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的导游词

2024-11-24

南山的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绿色仙境——南山竹海旅游观光;我是南山竹海景区的景点导游,非常荣幸能陪同各位一起去饱览竹海风光,领略竹韵风情。如果大家在游览过程中对景区项目建设或是我的导游服务有什么意见的话,请您随时提出,以便我们及时调整并为您更完善的服务。接下来,我们就正式开始今天的行程。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位于南山竹海景区的大门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正前方的两把大型“扇子”,这两把扇子素有“天下第一扇”之称,其中大扇高11.8米,小扇高9.5米,横跨41.5米,它不仅是南山竹海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游客出入景区的重要通道。整个扇面都是由竹片粘贴而成的,扇面上“南山竹海”四个字是由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笔峰中临摹而出的,另外扇面还绘有一些竹子的图案和优美的咏竹诗,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相信各位都知道,那就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今天各位既然来到了竹海,相信通过它们“高风亮节”的熏陶,一定会变得不俗也不瘦。接下来,请大家随我进入扇中一游,去领略竹海深处的意境。

  南山竹海位于溧阳南部山区,属天目山余脉,是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东与宜兴市相接,北枕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置身于旅游黄金通道络之中。年9月由溧阳市横涧镇政府投资开发,04年3月由天目湖旅游公司控股经营,前期投资七千万元对其进行改造和全面的开发。06年7月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区内山水相映,风光旖旎,有“天堂南山、梦幻竹海”之美誉,南山竹海在其优越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源远流长的竹文化和寿文化为底蕴,并结合古官道、吴越古兵营、黄金沟等人文资源,目前已形成颇具规模的五大功能游览区:静湖娱乐区、休闲娱乐区、历史文化区、长寿文化区和登山游览区。主要游览景点有:镜湖、小鸟天堂、古官道、第一寿星、吴越第一峰、撞钟祈福等等。

南山的导游词 篇2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天目湖山水园。介绍一下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的概况。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江南历史名城——溧阳市境内,距市区仅8公里。她东临烟波浩渺的太湖,南连蜿蜒起伏的天目山脉,西接六朝古都南京,北望新兴旅游城市常州。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开发于1992年4月,1994年7月成为江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年底被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度假区,并于年通过ISO14001环境质量认证。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主要由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组成。它们分别是我们现在游览的“沙河水库”和距此向北仅三公里的“大溪水库”,这两大水库的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总储水量达3亿立方米,它们同时都处于天目山脉的余脉上,如果从高空向下看,我们大家会发现它们犹如人的一双亮丽纯澈的眼睛,所以我们在开发之初将其改名为“天目湖”,沙河和大溪都是它以前的名字。我们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就是沙河水库中最为开阔的一部分,这个水库呈狭长型,总长13公里,上游一直延伸到安徽的广德县境内,库内蓄水超过1.1亿立方米,水最深处达28米,平均深度也在10米以上,它兴建于50年代,原先是一条由48条溪涧水汇集而成的大沙河,周边范围为方圆148.5平方公里的近130个自然村,因为这儿的地理环境是个四边丘陵山高,中间小盆地低的状态,所以每年汛期来临暴雨骤降,山洪暴发,这儿是一片泽国,村民们是流离失所,为了充分利用好水资源,从根本上治理水患,为了子孙万代造福。

  在1958年我们响应“兴修水利”、“造福子孙”的号召,共用了三年的时间,迁动此地户村民,利用地理优势,在下游筑起总长2200米的拦水大坝,终于建成了这气魄雄伟的水库。它集太湖碧波万顷之势,西子湖浓妆淡抹之美,千岛湖环拱珠联之局于一身,并逐渐形成了融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此地山清水秀,茶香鱼肥,空气清新。如一幅展开的画卷,一首优美的诗,一曲动听的音乐毫无保留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游客们称赞它是“江南明珠”“绿色仙境”。

南山的导游词 篇3

  南山寺在漳州市区九龙江南畔的丹霞山麓,为漳州八大名胜之一,是闻名海内外的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佛教大寺院。据《龙溪县志·古迹》记载,它原名“报劬崇福禅寺”,是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太子太傅陈邕所建,至明朝才改称南山寺。

