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了时代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纲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公共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是“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是“实施途径”,第四部分是“保障机制”。
参照《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六大类突发公共事件,《纲要》相应地确定了公共安全教育的六个模块内容: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五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六是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另外,在内容设置上,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纲要》按照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分别设置教学内容,并且侧重点各有不同,以提高公共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小学低年级侧重了解危险的存在:知道躲避危险和求生、求助的简单方法、技能;强调个人安全。小学高年级侧重认识危险的危害:形成躲避危险的意识;掌握躲避危险的基本方法;强调个人安全。初中侧重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确保安全的基本方法;强调个人安全,兼顾公共安全。高中侧重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方法:自觉抵制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的事件,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救助别人,既强调个人安全,又强调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
安全培训感言(3):
有幸参加这次中部十省安全培训,感受颇深,虽然开班仪式的视频信号不是太稳定,但是给人带来的震撼是相当大的。生命不再,何谈教育,这是开班仪式上定华处长所说。这句话深刻的印在我的心中。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安全专题培训,这说明校园安全工作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得到国家足够的重视,也说明了安全培训工作已经普及到教育基层,辐射到每个学校,将成为全社会,每个人共同关注并积极参与的事情。 其次这次培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培训,更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点,表现出当下安全教育工作将依靠网络技术,成为每个学校的日常工作。
总之,我将有效利用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并将此次培训的精神和知识传达到自己所在的学校,切切实实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