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道德培养设计方案

2023-09-07

小学信息道德培养设计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通过信息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信息网络安全、法规、伦理等方面教育。

  二、活动目标与内容: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信息道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正确获取信息的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收集信息整理与管理,信息的处理能力。

  三、活动对象:

  

  四、活动形式:

  课堂主题讲座

  五、活动环境:

  当前,网络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的态势广范应用在各各领域,信息正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计算机互联网络正在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然而,网络信息也像其它事物一样,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特别是中学生,由于年龄不大,辩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而在学生中学习中,应开展相应的信息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上网获得信息的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六、活动过程及内容:

  (一)网络优势(积极作用)

  如果我想多了解信息,我可以

  我嫌逛商场人多,我可以

  查找资料不想去图书馆,我可以

  交纳水费、电话费等不想排队,我可以

  跟亲人聊天,我可以

  讨论:你最常在网上做什么?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容易发生诱惑欺诈的事情

  沉迷网络,荒废学业

  受不良网站毒害,身心受到摧残,甚至会走上犯罪

  人与人之间情感疏远,缺乏信任

  浪费金钱,增加经济负担

  讨论:你认为网络还有哪些负面影响?

  案例:

  1、江西省南昌市17岁高中生余斌,沉迷网络游戏,因兴奋过度而猝死。

  明确:我们要正确对待利用网络的娱乐功能,以游戏为例: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爱玩是人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电脑游戏视作计算机的应用全部,沉迷于此会对我们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

  2、有的学生把网络上的有害信息进行大量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明确: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

小学信息道德培养设计方案 篇2

  一、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学生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学校成立特长生培养指导小组。

  组长:邱

  副组长:郭xx班左董

  成员:全体教职工。

  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小组的指导及安全管理工作。分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口琴、笛子、绘画、书法、舞蹈、经典诵读、作文、微机等十一类。指导小组成员负责学生的文体活动的选培工作。

  二、活动目的

  (一)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发挥学生特长,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态。

  (二)培养学生健体审美能力,增强知识,发展智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三)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支持,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通过一至二学期逐步产生效益。

  三、活动组织

  活动每个指导教师为小组进行,每组学生不超过10人。活动时间为每天下午第三节课进行。十一个小项目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各项可重复选),参培学生也由各活动指导教师自己选。学生名单和培训地点在10月13日前报教导处备案并建立专档。

  四、活动要求:

  1、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LOcaLHosT,制定培训计划,填写活动情况记录,写好培训总结。

  2、以每个指导教师为单位学生自愿报名,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去。

  3、各指导教师按时到活动场所,活动场所尽可能选择在教室或操场上。

  4、学生必须遵循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听从指挥,并按时参加活动。

  5、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学校统一(左鼎明负责)安排,实行指导教师管理负责制。

  6、每个月底,开次交流会,指导教师都要进行总结并有材料上报于教导处。

  五、安全管理

  1、每次活动指导教师都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事故为零。

  2、活动前认真学习活动规则,认真安排做好准备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各组认真检查活动器材、场所是否符合活动要求。

  4、各组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师生安全。

  六、考评办法

  为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教导处定期不定期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评比,按学期纳入绩效考核,具体如下:

  1、每个指导教师加5分,如在本期末指导教师指导的本活动小组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再加5分。

  2、辅导的学生如获得各级各类表彰指导教师也加分。县级3分,市级6分,省级12分,国家级20分。

  3、指导教师必需按时到活动场所,如若不到,每次扣0.2分;到活动场所却不指导,实行放羊式教学,每次扣0.1分。

小学信息道德培养设计方案 篇3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校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特长生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2)在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英语、科技制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二、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2)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等级加特长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等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特长生。

  三、实施步骤:第一阶段:

  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选拔有专长及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依据具体情况确立培养目标与采取的措施,并初步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完善阶段

  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来基础上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出色人才,积极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学科实践活动、各类竞赛活动,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专长甚至多才多艺的学生。

  此外,除了继续做好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之外,对几年来的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做全面的总结,制定新的工作规划,以更好的进行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四、主要措施:

  1、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活动方式上,按班级活动、按兴趣小组活动、按大课间活动。

  ⑴广泛开展特色活动:

  按照教学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的思路,突出体育教育的位置,本着普及提高的原则,在加强音、体、美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开展活动小组,开设音乐、美术等艺术小组;另外,通过举行学校艺术节,开展各种文艺演出、竞赛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⑵体育方面:

  在保证小学生达标率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专长,选拔骨干队员,坚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