  南山寺规模宏大。进五个并列的大门为天王殿,殿中奉祀一尊笑迎八方来客的弥勒大佛像,两旁分列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  过了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宝佛”(三尊),是来代修建寺院时重塑的,其特征是两个耳朵下端成尖形。

  大雄宝殿的左侧有一个石佛阁,称“净业堂”,阁中有一巨大的石笋,聘请石匠名师把它雕成弥陀佛像。佛像连莲花座高达一丈六尺,造型优美,俗称大石佛。大雄宝殿的左角悬挂一口直径三尺八寸,高五尺六寸,重1300多市斤的大铜钟。它本是唐朝铸造,元朝延佑六年(1319年)扩建寺院时重新铸造,钟上有元朝住持僧右愚的题铭。

  石佛阁的右邻是德星堂,俗称官房,原是供来客住宿的。1930~1931年间,陶铸任闽南特委书记时曾住在这里,特委机关就在这寺内革命。

  大雄宝殿后面高坡上的右端是藏经阁,内珍藏六十厨经文,其中有无价之宝血书《华岩经》,相传是明天启年间寺僧融(一说雄)和及尼姑莲三人用三年时间刺血合写而成,笔法端秀,字迹显出金黄色,共八十一卷。可惜在“_”时受破坏,仅存残页。阁中还供奉一尊白石佛,是用纯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高六尺,重四千公斤。因光洁如玉,被称为玉佛。据查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住持僧妙莲法师从缅甸募化而来。这种白石佛全国只有三尊,一在北京团城(一说围城),一在上海玉佛寺。  高坡上的左端是陈太傅祠,据传是当年陈邕故居,后人改建为祠,供奉陈太傅塑像,后像被毁。  太傅祠后面有楼,现称“小姐楼”,又称“姑娘楼”,传说为金娘当年的闺房。金娘小姐削发为尼之后,曾受皇上封为金花郡主,其墓原在寺后山上,人称“姑娘墓”,解放后因五个工厂需要共建一座自来水池,把姑娘遗骸移葬在致经阁后园中,修建新墓,立碑曰:“唐浩封金花郡主玄妙之墓””(玄妙是金花郡主的法号),为游客所瞻仰。

  大石佛、白玉佛、大钟、血书《严华经》、御赐《致经》(贝叶经)合称南山寺五宝。

南山的导游词 篇4

  南山竹海一望无际的竹子斜倚在山石上,形状各异,声音各异,味道独特;千年古松,古植物参天,挺拔,稀有而神奇;山中镜湖竹筏,山中潺潺溪流,形状各异的竹棚,给游客一种古朴、原始、自然的意境。还有仙汕、金牛岭、果地山、古宫路等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南山竹海的神秘。大巴到牌楼的时候,前面是珠海镜湖。两座山之间的一泓清水,犹如镶嵌在山中的一面镜子。山河相映,景色秀丽,景色迷人。在大坝旁边,停着十多只竹筏。游客只要跟他们打招呼,就有山婶撑着竹筏,载着他们到湖边。

  走在山路上,山坡上长满了又粗又圆又直的竹子。路边野花盛开,蝴蝶飞舞。走到“纪明三省”官道,沿着一条麻菇石子铺成的山路往上爬,左边的涧河一路跳下去,唱下去。爬到山顶,你可以看到江浙皖边区的全景。据传说,这条昔日的官道是政府运送邮件的主要道路。明惠帝朱允炆从京都故宫(今南京)的后地道逃到溧阳,然后从这条官道翻越大山,逃到云南。出了路,继续往南走,只见群山环抱,山峦重叠,两侧竹林丛生,直入云霄。

  夏天来这里旅游就像走进一个凉爽的世界。山风一吹,全身燥热,让你领略万亩竹海的无限魅力。爬上攀登石阶,旁边有八角亭。亭子是一个竹亭子,里面有竹条和椅子。亭子里有一口4米深的古井,泉水是丁咚。在这里小憩,泡一杯绿茶,面朝天空,竹海,很惬意。从这次登山出发,沿途有很多景点,如卧虎石、观潮亭、野猪林、五岳第一峰等。如果你翻过这座山,你就会来到著名的沈曦古松花园。公园里有24棵清朝乾隆年间种植的松树,最大的一棵需要两人合抱,高约30米。公园里还有一座古老的森林保护纪念碑。纪念碑上的字迹虽然难以辨认,但先人定下的规矩却代代相传,一直遵守到现在。就像宋代诗人苏东坡在他关于竹子的诗中说的那样:“食而无肉,不如居而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南山的导游词 篇5

