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道1分钟的演讲稿

2023-02-16

有关孝道1分钟的演讲稿 篇1

  孝,乃人之根,性之本,德之源,教之所。

  早在中国古代,《孝经》就已有“百善以孝为先”这句明宗开义。也就是说孝顺是行善的根本,没有孝顺又谈何行善。所谓的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

  在婴儿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孝’这个字便被写在了他人生典籍的扉页,醒目的中国字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中华儿女,用行动去证明你对父母的孝心,用行动去感谢父母对你的爱。这种人人生来就有的天性,本应在人的心灵深处开辟出一片美丽的花田,用爱与感恩等人类最真挚美好的感情浇灌,但没有人保证,经历了狂风暴雨之后,这花田不枯,这感情不变。经历过风雨,便拥有彩虹,这花田有风暴后特有的美丽,比先前更旺盛妖艳。

  我是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学生,从小便寄宿在姥爷家。姥爷是一名数学教师,在我看来,他对我的感情就像他三十几年教师生涯中一成不变的数学公式一样,单调而乏味。这种淡漠的感情,在姥爷病倒那天,蓦然消失。而那天,我这个平时自诩挺孝顺的孙女,竟无法从记忆中挖出丝毫对姥爷的孝心来。

  无尽的后悔感像潮水般将我吞噬,如果能早点发觉姥爷身体的不适就好了,如果能多干些家务活来减轻老爷的负担就好了,我是这样想的。看着病榻上姥爷那刻满沧桑皱纹又憔悴的脸庞,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急忙翻出药箱,想找一些能减轻老爷痛苦的药,却被说明书上复杂的术语弄昏了头。

  要知道,在我生病时,姥爷会守在我的病床前,喂我吃药,再哄我入睡。而现在,如此这般。泪水渐渐迷蒙了我的双眼,忍住想要啜泣的冲动。这时,姥爷走了过来,慢慢收拾我弄乱的药箱,吃好药。看着看着,泪水终于决堤而下,扑到姥爷怀里,大声哭号,双肩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不停地说:“对不起”。姥爷笑着问我为什么道歉,我回答,自己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让姥爷受累。姥爷拍了拍我的头,眼睛里流露出欣慰与赞许,说:“以后能做到吧?”我大喊:“能!”

  淡淡的药香,承载着姥爷对我深沉的爱,它让我幡然醒悟,并拥有这世上最美好的品质——孝顺。

  鹿乳奉亲,啮齿痛心的故事感动着我,芦衣顺母,拾葚异器的故事教化着我。在孝顺之风的熏陶中,我成长着。

  善良的品质固然美好,但对长辈的孝顺应放在全部善意的先列。一个人,如果只对陌生人报以善良之心,对父母长辈不屑一顾的话,那么没有人会认同,那所谓的善良只是水中的泡沫,将会渐渐消逝。

  善良之水滋润着孝心,在风雨的洗礼过后,我拾起挂在云朵之上的彩虹,那刻印着孝心标记的彩虹。

有关孝道1分钟的演讲稿 篇2

  天空是鸟儿飞翔的天堂,学校是我们翱翔的起点。从记事起便怀着一颗求知的心踏进校园,浓浓的书香气一路指引我前行,洗涤我喧嚣的心灵,赐予我人生的真谛。关于学校,我始终有一种信念铭记在心,是渴望;有一种悸动在心中流淌,是感恩!感恩学校,让我们领略知识的无限,弘扬生命的光鲜。

  感恩学校,谢谢您给予我知识的天堂。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到如今饱读诗书的少年,离不开学校这个特殊的场所。金秋,象征着丰收,在这个丰硕的季节我们踏进了校园,一串串足迹遍布每个角落,将在这里度过三年美好的求学时光。越来越明亮的教室、越来越先进的设备,无不为我们学习知识提供坚实的保障,每当上课铃声响起,便传来了朗朗读书声,不得不让我想起那句话“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是啊,在这个如花般的年纪,因为学校用知识灌溉,因为老师用汗水耕耘,才让我们得以获取知识,才能在今后的人生发光发亮。

  感恩学校,谢谢您给予我理想和信念。清晨,一天的开端,象征着希望与力量,每日的晨跑是学校安排的必要活动,最开始奔跑在学校的橡胶跑道上时,没跑两圈便难以坚持想要放弃,但看到其他同学仍在奋力奔跑,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全力以赴将自己投身于运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不言放弃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个道理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可谓是受益匪浅。人生之路充满荆棘与坎坷,在遇到挫折时不应轻言放弃,迎难而上,创造属于自己的广阔人生。这一切均要感恩学校,是学校给予了我们这份理想和信念,才让我的成长之路不再迷茫。

  感恩学校,谢谢您给予我爱和希望。时光似流,岁月如梭,在漫漫求学路中,我们待得最多的地方是学校,陪伴我们最多的人是老师,学校的一砖一瓦是那么熟悉,老师的一举一动是多么亲切,在农村我们有很多人都是留守儿童,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父母的陪伴,但在学校却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与甜蜜,感恩学校赋予了我生命新的意义,感受到在家感受不到的爱与希望,内心充满无限感动。

  感恩学校,如果您是蚌,那我们便是那蚌里的沙粒,您用爱来不断打磨、悉心培养,我们终将成为一颗颗耀眼的珍珠,光彩熠熠。而我们只想用那生命中的光芒照亮学校,惟愿学校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指引更多的人继续远航。

有关孝道1分钟的演讲稿 篇3

  古人云:“父母者,人之本也。”

  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天真烂漫的少年,是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伟大而无私的爱,作为儿女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传统美德,也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的孝心故事,对我而言最温暖我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爷爷是个年迈多病的“药罐子”,就算每天吃药也总是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在我10岁那年,爷爷因为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爸爸的生活节奏开始变得紧张而忙碌,习惯了午休的爸爸不再有午休时间,因为要帮爷爷活动身体,防止他肌肉萎缩,每天还要为爷爷翻身擦背。为了让爷爷有个舒适的环境,妈妈每天都把爷爷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隔几天就给爷爷换一张干净的被垫。爸爸妈妈十年如一日照顾着生活无法自理的爷爷,正因为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爷爷病倒的这10年里身上没有长过一点褥疮,肌肉也没有任何萎缩的迹象。人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在照顾爷爷的那么多年时间里我没听见爸爸妈妈有一句抱怨;而因为“父母在,不远游”,所以我也没见爸爸妈妈在这十年里有任何一次出远门。爸爸妈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有的还是大孝子”。

  爸爸妈妈用行动诠释着孝的含义,他们让我从小就知道:孝,要从小事做起。他们向我传递的是人间正能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我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更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也要用实际行动向身边的每个人传播我的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