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书节家庭活动方案 篇1
通过开展以读书为内容的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名著陪伴学生的成长,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快乐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同时形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快乐成长”的校园读书氛围。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所有学生爱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他们的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多动笔,从而感悟文学的内涵和人生的哲理,放飞思维,陶冶情操。
3、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丰富思想,提高修养,做一位有底蕴的实验小学的学生。
二、活动内容:
1、开展“名人青少年时勤学好读”故事比赛,在故事中感受读书的意义。
2、利用黑板报、古诗天天诵活动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通过给画配诗,给诗配画,做书签、古诗文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3、设立小组图书箱。各小组设立一个图书箱,并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每个学生至少带来一本书,使图书箱都有一定数量的书籍,供小组内成员阅读。
4、开展交换活动。小组内的书籍读完后,小组间可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教师定期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
三、活动要求及措施:
1、针对名著阅读,每月开展一次好书阅读经验交流会。
2、设计一张书签。在书签上写上一句读书名言,将优秀书签进行展出。
3、参加一次读书心得的交流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4、发动学生之间“好书换换看”行动,提倡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好书共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不过要提醒学生,借阅别人的书,一定要好好爱护。
5、活动内容抓住本年级的必读书目,根据年级特点推荐经典书目以及随课文出现的系列相关作品。
6、学期结束开展五星级阅读小明星评比活动。
四、辅导教师: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时间:每周节课后。
小学读书节家庭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阅读使人明理,阅读使人高尚。阅读可以发展人性,提升素养,拓展人生;阅读可以寻找榜样,启迪思想,慰藉心灵;阅读也可以丰富生活,愉悦身心,增长知识。引导学生读好书,会读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书香溢满校园,溢满童年。
二、活动宗旨:
在读书中开拓视野,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三、活动主题
今年读书节的活动主题为“好书伴我行”。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8日——4月30日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筹备策划阶段(3月下旬)
1、政教处根据学校当前总体情况,制定读书节活动方案。
2、政教处、各年级组搜集准备相关活动资料。
第二阶段:宣传启动阶段(4月上旬)
1、挂出横幅,营造氛围
⑴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
⑵书香满校园,阅读伴成长
2、读书节活动启动仪式(4月9日升旗仪式)
①升旗仪式承担班级:四年(1)班②对外联络、赠书准备:
③背景制作:美术组④节目排练:美加童声合唱团⑤音响摄像拍照:电教组
⑥程序:
主持人宣布第八周升旗仪式暨美加分校小学部第六届读书节开幕式正式开始
升国旗、奏国歌、唱国歌国旗下讲话:四(1)班学生
好书推介:四(1)班学生、(中文书籍)、(英文书籍)
邱校长为读书节开幕致词
合唱团表演:古诗新唱
读书节活动介绍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4月10日——4月30日)
(一)建设“书香班级”。
“书香班级”要求:
(1)扩充美化班级图书角:各班利用学生的资源充实书柜并对书架进行装饰及自由命名。书架上若有图书借阅、管理的规定则更佳。要求每班的图书量为2本/生。要求图书能根据班级的读书情况及时更新。选出图书管理员,记录借阅量,根据阅读量评选“阅读小博士”。
(2)各班开展一次与读书相关的主题班会(4月10日),出一期与本次读书节主题相关的板报(4月10日检查),营造一个读书节的氛围。
(二)各年级开展读书节特色活动
①故事大王比赛:
一、二年级在四月中旬利用阳光空间时间开展故事串门活动,评出年级“故事大王”(每年级12个名额)
②美文诵读比赛:
三、四年级在四月中旬利用阳光空间时间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评出年级“诵读明星”(每年级12个名额)
③“好书伴我行”有奖征文比赛:
五、六年级参与,截稿时间,4月21日。
④读书小报、优秀书签评比:
三、四、五年级每班推荐三张读书小报、三张优秀书签参加学校评比,上交时间,4月14日。
(三)图书漂流瓶活动
①活动目的:学生能将闲置在家的和自己喜爱的书目带来跟同学一起分享,一方面培养了孩子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爱读书的热潮。最终实现全校上下共同沉浸在读书、传递、分享的`乐趣中。
②书目准备:各班学生主动奉献,由各班班主任精心挑选10本,编好号,书的小主人仔细填好《借阅感悟表》,并由大队部盖上“图书漂流瓶”活动的印章。
③活动场地:参与活动的书目,由各班级于4月16日阳光空间时间,统一送到童梦书屋,并协助图书管理员进行整理摆放。
④活动方式:每位学生在童梦书屋阅读过“图书漂流瓶”活动的书籍后,请在书籍首页的《借阅感悟表》中填上自己的班级及姓名,并写下自己阅读的感想。到学期末,根据《借阅感悟表》中的阅读记录进行评比,选出书本中的“漂王”。
(四)跳蚤书市活动
本届读书节跳蚤书市活动采用“交换书本”的形式以年级为单位在各班教室举行。
①书目准备:各班学生将自己准备交换的书带到学校,在活动没有举行之前,由学生自行保管。建议学生不用多带,并且带有意义、值得阅读的好书。
②活动形式: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书本交换。每个班级留下一半学生在班级等候前来的学生进行交换,另外一半的学生由老师带领前往对应年级的教室与等候的学生进行交换。交换活动结束后,各班老师组织学生静下心来读书。
③活动时间:4月24日下午4:00准时开始。
第四阶段:展示、总结、表彰阶段
读书节闭幕,颁发奖项。表彰故事大王、诵读明星、手抄报评比“最佳编辑奖”、征文活动“优秀小作家”、书签评比“最佳创意奖”、“阅读小博士”、等。活动通过网站、宣传栏等进行对外展示。