  亲爱的游客们,今天我们参观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它位于镇江市南部,距离市中心仅2.5公里。它是罕见的国家森林公园。南山面积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3%。有无尽的山峰,青翠的群山,清澈的泉水,鸟儿在耳边歌唱。

  请跟随我的脚步进入公园的腹地。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大片原始次生林,这里的植被以树木和松树为主,高大高耸,整个森林很深很静。宋代王安石隐居于此时,曾这样描述:建水深,水源贫乏,有丛林。

  我们沿着台阶爬到了山顶。山林被春风砍伐后,伸展开来,长满了新绿;不时有小鸟在我耳边呢喃歌唱。真的是“绿叶不减道来,加四五只黄鹂。”这里风景如画,深深吸引了北宋四大名人之一的米芾。他在这里呆了40年,用“城市山林”来形容他深爱的水土。如今,这四个字成了镇江市的别称。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山顶。请看,山腰的层层艳红,是盛开的杜鹃花。传说南山脚下曾经住着一位名叫杜甫的勇敢女子。为了坚守自己忠贞的爱情,她最终吐血而亡。她吐出的血变成了满山的杜鹃花。今天,山上盛开的杜鹃花是南山给所有朋友的爱的使者和爱的祝福。

  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南山曾是佛教圣地之一。鼎盛时期,有几十座寺庙。到目前为止,南山只有三座古庙:竹林、鹤林和赵胤。其中,千户仁济是苏东坡赢得“宁食无肉,不食无竹”的人生命感觉之地。

  千百年来,南山以其深邃幽静,成为无数领军儒生了解人生的圣地。音乐家戴庆在这里完成了古曲《游仙》、《停》、《广陵》三步曲。南朝太子萧统完成了第一部诗文集《昭明文选》,文学理论家刘勰留下了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听山房、读书台、增华阁、文心阁,这些大师们曾经著书立说的地方,至今还留在南山上。虽然它们被风雨侵蚀,但历史的沧桑掩盖不了它们耀眼的光辉。在他们的关怀下,南山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文化的滋养下,山水充满了迷人的诗情画意。

  有人说南山是城市的“绿肺”,我说南山是镇江的灵魂。镇江3000年的文化植根于此,在丛林、泉水、城堡和古庙中传播。走路的时候,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被洗涤和放松,我们的灵魂也受到现代文明的干扰。

  请和我一起深呼吸,闭上眼睛,让我们暂时抛开外界,在南山,与自然对话,与不朽的文化对话,倾听他们的声音…

南山的导游词 篇6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登上的是乡村田园岛。它又称猴岛,这是因为我们在这个岛上放养了一百多只活泼可爱、机敏好动的小猕猴,它们是没有圈禁,自由活动的,这给这岛可增加了不少自然野趣,不过还请大家注意,我们大家在岛上见到这些顽皮的小家伙时可要注意了,可不要去嬉戏逗弄它们,把它们弄毛了,可是要发发小脾气的,可不要给这些发脾气的小家伙给抓着了。这个岛占地360多亩,鸟瞰此岛,会发现岛上的大片松林如一只雄狮伏地,因此这片松林就被称为“雄狮林”,它和对面的那座圆形小岛就构成了天目湖的另一景“雄狮滚绣球”,所以对面的小岛也因此得名“绣球岛”,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座桥是连接猴岛和绣球岛的唯一通道——逍遥桥,它是用铁索铁链连接,铺上木板而成的走在上面摇摇摆摆,逍遥自在,各位勇敢的客人,我们不妨逍遥一回吧。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把茶壶名曰“天下第一壶”,它已经得到吉尼斯上海总部的认证,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紫砂提梁壶,它高35米,壶内径18米,容水27立方米,是10余名艺工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制作而成,因为它制作于年,所以又称"世纪之壶",这可是绣球岛的标志性景物。这个岛上有一品茶的好去处,那就是岛上最高处的那座仿古建筑,它名为"天目茶苑",走我们去到那一品天目湖的二绝“茶香、水甜”吧。

