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冬季运输安全工作方案

2024-11-16

危险品冬季运输安全工作方案 篇1

  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落实公司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公司及全体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我司提出以下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及时将有关安全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传达到每一位职工,增强公司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及法律观念。

  2、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单位要制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人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级负责人要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贯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职工在自己岗位上要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与预防措施,交流安全工作经验,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布置有关安全工作,通报安全检查情况。

  (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安全培训取得实效,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水平,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忧患意识,保证生产安全顺利地进行。

  1、组织干部职工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好司机安全培训记录。

  2、对转岗、复工人员,单位要进行安全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并且建立相应的安全培训记录。

  3、使司机能够熟练掌握工伤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4、使司机能在突发事故中正确熟练地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5、通过各种形式(警示牌、宣传栏、墙报、板报、标语等),使司机明确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明确在危害发生时的救护措施。

  (三)、狠抓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及措施。

危险品冬季运输安全工作方案 篇2

  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全面解决全省农村整体存在危险的困难家庭(即d类危房)住房问题的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我县“十二五”期间农村d类危房数据,结全我县实际,**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农村危房改造的工作目标

  **年,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县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700户(其中20xx年400户,20xx年300户,20xx年节能示范户200户),工程建设于20xx年10底完成建设任务。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推进。根据困难群众的经济状况,按照先无房、危房户,后其他困难住户的要求,科学制定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以下简称“解困”)规划。

  因地制宜,分类分户解决。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对象和住房困难类型,按照旧房维修,危房改建、无房新建等不同类型逐户解决。

  先易后难,满足安全居住。根据经济安全实用、节地节能节村的要求,要先易后难,坚持低标准起步,广范围覆盖,以满足安全适用的居住要求。

  节约用地,坚持一户一宅。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新的住房后,应收回原宅基地,以防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方法程序

  (一)解困对象

  1、解困对象标准。解困对象,是生活在农村贫困线以下的下列人员,并属于居住在上世纪50年代前建造,不能保障安全的简易土窑洞、简陋土坯房的住房或房屋已经倒塌的无房户:

  (1)经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户;

  (2)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的农村低保边缘住房困难户;

  (3)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

  (4)经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确认不宜集中供养,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重点优抚对象。

  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困难家庭,而子女有经济能力,但不履行赡养义务造成住房困难的,不在此解决范围。

  2、解困对象认定。认定农村住房解困对象,按下列规定执行:

  (1)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查认定。

  (2)农村低保户和优抚对象中的住房困难户,由县级建设部门审查认定。

  (3)农村低保边缘和因灾因病返贫的住房困难户,由县级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审查后,报县人民政府认定。

  城市和县城规划区内的农村住房困难户,不在此次解决的范围;已经规划在地质灾害治理搬迁村、整体移民搬迁村的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在整村搬迁时一并解决;已经在残疾人危房改造中解决住房的农村贫困残疾人,不再重复解决。今后,解决经民政部门认定的扶贫搬迁和残疾人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时,可适用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政策,但不能重复适用其他优惠政策。

  (二)解困方式

  在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中,坚持个人自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坚持旧房利用与新房建设相结合;坚持统一组织建设维与住户自行修缮相结合。解困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村庄整治、土地整理、村庄绿化结合起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移民搬迁、残疾人住房改造,结合农村困难群众的意愿,采取新建、改建、修缮、置换或其它方式,做好解困工作。

  1、新建住房。对没有住房或现住房已不能居住的利用本村现有住房也无法解决的,可采取新建的方式解决。

  2、改建住房。对原住房已成危房但还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可采取对原住房进行改建的方式解决。

  3、修缮住房。对原住房已经严重破损,但修缮后还能使用的,可采取修缮原住房的方式解决。

  4、置换住房。对于没有住房的,除采取新建住房外,还可在本村置换解决,即在原住户自愿前提下,收购现有依法批准建设的空置住房进行维修的,安排没有住房的困难群众居住。

  (三)解困要求

  1、严格控制建房面积。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建筑面积可按困难群众户籍人口确定,一般控制在40—60平方米之间,乡(镇)政府要积极引导、防止出现超标准建房的问题。修缮住房的,按现有住房面积修缮。置换住房的参照新建住房的面积标准掌握。

  2、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各乡镇组织技术力量,对危房改造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组织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农房建设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实用、经济”。具体要求是:

  (1)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应为一层砖混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

  (2)修缮住房的。根据实际情况,可选做墙壁维护,屋顶维修,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

  (3)置换住房的。应购买置换一层砖混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铺水泥地面,刷内外墙壁,性能要安全适用。

