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作文好素材

2023-06-08

描写端午节的作文好素材 篇1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

  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三四个小时,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描写端午节的作文好素材 篇2

  端午节吃粽子,春节放鞭炮,元宵节吃饺子,清明节上坟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异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个团圆节。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买来了一大堆竹叶,把它泡在水盆里,准备明天包粽子。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闻见厨房里飘出一阵阵香味,馋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于是我就走到厨房跟外婆一起包粽子。我先在糯米堆里拿出一些糯米,分别把它摆成立体的三角形,中间放上一个大蛋黄,还在每个角上各摆了一块肉,然后在水盆里拿出竹叶,把它们包起来,再用绳子捆紧,可我怎么也捆不紧,而外婆却熟练地包好了。

  捆到后来,我有点不耐烦了,就问外婆,为什么要包粽子?外婆说:“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杀,老百姓知道后,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大家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捞了好久,也不见他的尸体,最后大家纷纷拿米团往江里扔,不让江里的鱼、虾、蟹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吃粽子”。听了这个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动了,于是就用心地包起了粽子,终于成功了。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敬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

描写端午节的作文好素材 篇3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出于:苏轼《浣溪沙》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出于:杜甫《端午日赐衣》

  3、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出于:杨无咎《蓦山溪》

  4、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出于:陈三聘《如梦令》

  5、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出于:范成大《如梦令》

  6、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出于:李之仪《南乡子》

  7、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出于:张榘《念奴娇》

  8、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出于:边贡《午日观竞渡》

  9、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出于:秦观《端午》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出于:苏轼《浣溪沙·端午》

  1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出于: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3、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出于:苏轼《屈原塔》

  14、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出于:文天祥《端午感兴》

  15、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出于:张榘《念奴娇》

  16、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出于: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7、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出于:陆游《三峡歌》

  18、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出于:苏轼《浣溪沙》

  19、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出于:钱琦《竹枝词》

  20、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出于:万俟咏《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