  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茶树的发源地,茶叶在我国的种、制历史悠久,范围广泛,现全国种茶面积达110万公顷,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的967个县市,全国产茶的地区按地理位置来分共分为四大茶区:西南、华南、江南、江北。我市属于四大茶区中的江南茶区。江南茶区的区域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的苏南、皖南、鄂南、浙、湘、赣等地,这一茶区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年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南山的导游词 篇7

  南山古称“鳌山”,位于中国海南岛的南端,山高约500米,形似巨鳖。1220xx年前,中国唐代著名的大和尚鉴真法师,在他第五次东渡日本遇险后漂流到南山,在南山居住一年半之久,在此间建造佛寺,传法布道。随后第六次东渡终获成功。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它位于中国唯一的热带海滨城市三亚市的西部,是全国罕见的超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园区规划面积五十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十多平方公里,由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公司统筹规划,美国经济咨询公司提供可行性报告。项目内容策划分别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完成。该项目是海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被海南省授予“海南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海南省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并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佛教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它的建成填补了海南历史文化旅游的空白,进一步突出海南大生态旅游优势,为中国旅游增光添彩。

  游南山,还未及园区内,便可望见一座门楼高耸,古色古香、巍峨岸然,它就是具有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风格,气象不凡,生机勃勃的南山景区大门--"不二"法门。何以"不二",现为介绍:

  据说在佛家里面一共有八万四千个法门,而不二法门为第一法门,人一旦进入门,就是进了超越了生死的涅境界便可以成佛了。当然这只是从思想境界上而不是从空间上来说的。法门可以理解为一种门道或途径,所有修行的人只要依着这样的途径去不断-便可以获得正果。既然说它是一种思想境界,它又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呢?不二是一种非常深奥的理念,也不是我们言语可以说清楚的,简单的说,不是一,不是二,没有彼此的分别就是不二。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在现象上有千差万别,但从佛性上来看都是没有分别的,只不过是因缘凑合,都是虚无的,没有相对,也没有绝对。

  传说古印度有位叫维摩诘的人,他是释迦牟尼门下著名的居士,也是一位大家菩萨,维摩诘与其他菩萨不同的是,其他菩萨都没有家室,而维摩诘却不仅有娇妻美妾,而且拥有大片的庄园田地,是当地的一位富翁,但他即虔心侍佛,刻苦修行,同时也积极参加世俗的活动,他这种即出家又不出家的举止实在令人捉摸不透。有一次他声称病了,释尊便派弟子文殊等前来探病,与他进行了一场佛法真理的大辩论,维摩诘以他高深的佛学底蕴和超人的口才回答了众人的提问。他认为只要心中清净,佛土也就清净了,虽然他有眷属良田,但他的心却不为贪念所蒙蔽,虽然他的行为不同于其他菩萨,但他实在是在追求佛道真理。所以一切都不必拘于形式,而在于自己内心如何把般若智慧运用于生活中去,于是他便证实了出家和在家的不二。谈到最后,文殊菩萨又问维摩诘:"那么你认为到底什么才是不二呢?"维摩诘听后闭上了眼睛,什么是也不说。文殊赞叹道:"妙啊,没有文字、言语者是真正的不二。"同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不二本身就是虚无,是绝对的真理。它是如此的深奥,若想真正的弄明白它,只有依靠我们去慢慢参悟了。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在现象上有千差万别,但从佛性上看来都是没有分别的,只不过是因缘的凑合,都是空寂虚无的,没有相对,也没有绝对。南山天然形胜非同一般,不仅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优越,这里还有着美丽的神话和民间传说。就是在这个稀有的地方,一个“种属基地”,世间万物都汇聚于此,传说中,此地福寿双全。这里的自然特征形成了天然的通道与屏障,确定了该地的重要性。它在三亚湾西边形成了三亚市天然、显著的依托。传说中,就是在南山,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把这里的居民和海岸线从一场灾难中解救出来。就是在这里,鉴真和尚在他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途中受阻,并飘落到南山。也是在这里,黄道婆开创了纺织业的新纪元,并延续了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历史。

