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训练计划模板合集

2025-01-07

实用的训练计划模板合集 篇1

  一、指导思想

  合唱教学对于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有表情的歌唱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力;提高音乐修养和鉴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合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群体意识,从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进团结,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组队设想:

  合唱团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发挥各自特长的舞台,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更好的演唱歌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现决定在我校组建学生合唱团。

  三、训练目标: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四、训练要求

  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要求合唱队员具有一定的视唱水平及乐曲欣赏水平后才能进入合唱训练。因此,合唱课必须对学生进行声乐、乐理、视唱练耳、乐曲等项目的训练。为了科学的安排好每一节课,确实做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将综合教学法,即集视唱练耳,节奏、乐理、歌唱、等于一体的立体式交错教学法。

  五、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各类合唱歌曲。

  3、合唱姿态、表情、动作、舞台造型。

  六、训练时间

  周四下午3:30——4:50

  七、行事历

  九月份九月份教学进度:常规训练

  第一周:组件合唱团,分高低声部

  第二周:

  培养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建立训练常规。

  发声训练,学习和巩固正确、科学的合唱方法(例如站姿,坐姿,口型,表情)。第三周:复习简单的发声训练(连音、跳音)

  第四周:复习处理作品《小白船》。

  十月份教学进度:训练发声技巧

  第一周:发声训练(连音、跳音)复习《娃哈哈》。

  第二周:发声训练(难度适当增加的连音、跳音)。

  第三周:处理巩固轮唱《牧童》,并表演。

  第四周:发声训练。

  十一月份教学进度:排练作品

  十二、一月份教学进度:作品处理及汇报几首较完整的合唱曲目。

  计划选排合唱曲目:《七色光之歌》、《晚风》、《妈妈格桑拉》、《真善美的小世界》

实用的训练计划模板合集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思想,发展个性,培养优良品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带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活跃校园气氛。同时进一步贯彻实行学校竞技体育精神,增强学校体育实力。为县运动会做准备。争取一个好的名次。

  二、训练目标:

  树立我校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苦练各种基本功,从技术入手。

  三、训练时间:

  5月中旬——10月中旬

  训练队员:

  223班  杨圆圆  224班 陈瑶  陆满华  刘慧  227班  邹春生

  228班 王芳  吴石英230班 肖琴  231班 肖雪霞  234班  周梅

  240班 伍格森

  指导教师:

  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提高个人基本技术)

  1、发球、

  2、垫球

  3、传接球

  4、如何提高弹跳力

  5、配合

  第二阶段:(提高强度训练)

  1、排球队员的速度训练方法

  2、排球队员的力量训练方法

  3、排球队员的`恢复训练方法

  4、排球队员的专项身体训练内容

  第三阶段:(针对比赛技战术训练)

  1、分组以比赛的形式练习

  2、心理训练

  第四阶段:比赛前的适应训练

  1、去四中比赛场地适应

  2、和四中学生友谊赛

实用的训练计划模板合集 篇3

  一、高考体育考生特点:

  基础不一,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等;主题明确——直奔高考四项考试项目。

  二、训练指导思想:

  (1)确立“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以高考四项作为素质练重点,注重小肌肉群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的练,提高肌间协调性。以速度发展为突破口,确立以速度发展为中心的训练体系,一切以“快”为中心,注重速度和力量发展的均衡性。(在力量跟不上速度发展需要时就适当加强力量训练,以解决力量和速度发展的不平衡)

  (2)培养自信、拼搏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

  (3)在练中的所有动作都要求质量高,轻松,准确,快速完成。

  三、训练总原则:

  (1)基本训练与高考四项技术训练相结合原则:把技术训练分解成套,一天练几套,穿行。要求完成得快速、熟练、准确。每天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各种素质练,使运动员既得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技术发展,又不至于使身体某部位产生过度疲劳(注:一定要注意预防运动损伤)。

  (2)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循序渐进原则: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在逐步加长训练时间和加大动作练数量的基础上,自然的、适当的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强度,即让运动负荷从一个经过加大到适应,再加大到再适应的过程、负荷的增加要缓和,不要突击增加强度,(要特别注意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即量是基础,强度是保证,质是关键!同时要注重训练的恢复,采用各种积极的与自然的放松恢复措施,控制好负荷的节奏、(教练员请注意:量的.安排是一条波浪线,强度是一条直线)

  (3)区别对待原则:

  (4)训练手段的选择要有很强的科学性:一切从高考能力出发、目的明确,不摆花招。

  (5)训练的整体观:每个训练分期必须有侧重点。如力量训练时大肌肉群轮流练,小肌肉群天天练。

  (6)把技术、力量、速度三者协调起来,力求完美。

  (7)懂得三大能量的供能特点和超量恢复的原理,合理认真安排运动负荷。(通过观察出汗,心率指标等,来检测训练计划)

  (8)根据运动员的生物节奏来合理安排运动节奏(要求教练和运动员经常沟通)

  注:对于高一、二年级的运动员来说,田径多项训练是个好方法,但对待高三体育高考训练,不宜摆花架子。

  四、训练计划安排:

  周期训练计划安排,月训练计划安排,周训练计划安排和课时训练计划安排:

  (1)分两个训练周期

  (2)月周期:第一周中上运动负荷,第二周大负荷,第三周中上负荷,第四周小负荷。(其实在第三周的负荷是最大的,因为第二周的负荷在第三周是得不到充分恢复的,学生在训练时会感觉到最累)。每周训练内容要有重点,一般两个素质周后接一个技术周。

  (3)周训练安排:

  周训练计划的安排应根据周期和每个月训练任务和负荷的不同要求来制订,训练手段的选择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需要安排。训练课中要注意观察运动员的生理现象,如基础脉搏、眼神、出汗程度、睡眠等,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免产生过度训练。

  (4)课时计划安排:

  (5)要注意重视训练课结束后的积极性恢复原理、总之,要注意训练过程的宏观调控和连续性,及时修正训练计划。

  训练点滴:

  训练初始需要做的几方面训练:

  1、提高心肺功能:为下一阶段技术训练和素质训练打基础、但不可安排过多。

  2、提高支撑器官的支撑能力。

  3、加强柔软性素质练

  4、注重灵活性、协调性的训练

  5、抓好伸曲肌训练,要轮流练不间断。

  6、一定要注意放松练。它的效果占一节课的13。

  7、师生要经常交流,如感觉/生理指标等,及时修正训练计划。

  速度的训练分期:

  第一准备期:

  第一阶段:一般耐力

  第二阶段:大负荷负重力量

  第一竞赛期:

  发展速度

  第二准备期:

  第一阶段:负重训练(突出快速力量)

  第二阶段:专项耐力

  第二竞赛期:

  第一阶段:发展速度耐力

  第二阶段:发展速度

  力量的训练分期:分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6~8周)

  目的:增大肌肉面积

  手段:橡皮带、壶铃蹲跳等

  要求:重复次数15~30次

  第二周期:(6~8周)

  目的:增加最大力量

  手段:深蹲、半蹲等

  要求:重复次数1~12次

  第三阶段:(6~12周)

  目的:增强速度~力量,并与专项技术结合

  手段:上下坡跑,14蹲跳,各种跳跃练等

  要求:素质与专项技术相结合

  一次力量训练效果一般只能保持7天,15天后回到原来水平。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

  1、一定要把训练后所获得的素质转移到技术中去。

  2、一定要预防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