降排水措施,坑边土体及周边环境、建(构)筑物的变形情况;三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情况;四是临时用电电线是否浸水、老化、漏电;五是脚手架、外电防护架、模板支撑系统各连接部位及稳定性情况;六是现场防火、防冻、防滑措施是否到位,职工宿舍取暖设备是否有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临舍结构是否稳固等。特别是对塔吊、脚手架专业技术性强且难以发现安全隐患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委托专业技术人员或检测人员进行检查,并按提出的要求进行整改。复查符合要求后,须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下发复工通知方可复工。工程未经复工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一律暂停施工。个别在节前因存在严重安全 隐患被责令限期改正的工程,必须先行组织力量进行整改,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及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并报质量监督站核查后方可复工。
(四)、要重视和做好门卫管理工作。针对节后复工人员进出工地频 繁现状,要加强工地门卫管理,建立人员进出台帐记录,严防可疑人员 及可疑车辆进入工地,防范治安等案件的发生。
三、复工人员组织计划:
计划泥工10人、架子工6人、平工30人、机操工4人、安装工15人。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化工厂复工复产方案范文 篇2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和会议要求,认真落实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结合收费站实际,针对管理处复工情况,做到防控工作有预案、有举措,有效防止疫情发生,确保全体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复工前防控措施
(一)严格执行
“双测温”检测制度,对异常者做好登记,如有发热状况第一时间联系医护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1.所有员工从20xx年2月3日起每天将个人体温通过微信将体温检测结果报内业如实记录。
2.站的所有返岗人员必须在门岗进行红外线体温检测,低于37.2度的方可进入站区。
3.对发现体温异常者及时报告并要求其马上到医院就诊,以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为复工凭证。
(二)严格落实了“无外入,无内染”管控
1.禁止员工擅自提前回站。若无非特殊工作安排,禁止员工提前回站,若因工作安排需提前回站,需部班长提前报备名单给内业,由值班站长通知门岗保安;
2.提前回站员工必须每天在门岗保安处测量体温,体温正常(<37.2度)方可进入站区,并填写《收费站出入登记记录表》;
(三)严格执行进出站区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口罩。由门岗保安、班长负责检查监督。
(四)加强疫情防控物资的准备、调配和使用管理。积极寻求物资支援,尽量储备足量的个人防护物(如医用口罩、手套、洗手液)、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医用酒精等)、体温计等防控物资,严格防控物资使用管理,对口罩等个人防护物资的领用实施实名登记管理,切实保障防控物资用到有需要的地方上。
(五)加强对站区环境卫生整治和公共场所物表的消毒工作,保持站区环境整洁,每天对办公楼、广场上下午各消毒1次,在公共洗手池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肥皂。
(六)加强对员工宿舍的内务卫生清理和日常通风换气工作,督促员工搞好宿舍内务卫生和通风要求。
(七)加强对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监管。餐厅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服务。
二、复工后的防控措施在复工后,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根据疫情情况适当调整。
(一)成立收费站复工复产工作组
为切实落实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保障工作,防止疫情蔓延,确保本站各项工作正常顺利开展,特成立收费站疫情防控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在收费站复工复产时要严格落实了本站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了检疫查验、健康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
(二)做到防控措施“六到位”
1.防控机制到位。结合本站实际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组长负责统一思想、靠前处置,保障疫情防控物资和站内日常饮食供应,当好总指挥;副组长负责站负责防控信息宣导和员工回流信息监督,做好上通下达;办公室负责防护物资采购及管控;保洁负责站办公区、生活区、车道防疫消毒清洁;门岗保安负责出入所有人员体温监测监控的各级疫情防控管理体系。
2.防控物资到位。收费站确保疫情解除前红外体温探测仪、消毒水、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的充足(由站长负责)。
3.员工排查到位。办公室做好员工排查登记,掌握复工复产每名员工健康状况、过去14天去向,对来自或者去过疫情严重地区的员工建立台账,按规定对其采取健康管理等措施;对仍身体不适或处在
疫情严重地区的员工,要劝其暂缓返岗(由副站长负责)。
3.监测到位。继续严格执行
“双测温”检测制度,严控进入站区人员管理。必要增加体温监测监控人员在站区大门协助进行体温检测。加强对外来人员进行防控管理、登记追踪。所有进入厂区的人员必须进行体温监测,确保体温低于37.2度,并佩带口罩方可进入站区(由门岗保安负责)。同时加强对全体员工进行体温监测制度,工作日期间以班组为单位每天进行2次(上下午各一次)体温检测和记录(由各班长负责)。
4.饮食管理到位。疫情防控期间,禁止在餐厅用餐,在餐厅间隔2米以上排队盛饭后,回宿舍或办公室就餐。严格执行收费站垃圾处理制度,对站区内产生的`各类垃圾进行定时清理(由厨师负责),尤其是办公区域的餐厨垃圾,每个办公区域的餐厨垃圾,在用餐时间结束后马上清理,保证办公区域的环境卫生(各办公室、宿舍人员将就餐垃圾放入指定地点);设定废弃口罩收集点,并每天清理(由保洁负责)。同时做好日常饮食采购到位(由票款负责)。