南山的导游词 篇8

  南山历来被佛家称为吉祥福泽之地,并与众多史实和传说相连。佛教经典记载,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了救度芸芸众生,发了十二大愿,其中第二愿是长居南海愿。中国唐代的着名大和尚鉴真法师为弘扬佛法五次东渡日本均未成功,第五次东渡漂流到南山,他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并建造佛寺,传法布道,随后东渡日本终获成功。《崖州志》载:“光绪六年(公元一八八一年),三亚鸭仔塘村(南山东南麓)忽自产莲花,叶甚茂,三年乃谢。光绪二十三年,复产,愈甚,至今愈茂”。由此可见南山与佛门之殊胜因缘也。在南山脚下的水南村,黄道婆学习黎族织锦,开创了纺织业的新纪元,并续写了丝绸之路的历史。

  景区共分三大主题公园:南山佛教文化园、中国福寿文化园、南海风情文化园。其主要建筑有三亚南山寺、三亚南山海上观音、三十三观音堂、财神殿、金玉观音、长寿谷等。

  金玉观音

  举世闻名的“金玉观音”供奉在金碧辉煌的“得在自在观音阁”里。这尊观世音雕像内镶释迦牟尼舍利子,通身像高3.8米,由观音金身、佛光、千叶宝莲、紫檀木雕须弥底座四部分组成,耗用黄金100多公斤、120多克拉南非钻石、数千粒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松石、珍珠及100多公斤翠玉等奇珍异宝,采用中国传统“宫廷金细工”手工艺制造。金玉观世音像总价值佑为1.92亿人民币,是一尊具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造像珍品,是当代工艺美术史和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稀世瑰宝。1998年11月27日,金玉观世音被确认为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并被录入1999年吉尼斯大全。

  南山寺

  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兴建。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为中国近五十年来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场,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寺院。

  南山寺三十三观音堂

  三十三观音堂主要展示的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记载的三十三观音应化法身群像,由130余名工艺师, 历时四载精心打造而成。三十三尊观音应化法身群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严慈祥和,活神活现,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十三观音应化法身群像,已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为我国佛教界的传世珍宝!

  三十三观音法像姿态各异,据佛经《普门品》中记载:“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民间流传最广的送子观音,现妇女身,抱婴雕塑。送子观音护佑:求龙求凤,心想事成。

  财神殿

  财神殿位于三亚南山龙脉财穴之地,南山财神殿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招财大殿,开示信众招财进宝;二是地宫财库,护佑信众守财,护财; 三是万佛阁,护佑信众福禄传世,富贵传家。财神招财大殿,开示信众如何求财的法门。在财神殿的大殿之上,有八根财柱,分别代表了财神爷开示众生如何正当求财的八大法门,只有依财神开示,树立了正确的八大财富观,才能求财如意。

  财神殿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主体建筑为上下两层殿堂,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自外而内,层次分明,布局严谨。财神殿现高约55米,系根据佛教造型艺术,结合中国传统财神文化的形式建筑的。都采用木结构的殿堂形式,雄伟壮丽。财神殿的建筑风格反映了中国的建筑艺术与民俗文化。

  海上观音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高108米,凌波伫立在直径120米的海上金刚洲(观音岛)上。像体为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造型,宝相庄严,脚踏一百零八瓣莲花宝座,莲花座下为金刚台,金刚台内是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圆通宝殿。金刚洲由长280米的普济桥与陆岸相连,并与面积达60000平方米的观音广场及广场两侧主题公园,共同组成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观音净苑”景区。

  长寿谷

  也叫鳌山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依攀山势,呈谷状纵伸。谷线全长2300米,堪称热带雨林奇观。其间鸟鸣不断、溪水长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设计者巧用天然形胜,从不同角度,以“流动”和“静止”的状态揭示着传统“寿”文化的内核,融汇福寿文化于热带雨林奇观。其主要景观包括: “无量寿佛”、“流水尊者”;着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之“寿比南山”巨大石刻、“百岁阶”、“贺寿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