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2023-03-30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庆祝。几千年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最应景的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古代诗人屈原。在有些地方,人们把雄黄酒涂抹在小孩的身上,希望这样可以使孩子们不受邪灵的伤害。许多人认为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时节,因此为了驱疾避凶,讨个吉利,他们会在门口悬挂艾叶和菖蒲等。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

  我过端午节是玩洛克王国的。我的最厉害的宠物是火神,46级,火翼系。他最厉害的绝招是热力爆弹。我最喜欢这只宠物了。洛克王国里还有小洛克呢!我的小洛克叫雷神,11级,他有很多宠物,有二十几个呢!

  我玩好洛克王国就去吃饭了,我看见桌子上有6个被扔进水里的小糯米侠,这就是粽子。

  我端午节过得很开心!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学校都放假了,我和妈妈去了外婆家。

  外婆一大早就上菜场买了好多我喜欢吃的菜。吃过午饭,外婆开始包粽子了,我坐在外婆旁边一边看她包粽子,一边跟她聊天,坐了一小会儿,我又跑出去玩了。晚上,外婆做了满满一桌子好吃的菜。我们全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还有说有笑,我吃的好饱呀。就这样,我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4

  大家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这可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所以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这个小常识大家要知道哦!

  但是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代,诗人屈原不但其爱国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等守旧派的反对,而且糊涂的怀王也因听信谗言疏远屈原。痛心疾首的屈原在写下《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后的公元前278年,终因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闻讯赶到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边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食鱼鱼蛟虾蟹,使它们不再啃咬屈原的尸体。

  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农历5月5日,屈原的忌日),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5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6

  一年很多节日,可我最喜爱端午节,因为我喜欢看赛龙舟。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过。南方流传有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赛龙舟是十分壮观的。龙舟船的大小一般为20米到30米。船的首尾为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头、龙尾,船身上画满了龙鳞。我在电视上看赛龙舟,那些队员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大约有三十人。船上还有一名鼓手。听到准备声,队员们准备好,精神抖擞,十分壮观。哨子一吹响,队员们奋力地向前冲,非常努力的向前冲。最后,“顺德乐从”的队员赢了,看到他们这么开心,我也不禁地笑了。

  端午节赛龙舟真精彩!赛龙舟是多么壮观的啊!我爱观看一年一度的“赛龙舟”。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7

  端午节到了。这天早晨,姥姥姥爷来我家,我就急忙穿好衣服,来迎接姥姥姥爷。

  老爷说:“棒棒,我们今天要去宝鸡看望妹妹!”我说:“耶!”然后我们吃完早饭,急急忙忙开着妈妈的车去宝鸡,我们差不多开了2个小时才到宝鸡的。

  到了宝鸡以后,妹妹就一下子扑到了我的怀里,我就和妹妹在小姨的店里玩耍,我和妹妹打游戏、吃雪糕、吹泡泡糖,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妹妹依依不舍的和我说再见,我也依依不舍的和妹妹说了声再见。

  今天玩得真开心呀!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8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称端阳节。

  每当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插上艾叶。我家也不例外,每年端午节一大早,妈妈便会从菜场买回一大把艾叶插在门上,说实话,我根本就不喜欢艾叶,尤其是它散发的刺鼻气味。于是我一边捂着鼻子,一边抱怨着妈妈的迷信。可是,妈妈一点儿也不生气,耐心对我说:“端午节插艾叶,以后全家人就可以吉祥如意。”我似乎懂了一点,我使劲去闻闻艾叶的香味,不觉得那么刺鼻了,反而有一种清香,沁人心脾的感觉呢!