5.日常管理到位。做好站办公区、宿舍的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等工作,在疫情解除前实施封闭管理工作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收费站,每日对所有进入的人员进行体温探测。继续实施“上八休八”、分散就餐工作制度,遇重要活动时采取网上办公、视频会议措施,降低人员流动和集聚风险(办公楼、广场消毒由保洁负责,卫生由各所属人员负责)。
6、宣传教育到位。制定收费站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计划,在办公楼显著位置设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防控知识宣传专栏,大力普及相关防控知识,多渠道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由站长负责)。加强健康宣传,通过邮件、电子显示屏、板报、宣传栏、新媒体推送等多种形式,定期向员工宣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基本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防范意识,自觉落实了各项防疫措施(由站长、内业负责)。
(三)日常措施做到“六个一”
1.一报健康状况。返岗前收集员工近期健康状况、疫情发生地居住史或旅行史和员工动向。每天了解职工健康状况,尤其是有员工密集工作场所或有集体宿舍的单位,并由办公室负责,严格执行。若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或近期有与野生动物或发热、咳嗽病人接触史的不要带病上班,应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如果有疫情发生地居住史或旅行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应主动告诉医生,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2.一测体温。在门岗位处使用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对所有进入站区的人员开展体温探测。
3.一天戴口罩。提前采购口罩等防护设备,提醒员工前往公众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空旷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日常使用可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其佩戴有以下步骤:一是鼻夹倒朝上,深色面朝外;二是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三是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緊贴鼻梁;四是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脱口罩时,抓住耳朵上弹力带取下口罩,不要接触口罩外侧。
4.一致电。询问当地集中隔离场所或咨询防控问题,请致电“12345”或“12320”热点电话,急诊就医请致电“120”急救电话。
5.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人人动手除“四害”,大搞环境卫生,保持工作生活环境整洁,预防疾病发生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如下:一是物体表面:对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二是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浓度250mg/L~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6.一次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相关知识,教育员工搞好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等良好习惯,特别是班前、班后应洗手,提高员工预防疾病的意识。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在复工复产过程中,收费站坚持交通先行,打通“大动脉”,确保全站人员安全的基础上,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有序、稳定。
化工厂复工复产方案范文 篇3
一、迅速报告。
若企业员工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干咳、乏力等症状,立即向区复工复产工作领导组企业对接人报告。病情严重或出现聚集性病例,同时第一时间报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二、规范隔离。
发热人员如在家或厂区宿舍,应立即就地隔离,减少与他人接触;如在厂区或办公场所,应立即转移至预设的专门隔离点或临时单间隔离。
三、送医就诊。
企业管理人员应配合区复工复产工作领导组企业对接人,将发热人员(须全程佩戴口罩)送往定点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诊断。
四、局部封闭。
在定点医院未明确诊断前,企业需对发热人员所在的办公、宿舍或工位等区域实行封闭,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不得对外发布未经核实的信息,同时做好内部员工的沟通管理。
五、配合调查。
如经医学检查诊断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企业应配合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全面查清患者活动轨迹及其密切接触者。
六、集中隔离。
区复工复产工作领导组企业对接人立即联系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将摸排出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全部转送至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隔离。
七、疫点处置。
在区防疫人员指导下,对患者所在区域或可能污染区域采取全方位、无缝隙消毒。
八、风险沟通。
企业第一时间全面做好内部员工的风险沟通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避免恐慌情绪,维护生产秩序。
九、查漏补缺。
企业对疫情防控措施查漏补缺,举一反三,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压实企业防控主体责任,严抓日常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到“外不输出、内不扩散”。
十、复工复产。
如企业因疫情停工停产,停工停产期间应认真落实防疫措施,整改达标后,经区疾控中心科学评估,由区复工复产工作领导组检查验收后,安全有序做好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