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学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循环”的概念,对“循环”的故事感兴趣。
2、根据画面线索创编成循环往复的说不完的故事,有序、连贯地讲述。
3、愿意并能够使用“绿油油”、“哗啦啦”、“一颗一颗”等词语,让创编出的故事更加生动。
4、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PPT、图片(树、蚕、雨、食物、牙齿等等。)
活动过程:
一、以传统的故事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循环故事的兴趣。
1、提问: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听短故事还是长的故事?你觉得听多长的故事才过瘾呢?
2、教师结合PPT讲述经典的循环故事《从前……》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二、集体创编循环故事。
1、提问:你们可以编一个这样循环、讲不完的故事吗?
2、出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树木图片,幼儿教师进行编故事PK,创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说不完的故事。
(1)请个别幼儿根据四季的树木图片,创编循环故事。
(2)教师和幼儿PK创编循环故事,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故事的独特结构特点——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三、分组创编循环故事
1、教师提供蚕的生长过程、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等主要关系图片,作为幼儿创编循环故事的素材。
2、幼儿自由分成四组,创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循环故事。
3、每组请一位幼儿做代表或集体讲述小组创编的循环故事,教师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现场评价。
四、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已有的创编故事经验,根据一幅图片创编循环故事。采用接龙的方式请幼儿用“我要去……看……”的句式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最后把幼儿所编故事变成一个大的循环的、说不完的故事。
五、活动结束。
玩“开汽车”的游戏,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大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学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解读画面中长颈鹿和鳄鱼因不同特点而给对方带来的乐趣,体会天生一对的美好。
2.感受朋友、亲人之间和谐的情感。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标志、爱心
活动过程
一、理解生活中的各种配对
1.教师出示2副手套)这里有4只手套,哪2只手套是一对,为什么?
2.教师出示2只外形不同的手套、花朵、叶子)这里也有4样东西,请你也两个、两个把它们配成一对。谁和谁是一对?为什么?
小结:无论是相同的东西,还是不同的东西,只要有合理的理由,我们都能把它们配成一对。
二、分段讲述故事
1.提出问题
教师:瞧,谁来了?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可以成为一对吗?觉得它们可以成为一对的坐在左边,觉得不可以的坐到右边。
幼儿:......
教师:这是一个理由(贴上爱心),我们来看一看到最后是觉得它们可以成为一对的理由多,还是不可以成为一对的理由多。
2.讲述第一段故事
教师:到底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可不可以成为一对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教师:它们可以成为一对吗,你在故事里找到了哪些新的理由,商量一下。想法改变的小朋友可以换一下位置。
3.讲述第二段故事
教师:你们两边讲得都很有道理,我到底听谁的?还是继续听故事吧!(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教师:现在你们觉得它们可以成为一对吗,有人改变主意吗?
4.讲述第三段故事
教师:这下子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的心里更难受了,因为你们大家都觉得它们不可以在一起。(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
教师:有要换位置的吗?理由是什么?
5.讲述第四段故事
教师:故事里谁的看法也变了?变得和你们一样,觉得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简直是天生一对。(教师讲述故事第四段)
三、回归生活
1.教师:宁静的夜晚,当你回到家时,会发现谁跟谁是天生一对?还有谁和谁也是天生的一对?你和谁是天生的一对?
2.教师: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你家里,天生一对的越多,你们家的生活就会过得越幸福越美满;在幼儿园里,和你天生一对的朋友越多,你在幼儿园的日子就过得越快乐。
大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学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2、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3、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多引导幼儿多欣赏有关的文学作品。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
导语:
1)"下雨了,青蛙们快到我的绿伞下躲雨吧!"2)"青蛙们,雨停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二、谈话导入主题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
三、引导理解诗歌内容1、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
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
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1、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
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
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
五、学习诗歌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六、编诗歌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
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
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4、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七、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将创编的诗歌画下来,在区角活动时,说一说,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