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灵隐寺的导游词 篇1
我曾经经游览过许多山川名寺,灵隐寺就是其中之一,灵隐寺作文。公元326年,从印度来了一个和尚,名叫慧理,他见这里山清水秀,白云飘飘,怪石嶙峋,很像印度的灵鹫山,于是惊讶地叹道:“此中天竺国灵鹫山下的小锋,怎么会飞来此地呢?佛祖如来在世时,灵鹫山多为仙灵所隐藏之地,看来这地方也将成为佛国佳境。”于是他便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将寺前这座峰称作“灵隐寺飞来峰”。
灵隐寺的正门有面黄色的墙壁,上面写着“咫尺西天”四个大字,导游阿姨说这就是告诉我们此处离佛境不远了。旁有天竺三寺,前有灵鹫飞来,只要再跨上一步便到了佛国世界——灵隐寺了。走在恬静的小路,参天古树遮天日,身边潺潺清流伴随,一溪之隔是幽幽秀峰,那种消除尘意的感觉,真仿佛来到仙灵所隐之地。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冷泉亭,这建立在溪流之上的冷泉亭,是一千多年来诗人留恋、聚会、休息、赏景的地方,特别是白居易、苏东坡常在亭上饮宴赋诗,处理公事。
接着,我们来到了灵隐寺天王殿的正门,只见殿屋重檐下县挂的两块横匾,一块是灵鹫飞来,一块是云林禅寺。说到这个还有个小故事。传说康熙六下江南,四到灵隐 。有一次,在寺院主持谛晖法师陪同下,登上了寺后的北高峰,只见寺院笼罩在晨雾之中,眼前的灵隐寺飞来峰云林漠漠,分外幽静。回寺后心情仍然激动不已。酒过三巡,主持请皇上题一块匾额,留下墨宝,康熙乘着酒兴,满口答应,便铺开纸张大笔一挥,那知一落笔,就把繁体字灵隐的灵字写的过大,下面就无法写了,这时康熙的大学士提醒他杜甫的诗句“汉江终吾老,云林得尔曹“的诗句于“灵隐寺”就写成了“林云禅寺”,这是寺中的拄持纳闷了,这“灵隐寺”怎么就成了“云林禅寺”呢?康熙皇帝解释道:“灵隐寺身在山坳里,前有山必有林,上有天必有云,我乃写风景之幽雅矣;再看看寺院里烧香人之多,就像树林那样密不可数,香的烟雾环绕在寺院的上方就好像云彩一样,我乃写寺院规模之大矣,不好嘛?”这一说隹持也无话可说,只得高高的悬挂着,虽然这四个大字在天王殿已挂了300多年了,但杭州人至今也没人叫它“云林寺”的。灵隐寺中的故事多又多,说也说不完,希望下次再游这佛门圣地。
描写灵隐寺的导游词 篇2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0xx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浙江灵隐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
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直指堂(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联灯阁、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
描写灵隐寺的导游词 篇3
大家好,我姓余你们可以叫我余导。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杭州的灵隐寺,这是一个中国佛教著名寺院。
灵隐寺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灵隐寺在飞来峰与之间灵隐山,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一处古朴幽静、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
灵隐寺还有一个传说哩!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济公平时从不吃斋念佛,只是饮酒吃肉,都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的,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先是一愣,随后十分愤怒,说:这个疯疯颠颠的和尚,连这等事都干得出来。全村的老百姓都追了上去,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
我就讲到这儿,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游玩时可不能丢垃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