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岗工作方案

2024-11-22

轮岗工作方案 篇1

  一、目前存在问题:

  公司干部员工由于长期从事某项单一工作,岗位固化,安于现状,活力下降,不愿从事挑战性工作,进而造成岗位工作质量下降,不利于公司发现和选拨人才。

  二、轮岗目的:

  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促进各部室间员工的.交流和学习,相互借鉴部室间好的经验做法,激发员工活力、潜力和创造性,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成长机会。

  三、轮岗范围:

  公司在职员工

  四、轮岗岗位学习达标标准:

  操作能力应达到轮岗学习岗位作业指导书要求,考核合格。

  五、轮岗时间和员工安排:

  开始时间:20xx年10月份。

  每3-6个月为一个阶段,部门内人员轮岗由部门经理自行决定,跨部门轮岗由各部门提交名单,办公室汇总并提出意见,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决定。

  六、轮岗步骤:

  1、各部室自行拟定轮岗人员名单和轮岗计划;

  2、各部室将轮岗人员名单和轮岗计划报办公室董亮处;

  3、轮岗人员每月一次工作总结,汇报其在新岗位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由原部门以部门为单位在次月5日前,随同本部门工作总结一起上报办公室;

  4、轮岗人员考勤由轮岗所在部门考勤,工资由原部室发放;

  5、轮岗人员结束一个岗位学习时,其轮岗所在部门要对其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轮岗所在部门经理签字后上交办公室,做出综合评价。

  七、轮岗奖惩:

  (一)轮岗部室:

  要制定计划,积极参与,不断提升部门员工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轮岗时间或者不参加轮岗,轮岗情况纳入部门年度考评,年底给予奖惩。

  (二)轮岗人员:

  轮岗人员要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技能。对于考评优秀者,公司给予奖励,不合格者,公司视作其不适岗,给予处理直至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此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轮岗工作方案 篇2

  为了实现教师资源的科学均衡配置配置,提高本学区各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教育局市编办市人社局关于推进大学区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市教发【20xx】30号)及《XX市XX区教育局推进大学区教师交流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灞教发〔20xx〕91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们大学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满意度为宗旨,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通过推进大学区教师交流,不断均衡教师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学校人”向“学区人”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坚持“区域统筹,合理流动,优化结构,共同发展”的原则。

  三、交流对象和条件

  交流对象为实施大学区管理学校的所有教师(含副校长及中层管理干部)。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原则上不作为交流对象:

  (一)妊娠期、哺乳期的;

  (二)受行政处分期间的;

  (三)因患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不宜交流的。

  四、交流范围和形式

  (一)教师交流

  1、大学区各学校中,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的教师,都要分批进行人事关系不动的交流。

  2、教师交流的具体形式有:帮扶支援、协作共享、跨校兼课、影子培训、团队教研、名师引领、网络共通。

  3、从20xx年起,评选特级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时,必须有累计一学期以上教师交流工作经历。

  4、今后,各校教师岗位聘任时,除国家规定外,聘任专业技术五、六级和八、九级岗位时,前一聘期内(一般为三年)必须要有一定时期交流工作经历,具体依据区教育局的规定。

  5、交流期间,对未履行岗位职责,未完成交流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者,需按一定比例扣减基础性绩效工资。考核结果不合格者,其下年度基础性绩效工资按不超过50%发放。

  (二)干部及教辅人员交流

  1、各校的副校长、中层管理干部按照教育局安排,进行任职交流或挂职锻炼。

  2、各校教辅人员也可结合实际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五、交流的时限和人数(人事关系不动的交流)

  (一)交流时限:帮扶支援、协作共享、跨校兼课和影子培训等交流原则上为一学年,其他形式的交流由学区长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交流时限。

  (二)交流人数:各校交流的教师年度内参与交流人数要达到大学区专任教师人数的60%以上,其中一次性交流时限在一学年以上的人数不少于专任教师人数的6%。

  六、交流教师的管理

  (一)管理职责:交流教师实行人事关系所在学校与交流学校双重管理,以教师人事关系所在学校管理为主。交流学校负责交流教师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二)交流任务:交流教师必须自觉遵守交流学校规章方案和工作纪律,服从学校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高水平、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业绩建档:交流学校负责记载教师交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初步确定考核等次,学区长签署考核结果意见,上报区教育局审核后存入个人业务档案,并将其作为评审职称、评优表彰的依据。

  (四)强化措施:凡经学区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需交流的教师,必须参加交流。拒不服从者,三年内不得晋升职称、不予评先选优,并依据《XX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年度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等次,不得增加薪级工资。

  七、考核和结果的使用

  (一)考核形式:依照大学区制定的大学区教师交流工作考核办法,主要考核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工作、出勤等,采取领导评议、学生评议、同行评议、家长评议等方式进行。

  (二)结果使用:对积极主动参加交流,完成任务情况好、工作表现优异,考核成绩为优秀等次的交流教师,在年度评优、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优选先以及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等人选推荐时优先考虑。

  八、工作步骤

  (一)召开XX小学大学区教师交流工作动员大会,公布教师交流方案。各学校召开教师交流工作动员大会,向全体教师宣传有关政策,提高教师对教师交流工作的认识,公布本校所在的大学区内各学校交流的指标。

  (二)各学校对本校报名交流的教师进行资格审核,根据报名情况,确定交流的教师及教辅人员名单,填写《教师交流登记表》。

  (三)各学校在指定的时间迎、送交流的教师。

  (四)开学前,各学校完成交流教师的调转手续工作。

  九、几点要求

  (一)各学校要提高对教师交流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成立教师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正确把握教师交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积极宣传有关政策,提高教师对教师交流工作的认识,认真做好本校教师交流工作。

  (二)教师交流工作的操作过程要以人为本,注意审慎、科学、理性地把工作做实、做细,坚决杜绝方法简单化、平庸化,既要积极开展、注重实效,又要操作有序、维护稳定,按工作时间安排表完成工作任务。

  (三)各学校要顾全大局,端正工作态度,不得将可能影响工作的患病教师、不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列为交流教师,非现任任课教师不得作为专任教师进行交流,不得甩包袱。

  (四)教师交流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各学校要制定符合学校具体情况的教师交流工作的长期规划,预定每次交流的人选和范围,坚决杜绝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从而使教师交流工作方案化、科学化、规范化。

轮岗工作方案 篇3

  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监督作用,全面收集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线索,实现我县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和集中整改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切实解决我县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县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副组长: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

  成员:县生态环境分局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

  县生态环境分局监控中心副主任

  县生态环境分局信访科科长

  县生态环境分局宣教科科长

  县生态环境分局指挥中心主任

  三、工作时限

  与市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工作同步,全县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工作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至x日。

  四、设立热线电话

  市智慧环保督导调度指挥中心开通两部生态环境问题民情服务热线电话,电话号码:

  县级开通两部生态环境问题民情服务热线电话,电话号码:

  五、组织方式

  (一)加强宣传

  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公众号等途径向社会各界公布热线电话,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反映生态环境问题线索。让群众知晓反映生态环境问题渠道,制定并固化宣传模板。

  (二)优化流程

  调度指挥中心负责市督导调度指挥中心接听案件的接收、转办、回复;

  督导信访科负责局信访科电话的接听、转办、闭环等;

  执法大队及属地镇街负责转办案件调查及处置案件后督导;

  宣教科负责热线电话的宣传等。

  (三)强化督导调度

  依托市督导调度指挥中心将民情热线推进情况纳入“三级六长”调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