  记忆中的端午节,不再是刺鼻的艾叶的气味,而是浓浓的粽香味,说起粽子,思绪又回到去年的端午节那天,早饭过后,妈妈照料把包好的粽子轻轻放入锅中去煮。不太一会儿,糯米、粽叶的清香溢满整个房子,粽子出锅了,掀开表面的一层粽叶,只见晶莹剔透的糯米和似星星点缀的蜜枣映入眼帘,看着就嘴馋。咬上一口,又甜又黏,心里有一种既美好又满的感觉。

  口尝了粽子,我想了解一下粽子,妈妈告诉我粽子分为两大类,按照不同的开头和用料人们给它们直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像“角粽”“斧头粽”等。

  吃过了粽子,又了解了一下粽子,就到外面散步,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艾叶香味和粽子那淡淡的清香,在四溢的香气中,我们尽情感受节日气氛……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9

  6月23日是端午节,对我来说是个特别的节日。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第一次包粽子,觉得好开心!包完粽子后,外婆就把粽子煮了。过了一会儿,粽子出炉了,我一闻到粽子的香味,就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

  外婆说:“粽子还很烫,不能吃,过一会才吃吧。”我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等待着粽子凉。又过了一会儿,我走过去,摸摸粽子,粽子已经凉了。我剥开粽子叶,吃了一大口,又香又甜,真好吃啊!昨天过了这么一个特别的端午节,我真开心。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0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在阳历中总是频繁地变换日子,但是在农历中,永远是五月初五那一天。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春秋时是去病防疫的重大日子,屈原殉国以后就成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节,人们要进行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这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了。可是妈妈每年都是在外面买粽子,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今年我很想自己包粽子,于是软磨硬泡要求妈妈给我做美味可口的粽子吃。最后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妈妈竟然答应了。

  一切材料准备就绪,妈妈拿出两块猪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糯米泡在凉水里浸泡半小时,然后把青绿色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的。“既然自己做,咱就做个与外面不一样的肉粽。”妈妈微笑着对我说。

  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把三片粽叶放在手心,卷成一个小喇叭,往里面放一层糯米,再放入几块猪肉,接着再放一层糯米,最后把口分封起来,用手压得紧紧的,右手拿起一个粽线在粽子上紧紧缠绕三圈,紧接着来一个完美的打结,粽子就算包好了。我看得心里痒痒的,于是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不是包得有大有小,就是上下都开口,糯米漏了出来。“第一回嘛,这也不错了。”得到妈妈的鼓励,我包得更起劲儿了,一会儿,我们就包了一大盆。

  妈妈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了四个小时,期盼已久的粽子终于到了出锅的时候,打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有粽叶的清香也有猪肉的味道。最后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起了美味的粽子。

  这个端午节非常的有意义,我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1

  中国有许多节日,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端午节……其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就是端午节了。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

  听妈妈说:端午节是用来怀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听奶奶说:到了端午节每家每户都少不了包粽子这件事。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的最爱。粽子的形状各异,有三角形的,有棱形的,还有正方形的……粽子的味道也有很多种,鲜肉的、板栗的、红枣的……味道好极了!

  如今,端午节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2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很喜欢包粽子了,我家的人都会包一种“咸棕子: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咸的粽子就是咸肉啊,烧鸡,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我妈妈端咸肉粽子,我迫不及带的拿咸肉粽,子,我打开了我自己做的咸肉粽,我自己吃了我自己做的咸肉粽子,我哥我姐都吃自己做的咸肉粽子,我们全家去看龙舟,看他们努力的力量了。

  我最喜欢端午节!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3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古代端午节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并列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端午节这天,我们一家就早早起床,梳洗完毕就往奶奶家赶去。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天公不作美,下着瓢泼大雨,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我多么想快点到奶奶家,与他们团聚。一路上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到了奶奶家,小狗“汪汪”地叫着,跑出来咬着我的裤脚,好像是迎接我们回家。我拿起一根小棍子逗它,它被我逗得更起劲了,叫声也更大了,有时还蹦起来,非常的快活。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回家,非常高兴,赶紧忙着准备团圆饭。

