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 篇1
比赛快要开始了,我在路上看见了很多穿红色T恤衫的人,他们努力地练习着,跃跃欲试。准备赛出一个好成绩。我继续往西溪湿地里面走去,穿过了几条小路,看见了几艘零零星星的龙舟都在奋力地划水,转着圈练习。
比赛开始了,我来到一个人多密集的地方。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站在了栏杆上占领制高点。龙舟的花样真多!有的龙头摇摆不定,像一条活灵活现的真龙一样,而且有的龙头还用各种各样的条文制造而成,颜色五彩斑斓……龙舟中间的人敲着鼓,随着鼓声,船桨有节奏地划水,整整齐齐。突然,鼓声快了起来,他们也越划越快。
水浪翻腾起来,居然从龙嘴中喷了出来,好一个“游龙戏水”!咦?那艘龙舟怎么不敲鼓,不划水了?他们都在拼命地排水,脸盆、铜鼓、船桨都用上了,水全部飞扬起来,热火朝天,我心想:翻船了,马上翻船了。我拼命大喊:“翻船!翻船!翻船!……”结果,还真被我说中了,爸爸说我是个乌鸦嘴。
过了一会儿,边上的人都喊:“小强加油!小强加油!小强加油!……”我很奇怪,就去问妈妈,妈妈说:“就是小强热线里的那个小强呀。”我恍然大悟,我叫爸爸拍一张照片,不料,爸爸没拍好,只拍到了小强的头发,我遗憾地叹了一声气。
我看累了,就回到家里去了。端午节就要划龙舟,这是中华的传统习俗。长大了,我也要去划龙舟!
介绍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 篇2
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全家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龙岩龙津河。这天天气放晴,在龙津河两岸桅杆边早已经人山人海,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有的站在树荫下,有的站在桥头上,还有撑着伞,有些较小的孩子坐在了大人的肩上……远远望去,龙津河两岸人群就像两条长龙盘踞在岸边。我和父亲好不容易挤到观看赛龙舟的有利位置,大家都拥挤着,连空气都变得十分闷热,大家等呀!盼呀!总希望赛龙舟马上就开始,有些人焦急地从远处相拥而来,就是为了看这场龙舟赛。
大约3点半了,赛龙舟终于开始了,大家的表情既是兴奋又是高兴,只见水面上停泊着两艘船,每艘船都像一条威武的龙,龙头和龙尾微微向上翘起。船上的水手们都穿着红色或黄色的救生衣,船上有16个水手,有男的,有女的,船头是一个击鼓的鼓手,船尾是一个掌舵的舵手,形成了一个盘大的队伍。
只听一声“啪”枪响,只见两艘船的水手们齐心协力地向前划去,他们时而站起,时而坐下,鼓手就像指挥家一样,兴奋异常,纵身跃下,双槌齐下,有节奏的一上一下,水手们也使出全身力气,奋勇挥桨,两岸的人群都在呐喊着:“加油!加油!……”,呐喊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音俞来俞大,都想给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快要到达终点了,两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划得越来越快,在大家看得出神的时候,突然下起了一阵雨,看龙舟的我们还是热情地为我们喜爱的队伍加油打气,最终中城蠃给了北城。后面还有好几组分别进行了比赛,那个场面,格外热烈,让人振奋!
这次比赛,充分展现了龙岩儿女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勇于争先的精神风貌。
介绍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 篇3
提起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也应该略知一二吧!但是,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有很多端午习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揩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糯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馅肉馅啥都行。糯米沾着红枣香,粽叶包着朋友情。”不管怎么说,听完我的介绍后,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节的知识呢?
哇!端午节过得真难忘,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