  (四)补助标准

  在解困时,按《意见》要求,各级财政对农村危房改造平均每户补助标准为1400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7500元,省级财政补助2600元,市政财补助1950元,县(市)财政补助1950元。对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户,中央财政每户再增加2500元补助。解困工作的摸底调查、建立档案工作培训,监督管理等工作经费,由县财政根据工作需要专项列支。省、市两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下达后,连同县的'补助资金一并在银行专户储存管理,上年结余部分可滚动到下年继续使用,由县建设部门根据各乡(镇)、农村的工作进度,按照管理程序的规定拨付。

  (五)工作程序

  1、个人申请。符合解困条件的家庭,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长治市农村困难群众住房解困申请表》并提供户籍、住房和低保等证明材料。

  2、评议公示。村民委员会对收到的解困申请,经村民代表会进行评议,初定解困对象,并予以公示,广泛听取意见。评议公示后,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委员会签署意见报乡(镇)人民政府;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向申请人说明情况和依据。

  3、审查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要及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报县建设局、民政部门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所在村委会,并说明原因,审查结果应在乡(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4、核准上报。县级建设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汇总复核。对符合条件的,核准其享受住房解困优惠政策,并按市里分配指标,分年、分批解决,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人民政府向市建设部门、民政部门申请补助。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舆论宣传

  建立长效、动态的解困工作机制与监管机制,建设完善公示制度、严密审核制度、透明资金拔付制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和标语等形式,宣传解困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配合解困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注重业务培训,开展产权登记

  要通过专家讲课等形式,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进一步适应农民建房由传统砖木结构向现代钢筋水泥结构转变的需要。开展农村住房产权登记培训,尽快开展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工作,为解困工作的逐步落实提供条件。

  (三)搞好政策衔接,落实解困规划

  理顺解困政策渠道,做好政策衔接工作,避免重复补助。积极组织搞好调查研究,摸清住房困难情况,建立住房解困档案,扎实搞好前期工作,实事求是、各负其责、协调配合、认真落实解困年度计划。

  五、资金使用管理。

  农户改造竣工后,乡镇根据改造建设情况各种档案资料、申请审批程序和完备情况,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后,按规定财政部门拨付乡(镇),乡(镇)以一折通的方式拨付到改造户。

危险品冬季运输安全工作方案 篇3

  一、加强中考安全工作领导

  (一)成立20xx年中考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葛三明

  副组长:唐向阳、陈善葵

  成员:

  (二)工作职责

  1.负责对考试安全工作进行监察,做好现场应急处理工作。

  2.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出现突发事件时统一协调人员,安排应急车辆。

  3.负责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检查与落实,出现突发事件时指挥疏散人群。

  (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分工如下:

  1、组长、副组长:全面负责学生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安全防范,出现突发事件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和组织工作,确保安全。

  2、班主任:早上、中午、下午在规定的地点按时收发保管好学生准考证及身份证,负责检查学生休息,不得使学生有一人掉队,及时处理学生间存在的可能影响考试的安全隐患,发生意外事故或伤害,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学校领导,作好善后工作,不得影响中考。要各负其职,以身作则,以大局为重,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中考任务。

  3、后勤人员:负责考试期间应急药品的准备和考生的一般性治疗,出现突发事件时,协助做好救护和护送工作。

  二、具体分工

  二中考点组长:葛三明

  成员:

  三、考试前,做好考试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

  (一)召开会议

  1.考前召开考试工作会,学习《20xx年状元中学中考安全应急预案

  2.召开全体带队教师会,传达区教育局对中考的工作要求,对考生进行安全教育。

  3、掌握学生有效的通讯方式,规定时间末到位必须及时联系,确保无一人误考。

  (二)考前做好考生思想工作,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机,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凡不听从学校安排的考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通知家长到校进行监管。

  四、交通、饮食、卫生防疫安全

  饮食卫生安全、卫生防疫安全

  1.考生应注意食品卫生安全,组织学生在考点学校食堂就餐。

  2.教育学生不吃无卫生保障的小食品。

  3.班主任要密切注意和观察考生的身体状况,发现有发热、腹泻、恶心、呕吐、头晕或其他不舒服症状表现的,要立即到医务室检查治疗,并报告考场安全领导小组。当发现学生有痢疾、流感、食物中毒、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控制疾病扩散,并尽快转送医院诊治,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或危害进一步加大。

  五、考试期间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措施

  考试期间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必须立即做出反应,及时了解和分析事件的起因和发展态势,采取措施控制事件的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六、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把安全工作贯穿在中考工作之中。对中考期间因教师安全意识差和管理措施不到位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人,要追究其相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