  快到中午雨停了,我们来到了外婆家,弟弟、妹妹早已经到了,我们几个便一起到外婆家门前的水池里捉鱼,水池里的鱼游来游去,非常灵活,很难捉到它们。后来,我找来一个簸箕,直接水里捞,这回容易多了,不一会儿,就捉到了十来条小鱼,我和弟弟妹妹带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外婆家,外婆准备了各种好吃的东西招待我们。

  今天,因为我不仅和亲人团聚了,还玩得特别开心。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4

  端午节快到了,姑姑告诉我,端午节是纪念一位叫屈原的大诗人,因为一个叫楚怀王的坏国王不听劝告,楚国给秦国消灭了,屈原很难过,就投江自杀了。人们知道后,派了很多船只去捞他,但是都找不到,因为大家不想他的身体被鱼吃掉,所以呢,就扔了很多粽子到水里喂鱼。于是,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风俗。

  听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难过,屈原不该自杀的。姑姑说,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敢去面对。大家说是吗?

  祝老师和同学们端午节快乐!记得吃粽子哦!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5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包粽子又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节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户户便忙着包粽子。你看,我们家里也忙乎开了。妈妈把荷叶浸在锅里,转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红枣,切香肠,拌肉馅……过了一会儿,她转过身来,掀开锅盖,一阵荷叶的清香扑鼻而来。于是,一番忙绿后。一大盆荷叶,几小盆糯米,洗好的红枣,切好的香肠,拌好的肉馅……围着几张小椅子,依次排开。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选了三片荷叶,依次排开,再卷成圆锥体,一会儿放红枣,一会儿放糯米,直到放满而至。再把糯米用荷叶封起来,圈一圈,妈妈又敲了敲,还说:“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绳子捆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个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妈妈煮了三四十分钟。粽子出锅了,整个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选了一个我最喜欢的红枣粽子。剥开以后,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我吃了一口馅子,味道,美极了,甜而不腻。

  我爱端午节,爱端午节这浓浓的综香。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6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7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呢?为什么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包粽子呢?这两个问题我可以来回答: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之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是因为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家也一起包粽子。妈妈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场买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准备完成。开始,我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在三分之一处折一个角,形成三角体。

  然后,我把一块绿豆沙塞了进去,再放一点糯米。最后,我想用竹绳把粽子包起来,但是香肠和糯米总是从下面的小孔露出脸来,我用夹子把那个小孔夹住,可是妈妈说:“不能这样,待会儿怎么煮啊。”我把夹子取了下来,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孔缩小。

  最后,我顺利的做好了第一个粽子,我越做越有劲,一共做了18个。我把我的几个优秀作品拿去煮。一会儿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开竹叶往嘴里送,顿时,一阵芳香在嘴里飘来飘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举行了一个小游戏:把三个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尝出那一个是自己做的。我一开始,总是品尝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后,我发现最后一个粽子的底部,有一块绿豆沙露出了来我高兴的指着它,爸爸开翻下面的答案,结果被我猜中。

  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8

  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虽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种很多,但是,我还是喜欢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就会把包粽子的芦苇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后准备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红枣等。接下来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会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卷好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端午节真是个充满神奇、充满喜悦、充满热闹的节日。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19

  “农历五月五,家家稻米香。”这是我们家乡流行的一句对歌词。

  往年的粽子总是外婆包,今年我缠着外婆,硬是要学包粽子,外婆拗不过我,只好答应。

  星期天下午,我就跟着外婆学包粽子。外婆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外婆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住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外婆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外婆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勺子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塞得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外婆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轻一些,把粽叶捏紧些。你看――”外婆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扎绳。只见外婆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外婆的方法捆好了我的第一个粽子。看着我包的这个歪歪斜斜的粽子,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外婆说,熟能生巧,我又一连包了好几个。

  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更要有恒心。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0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插上了艾叶,包起了粽子。我家也忙活了起来。