小学读书节家庭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与好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学生开启一扇心灵之窗,让他们学会生活,懂得做人。同时为了营造书香校园,我校开展读书节活动,让同学们在读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二活动目的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琅琅,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慧读,我悦读,我成长,我快乐”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师生共同参与读书活动,强化导读与指导,同建书香校园,推动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学校的建设。
三、活动主题:
童蒙养正
赋能未来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6月中旬
五、活动实施
(一)制定阅读计划,开设阅读课程
1、纳入课程。为保证课外阅读的有效实施,学校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课程体系之中,让阅读课走进课堂,纳入课表,成为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在正常的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
2、做好指导。语文教师要围绕学期(学年)的课外阅读任务,有针对性地制定年级(班级)课外阅读计划,具体到每周的阅读内容,阅读目标和阅读方式等。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如阅读作品推荐、阅读方法指导,阅读经验分享,阅读成果展示,阅读体会交流等。
附各年级每月必读书目安排:(略)
要求:语文老师每周自选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上交教案到教导处检查,每本书要求精读细读,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抄,并在读完一本书后进行检测,要求学生人人参与,语文老师对于测试分数较低的学生给予辅导和阅读指导。
3、经典美文诵读和古诗背诵。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研发校本教材:
一年级:《弟子规》;
二年级:《成语故事》;
三年级:《笠翁对韵》;
四年级:《千字文》;
五年级:《论语》;
六年级:《诗经》。
每本教材后附带每年级的'必背,要求学生每天在公众号读书打卡,每天一句,学期末会对学生进行检测,要求一年级学生会背80%,二至六年级会背75%,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会给予奖励。
(二)开展阅读活动,探索有效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明确要求加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加强课外阅读课的课型研究,探究课外阅读课的基本课型和操作范式。
1、关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既是指阅读的内容属于教材以外的名著、报刊等读物,也是指阅读的时间主要在课外。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开展课外阅读,在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中提高阅读的质量。
2、关于阅读活动。学校会分年级举行语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故事大赛、作文比赛等活动,把课外阅读和各种竞赛活动相结合,带动和促进阅读活动的开展。
3、关于语文素养。在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勤于积累,善于思考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读书笔记等形式,让阅读落实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成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课外阅读发展
1、阅读有计划。各个班级课外阅读由语文教师指导,具体检查:阅读课的具体内容,阅读材料,活动的时间和组织形式,阅读效果的监控和检查等。
2、实施有方案。按照课程表上课,指导课要有教案,阅读内容有规定,读书笔记有检查,读书活动有材料,读书效果有检测)。
3、活动有积累。材料注意平时积累,计划、方案,活动的开展,读书笔记,获奖情况等。
六、活动措施
1、加强组织。
建立以校长为主的课外阅读领导小组;班级有阅读组织,班主任、语文老师负主要责任,同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任读书组织委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及全体语文教师
2、营造氛围。
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必读和推荐书目。班级要加强“书香班级”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各类表册制度,黑板报、图书角等符合班级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3、落实活动。
(1)建设班级图书角。
各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相互配合,协作建设好自己班级的图书角,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
(2)保证阅读时间。
固定读书时间,坚持午间阅读、晚间阅读、双休日大阅读,每天确保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周四的第三节课必读,鼓励其他时间阅读)
(3)明确阅读要求。
学生读书要求:
①坚持午间阅读、晚间阅读、双休日大阅读,每天确保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月至少读完一本书,记录好读书卡。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摘抄精美词句、名人名言等;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摘抄精美词句篇、名人名言、警句、歇后语等,并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读书活动。
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其目的是有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切实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终身发展。分管领导一定要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日常巡课和听课活动,关注读书课的开展情况,检查教案、读书笔记等,努力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促进和材料累积等工作,推动我校课外阅读课程化工作扎实进行,继续打造我们的书香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