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演讲稿2023 篇1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也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标准之一。
古往今来,我们常听到关于孝道的故事,劝诫我们要懂得“孝”,即孝顺。然而材料中,小聂竟连续半年对老父亲不管不顾,他最终在法律的强制作用下才承认错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愤怒及深思:孝道呢?良心呢?都去哪儿了?
孝顺本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从古至今都是。国家制定的赡养父母的义务也可以看出孝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早已有人成为“孝”的楷模了。
在每一段时期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几乎总有那么一两个人因为“孝”而成为神话。记得,有一位徐氏少年,母亲瘫痪,家中无人照顾且自己要远去读书,这位少年毅然决定背着母亲上学!少年勤工俭学还要照顾母亲,最终不负所望考上了大学!母亲也一路伴随!
多么令人唏嘘,又是多么可歌可敬!让人赞扬这位少年的,不正是材料中小聂所缺少的所谓“孝”吗?同样是人,怎么就区别那么大呢?难道小聂就不懂得什么是孝?并不。在这两相对之下,小聂的行为是多么令人愤怒又是多么令老父亲伤心!很早以前的古代,早已由孝衍生出了一个名词——“不孝子”,指的就是小聂这类人吧?既然是流转已久,那么自然是有许多故事的。
还记得那个60多岁的仍打扮得花哨而只为逗老父母笑一笑的先生吗?本是准备享受颐养天年的乐趣,却宁为父母一笑而打扮花哨甚至跳舞唱歌,这就足以见得。一个孝子对父母那深沉的爱和孝顺。古人尚且如此,那么我们自称先进的现代人,所谓“先进”,就是连古人都比不上么?古人尚且知孝顺,我们的孝道,又去哪儿了呢?我们这不是越长越退化回去了吗?
父母总是像大树一样守护着我们,直到老死也心中牵挂自己的儿女,而我们都长成了大树,能反过来守护着他们时,竟想要移植?这又如何对得起为你提供养分的父母?筷子兄弟的“父亲”唱得好: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又有多少人懂得后有付出回报呢?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都懂得的道理,身为灵长的人类,为何不懂?人呐,都得要长点心啊!不能忘本啊!
孝道文化演讲稿2023 篇2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不计其数。陈毅孝敬父母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怀着崇敬的心情,我又一次读了《孝敬父母》这篇文章。
陈毅是个元帅,平时很忙。一次,他抽空去看望瘫痪在床的母亲。母亲大小便不能自理,在陈毅进家门前,母亲把尿裤扔掉了床下。陈毅进家门后,问母亲:“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只能把事实真相说了出来。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陈毅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有公务在身,却不忘自己的母亲。百忙抽空给母亲洗尿裤。从这件小事,我看出来陈毅是个孝子。
我想起了我的事,在家里,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更别说照顾父母了。从此以后我希望做个孝顺父母,懂得照顾父母的好孩子。
同学们,我发誓要做个对父母恭敬、孝顺的人。那你能做到吗?
孝道文化演讲稿2023 篇3
这学期梁先生因为要培训一些老师,没什么时间来上课,就请了你们——杨代汉实习老师给我们上课。
但是同学们把它当成了好消息,把安静的教室变成了不合理的菜市场,小声的让你更难受。记得有一次,评论一单元的试卷。你一发试卷,学生们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些人开始了解彼此的论文;有的在说笑;还有人在指着老师和同学。在嘈杂的声音中,有一个引起了我的注意:“安静!请安静!保持安静!我要评论试卷!”原来你是站在讲台上冲同学嚷嚷!而这个声音在学生的掩护下是那么脆弱无力;完全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
这个声音来了又来,终于引起了班干的注意;在他们的帮助下,教室逐渐安静下来。“嗯,第一个问题……”话音未落,另一个同学开始嘀咕。第一次说话后,稳定的局面被打破,杨老师“无力”的声音再次响起:“安静!请保持安静……”但是有什么用呢?杨老师还像一团空气一样站在那里,早就被讲台下的同学遗忘了。看着这个乱七八糟的教室,我心想:“这些学生不那么尊重老师,心里在想什么?他们以为老师是在为他们学习,为他们流汗?”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下课,杨老师终于满头大汗的离开了教室。
虽然班主任多次强调过这个问题,但学生还是没用,多次扰乱课堂。每次看到杨老师狼狈的离开教室,每次看到她不顾脸颊上的汗水批改作业,我真的想对你说:“老师,你辛苦了!真的希望期末考试后能看到你灿烂的笑容!在这段时间里,你不仅教会了我知识,也教会了我更珍贵的东西。你给我的鼓励,赞扬,批评,是我成长的阶梯!你永远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