  一大早我就起床了,你猜我要做什么呢?当然是包粽子呀!等我下楼,奶奶早就准备好了一堆材料:粽叶、糯米、葡萄干、蜜枣、红豆、鲜肉那可真是应有尽有。我洗好手拿起粽叶准备包粽子了。可是,下一步该怎么办,刚拿起粽叶就把我给难住了。

  我不会包可怎么办呀?我刚说完,奶奶就说:别急别急,奶奶教你。奶奶可真算得上是包粽子的能手,只见她挑了两片又大又宽的芦叶,整齐地放好,熟练地将它卷成了圆锥形,再用小勺从泡好的糯米、大枣、葡萄干中舀了几勺来装进圆锥里,然后左一包,右一裹,用麻绳系紧,一个菱形的大粽子就包好了,看得我眼花缭乱,垂涎三尺。

  学着奶奶的样子,我把粽叶卷成一个小漏斗,放了几大勺糯米后又放了几个大大的红枣,因为糯米放的太多,怎么也裹不上,我左边一捣鼓,右边一捣鼓,粽子竟然成了一个大肚子胖娃娃,一不小心肚皮破了,糯米哗啦啦地掉了出来,第一只粽子以失败告终,接着我又重新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奶奶的动作,一步一步,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终于包成了一个四不像的粽子。

  包完了粽子,奶奶给了我一只香囊,在我额头上涂上了雄黄,奶奶悄悄地说,这是为了驱灾辟邪。吃着这香喷喷的粽子,感受到真是一次难忘的端午节啊!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1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让我给你们讲一讲。

  从前,有一个爱国诗人屈原,有一次,他进京去办事,看到国家变的非常衰败,就投汩罗江自杀了。临死前,他还写了一首诗。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诗人,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设成端午节。

  端午节主要内容就是划龙舟、包粽子。

  赛龙舟的场面很热闹,河岸边被挤的水泄不通。只听枪声一响,船上的人拼命的向前划,而河岸边满是加油声。

  包粽子,就是用竹叶包,用糯米作馅。包的时候很粘手,不是专业人员可是包不好的哦!

  在端午节,人们还要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孳生。

  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打捞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河里,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2

  端午节快到了,奶奶包了好多粽子。我放学回到家,抓起一个粽子就咬,嗯,真香,还粘嘴巴。爸爸笑着问我粽子是怎么做的。我头一抬说:“这不简单着嘛,准备好粽子叶和糯米不就行了!”爸爸拍拍我的头说:“准备工作才是个开始啊。你看,首先你要把棕叶洗干净放在水里泡上30分钟,再把糯米放进折成四角形的棕叶里,可别忘了同时还要放进你最爱吃的蛋黄、鲜肉等馅儿,然后用绳子把粽子扎起来,放到锅里去煮。

  煮熟了,才是你现在拿的好吃的粽子哟!”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说:“爸爸,虽然我不知道包粽子这么麻烦,但我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屈原。我们在人自然社会课上学到过。”“真是好儿子!那你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个节日啊!”爸爸语重心长地看着我说。我使劲地点点头。爸爸笑了,我也笑了。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3

  今天是六月八日,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说起“端午节”,我还知道它有另外的几个名字呢!如“端阳节”、“女儿节”、“诗人节”。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由于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来探望自己的父母亲而得名“女儿节”;“诗人节”当然是要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知道了吧?

  早上,我吃过早饭,妈妈和奶奶带我出去玩。一路上,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别提有多开心了。不知怎么的,我发现今天大街上有好多人,他们都买了树枝拿在手里。我很奇怪准备问妈妈,却发现妈妈和奶奶手里也各拿着一捆树枝,就连忙跑过去问:“妈妈你们买树枝干啥?啊!真香!”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这是‘艾枝’。艾枝可以驱蚊子和苍蝇,还可以避邪呢!我们把艾枝挂在自己家的门上、窗户上,不是很好吗?”我点点头。

  中午,我们家的饭菜有丰盛又香甜,除了家常菜外,还有漂亮的三角粽子、鸡蛋和鸭蛋,香气扑鼻。我立刻拿起一个较大的粽子,剥开粽叶,津津有味地吃着白嫩的糯米,好吃极了!

