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拙政园的导游词讲解 篇1
拙政园是我国私家园林代表作品,在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拙政园的正门,大家可以看到正门上方有“拙政园”三个大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返乡,以大弘寺原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拙政园的园名是由《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一句缩写而成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座三开门的`堂屋就是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这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
下面,我们去游览“梧竹幽居”,它位于花园的最东面,俗称“月到风来亭”,它的造型非常别致,四个大大的圆洞门使我们联想起了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如果你们站在亭子里往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苏州拙政园,欢迎大家以后再来苏州游玩,再见。
最新拙政园的导游词讲解 篇2
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我叫华,大家叫我小华或华导游,苏州有许多园林,其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今天,我先带你们游览拙政园,大约要两个小时左右。
拙政园是我国私家园林代表作品,在1961年3月4日由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它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拙政园的正门,大家可以看到正门上方有“拙政园”三个大字,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返乡,以大弘寺原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拙政园的园名是由《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一句缩写而成的。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座三开门的堂屋就是兰雪堂。“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这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
下面,我们去游览“梧竹幽居”,它位于花园的`最东面,俗称“月到风来亭”,它的造型非常别致,四个大大的圆洞门使我们联想起了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如果你们站在亭子里往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苏州拙政园,欢迎大家以后再来苏州游玩,再见。
最新拙政园的导游词讲解 篇3
拙政园在江苏苏州市娄门内。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正德年同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宅园,并借用晋代潘岳《嗣居赋》中:“此亦拙者之力政也”的语意,取“拙政”二字为园名。1860~1863年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1954年对外开放。
拙政园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园中“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鸳鸯厅”,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所以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感到这里可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这一水湾口之两侧。
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其主体建筑,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从建筑物名称来看,也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此园以水为主,水面的占五分之三,建筑群多临水,保持了明代清逸古朴的造园风格,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1997年12月4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