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聘体育教师协议

2023-01-28

外聘体育教师协议 篇1

  经甲乙双方协商,现甲方聘用乙方在其处担任_________班级_____学年第_________学期_________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了明确甲乙双方合法权益,特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义务

  1.及时地向乙方提供所任课程的教学大纲及统一制订的授课计划,或委托乙方在规定时间内制订授课计划。

  2.为乙方提供备课及教学的基本用品,如备课纸、教案表、学生实习报告纸等。

  3.根据实际授课时数,按照每课时_____元人民币的标准每月发放课时金。

  二、乙方义务

  1.按甲方规定时间上交有关教学文件包括授课计划、教案、试卷、试卷分析、学生成绩及每班5位同学的作业本、实习报告等。

  2.保质保量完成甲方交给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按授课计划拟订的进度授课,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及时地吸纳学生及教务处、系反馈的教学意见。

  3.自觉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事需提前2天向学院请假调课、不得私自调课等。

  4.自觉接受教务处和甲方的教学监督、检查和考核按时参加甲方组织教学月查和期末教学检查。

  5.向甲方提供联系方法,并保持通讯联络的畅通。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乙方: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

外聘体育教师协议 篇2

  选派学校:____________ (以下简称甲方)

  受援学校:____________ (以下简称乙方)

  支教教师:____________ (以下简称丙方)

  为全面提高______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简称“三区”)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央和省有关要求,经教育厅(局)选派, 学校 老师将在 从事支教工作。支教期为 学年,自___年___月起至___年___月止。

  为切实做好支教工作,规范三方在支教期间的权利和义务,根据《 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结合实际,三方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照执行。

  “三区”教师专项计划支教协议书

  一、甲方权利及义务

  1、严格按照选派标准,按规定将丙方选派到乙方支教。对丙方信息(职称或职务、学历、年龄)的真实性和在校期间的政治表现负责。

  2、及时安排人员接交丙方工作,并保障丙方在支教期间原有的'各项待遇不变。

  3、在丙方支教期间,力所能及帮助解决丙方家庭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

  4、丙方支教一学年,且考核合格的,支教经历视同城镇教师到农村教育工作经历,应在工资、职务(职称)晋升、计算基层工作经历、表彰奖励等按现有倾斜政策执行。

  二、乙方权利及义务

  1、做好接送工作,确保丙方及时、顺利到岗开始工作;丙方圆满完成支教工作任务后,为其出具客观、公正、合理的评鉴意见,让其满意离岗并安全返回选派学校。

  2、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丙方提供工作、生活等基本条件,帮助解决其具体困难,确保丙方安心工作。

  3、做好管理工作,丙方支教期间,以乙方管理为主;年度考核由甲方依据乙方意见,确定其考核等次。

  4、做好安全保障等工作,积极落实为丙方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在丙方支教期间发生意外或伤病时给予帮助,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反馈甲方。

  三、丙方权利及义务

  1、在规定时间内到乙方报到。

  2、自觉服从乙方管理,遵守乙方规章制度,维护甲方和本人形象。

  3、因伤病或其他特殊原因请假5天内,需乙方批准方可离开;请假6至10天,需报受援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请假10天以上或不能坚持工作到支教任务结束,需报甲方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及时上报市(州)教育局和省教育厅。

  4、支教任务结束后,及时向受援学校移交工作,按时返回选派学校。

  四、其他事宜

  本协议书一式五份,三方各持一份,受援县和选派城市教育行政部门各一份。自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选派学校(公章):____________ 乙方:受援学校(公章):____________

  校长签字:____________ 校长签字:___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___支教教师(签字):____________

外聘体育教师协议 篇3

  尊敬的领导:

  我是__________林业局的一名普通职工,我的妻子是__________中学一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老师,我们于20__年结婚,20__年生有一子,加上我前妻所生的女儿,我们有两个孩子。生活的波折,让我更深的感觉到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孩子的教育与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但两地分居的生活让我们失去了原本普通的家庭生活。每天的牵挂,电话是我们一家最重要的情感联系工具,我们成了“电话夫妻”。每天相互通报情况,却不能真正相互照顾与扶持,也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生活环境。我渴望结束这种痛苦的两地分居生活,也为能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工作。

  为此,我特向领导提出申请,请求将我的妻子从县中学调入__________的中学工作,望领导批准。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