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个人研修总结 篇1
今年,我继续参加了2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过这一段的学习,给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一个现代教师如果仅仅是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教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要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而要达此种教育目的,首先就必须从改变教育者开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完善自我,我自完善,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通过上网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技巧,同时也解决了我以前在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很多困惑,对我的教学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学习我选了《信息技术应用与小学数学自主教育策略的探究》《小学数学自主教学课堂培优辅困研究》等课程,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网络研修使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
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了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每一位老师都需要重新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被时代所淘汰。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观念的更新。
二、网络研修,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只是停留在模仿复制阶段,不仅不利于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教师本身的才智和创造力也是一种损伤。任何活动与游戏设计都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教师们只要精心设计,就一定能做到触类旁通,机变百出,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网络研修,让我有了善于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总结——深化——修正——获得,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尤其要注重对教学经验的科学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增加教师的理性自主,使教师对其实践信念和实践的因果决定因素有更多的自我意识,从而使教师的成长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
四、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会将自己的爱全身的融入到学生中。在教学中,我会将努力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观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乃至高效。
五、改变工作方式,谋求共同发展。
新课程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个人较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进。
六、通过学习,学会了交流。
21世纪倡导的主旋律是“和谐进取”,新课程倡导的主旋律是“师生互动,师师互动”。而平时,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多数情况下还是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过这次研修,我彻底打开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无所顾虑的和学友们、同事们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开拓了教研视野。通过这次培训提高,真是感受颇深,更显终生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通过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使我体悟到培训是自身的再教学、再提高过程;与平常教学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更多的理性分析要素,这段学习虽然有些劳累,但是让我获得了更多快乐,更多的知识。今后,自己充分将所学、所悟、所感的内容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新时期的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个人研修总结 篇2
看到最后一次作业的评分,我长舒一口气,终于结束了!20多天来,除了上课,想的做的全是怎样尽快完成这次国培。有不少同事常常问我模块一该怎么做?模块二怎么学?开玩笑说过写个详细的指南,但自己一直忙着学,等我学完了,发现同事们也大部分完成了,那我就谈谈这次培训的一点感受,为自己这次培训做个总结吧。
自认为在信息技术方面不会落后的我,第一次的能力自评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什么是“翻转课堂”?什么是“数宇资源”?什么是“思维导图”?什么是“地平线报告”?一个接一个新名词,都是我没有听到过,满满的自信跌入谷底。能力自评诊断我的信息技术能力分析图上是红黄一片,原来我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里已经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忽而又感到幸运,有了这次学习的机会,我应该好好把握,利用空余时间把课程认真学完。
看的第一个课是《地平线报告》,深深地震撼了我,高科技已经运用在课堂上:学生自带设备,一面墙的教学大屏幕,有问题马上能请教到世界各地的专家,3D打印让桥梁模型立马呈现……我看得很认真,有不明白的地方还会倒回去看。
正当我踌躇满志,想认真地一个个学完所有课程时,培训网页上的一个简报让我意识到:我不能这样慢悠悠地看了。简报上公布了这期培训学员的优秀学员名单,并且以后每隔几天就公布一次,落后的学员还要点名通报学校。实际上培训分五个阶段,最后期限都在20xx年1月20日,我不明白为什么每个阶段一公布出来就要求学员几天内学完?单是听课,每个阶段180分钟,五个阶段15个小时,如果认真看,几天怎么看得完?还要写作业,写日志,发布问答……有些课不是听听就可以的,像《Word20xx的应用》、《PPT课件的若干基本制作技巧》这样的应用技术类课程,只有实际操作,才能记得住。但简报像催名符一样催着我,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着急,但为了不落后,我还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说是学,实际就是点开一个课程视频,然后就去干别的事,每10分钟点击“小闹钟”,又会接着计时。至于视频放了什么,我已经很少去看了。
10月27日开始至11月10,不到半个月我学完了模块一,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进入模块二,星期五晚上听完YY直播,写反思,交总结,完成!我终于松了一口气,静下心来,这样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我之前不知道的现在依然不明白,于是我又进入模块一,找出自己想听的课,重头认真再听一遍。
先听的是《中小学教师课程标准解读》,了解到全国1200多万教师,已经有600多万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但这参加培训的600多教师就真的提高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吗?这种只求培训速度,不求培训效果的做法,真正是浪费了这样一个好的学习机会。教育信息化给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真正做到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成长。“活到老,学到老”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如果做不到,就要被淘汰。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让我意识到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在转变,学生将由单一的课堂学习转变到网上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翻转课堂不正是如此吗?老师提前将录制好的课传到网上,让学生在课前提前上网看视频,与同学讨论,然后在在课堂上有更多自主时间与教师参与关键学习活动。
《问卷星帮您轻松实现在线学习评价》让我知道还可以在网上出试卷,自动分析数据,但问卷星也存在一些问题,出题大多是选择题,不能出填空题,主观题不能自动分析,还是要人工。于是我又了解了一些现在常用的布置作业的APP,发现大多适合中学,或是数学学科,针对小学语文的作业APP好像没有。
星期五晚上听的一堂YY直播课,也让我深有感触。首先是这种网上直播的上课模式很新鲜,也很有趣。几百上千人同时听课,边听边有人不断地提问,听完后,还留有一段时间线上回答学员们的问题,大家都很好学,提问时间已经结束了,还不肯离开。其次是我听的这堂课——刘慧珍老师的《做一个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正契合了我们学校正在推行的“语文主题学习”。刘慧珍老师讲的课与学校九月份请的专家讲得差不多,但她的两个观点我很赞同。一个是“教育是等待的事业”,老师要学会等待,要有耐心,等学生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的习惯养成了,再逐步提出阅读要求。也许一开始只有几个学生阅读,一段时间后会增加到5个,10个,15个……如果全班有一半学生爱上阅读,老师就功德无量了;一个是在教学中老师千万不要指望家长,我们老师也是家长,有几个能做到完全配合老师,大多数也是把教育孩子拜托给孩子的老师吧。听完,我释然了,不再埋怨怎么有那么多学生不认真看书,不再为家长不给孩子报听写而生气。
老师要等待学生慢慢成长,学校也要等待老师慢慢改变,我们都要学会慢下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果实也要到秋天才能成熟。只有能忍耐住冬天的严寒,才能等到春天鲜花盛开。
小学个人研修总结 篇3
匆忙的研修,不知不觉已落下帷幕,我们在忙着,快乐着并收获着。通过研修,我们真正认识到集体的强大及作用。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同行的交流,学习了了他们的经验,通过看学习,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总结这次研修有以下几点收获: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课改的方向,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围绕这目标进行自我完善,不断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只有思想转变了,才能有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教学方法。
2.研修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的素质提高观念转变,是实施新课程的开始,在这次学习中抓住有利机会向同事专学请教。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加深了对生物教学理解。新课程标准以知识为载体,突出了学生的“探究”,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提高科学素养,关心环境保护。
3.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在新课程教学中,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感情和体会,特别对知识的探究更加重视,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对学校资源,学生资源及周围环境资源要综合运用,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运用教学资源。这样在不同的环境下教学才能取得效果。
4.通过学习认识到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在今后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我们的教学中,总是以同一个标准来要求学生,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通过远程研修的学习使我懂得在教育教学中要求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教育的结果,同时也是教育的依据。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基础不同,爱好不同。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培养。
5.研修结束,学无止境。这次研修虽然结束,但老师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要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及专业水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让学生的明天更加灿烂、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