  爷爷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人格。其实这个我已经知道了,嘻嘻……

  端午节真快乐,真有趣!又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过端午节,真好!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4

  今天是端午节,几天前妈妈就给我脖子、手和脚带上了用五彩丝线编成的彩链。听大人说带着它一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姥姥说要包粽子。粽子做好后我马上飞奔过去拿了一个在手上,刚出锅的粽子皮是墨绿色的,闻起来好象有一股姥爷喝的茶叶的味道;粽子的形状是四角形的,用两到三片芦苇叶剥裹着白白的糯米,再用马莲杆缠住绑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成了。剥开一个粽子,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好像在开会,又好像在寒冷在冬天大家抱在一起取暖;尝一尝香香的、粘粘的,如果再在上面洒上一点糖,那味道更是让人甜到心里去了。我喜欢端午节,我更喜欢吃粽子。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5

  难忘的端午节难忘的端午节随着日历的翻动,又一年的端午节到了。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已经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了,人民不但没有淡忘它,反而更加重视它。有句名谚叫:“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现在已有端午小长假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喝雄黄酒、佩戴香囊和悬艾叶菖蒲等。这诸多的习俗,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一大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外婆家。看见外公在门口做着什么,于是我走上前问了问外公,外公说:“我在做菖蒲剑,只要把它给粘在门上,能防虫蛇,驱蚊辟邪的。”菖蒲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中含有挥发性香油,有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功效。先取一片菖蒲叶剪一段40厘米左右长的段,再修剪成宝剑头的形状,然后再剪一根10厘米长的一段,两头顺一个方向斜剪一刀,最后把短的交叉插在长的三分之一处,一把菖蒲剑就做好了。

  我们如法炮制做了十几把剑,再把它粘在家里的每扇门上。后来,我还跟外婆学包粽子、洒雄黄酒。我在外婆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我期望下一年的端午节快点来。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6

  大家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这可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所以每逢端午节,人们都要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这个小常识大家要知道哦!

  但是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代,诗人屈原不但其爱国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等守旧派的反对,而且糊涂的怀王也因听信谗言疏远屈原。痛心疾首的屈原在写下《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后的公元前278年,终因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闻讯赶到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边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喂食鱼鱼蛟虾蟹,使它们不再啃咬屈原的尸体。

  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农历5月5日,屈原的忌日),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7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棕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棕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为什么象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学习屈原,一定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8

  端午节这一天我很开心,这一天我们家人团员在一起吃粽子,我家买了很多粽子有糯米的、蜜枣的、板栗的等等,我最喜欢吃的是蜜枣粽子。这一天我还在电影院看了电影,我特别的开心,晚上一定会做一个美梦。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29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国最传统、最古老的节日。我们小区到处喜气洋洋,一派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比如:划龙船、吃粽子、系五丝线等等。当然,我妈妈在太阳出来之前已经把五丝线系在了我的手腕和脚脖上了。听妈妈说,五丝绳也叫长命缕,是爸爸、妈妈希望孩子能长命百岁,多么美好的期望啊!

  晚上,妈妈买回来一包粽子。粽子用竹叶包裹着,仿佛一个个绿娃娃似的,老远就闻到一股甘甜的清香沁入肺腑。剥开竹叶咬一口,糯米发红,再咬一口,香甜润滑,真是又香又甜,好吃极了!一边吃着粽子,我一边想起了屈原这个历史人物。当年屈原因被小人出卖,含冤投江自杀。当地百姓去汨罗江打捞尸体也没成功,就向汨罗江中扔了鸡蛋和熟米。据说这样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

  妈妈还熬了草莓汤,红红的草莓衬着那浓浓的汤,真是一道美味呀!

  今年的端午节,我们过得很开心。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30

  端午节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知道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知道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

  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知道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起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