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西江苗寨讲解导游词 篇1
瑶族的工艺美术有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雕刻、绘画、打造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其中尤以蜡染、挑花出名。瑶族礼仪及禁忌
瑶族是十分注重礼仪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礼仪禁忌。路途相遇,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打招呼,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貌。平日里洗脸盆不能拿来洗脚。用餐时忌讳互用碗筷。忌讳衣裤当户晒。忌讳在屋内乱吐口痰。猪日不杀猪,鸡日不杀鸡,牛马日不买卖牛马。有客人到家,客人先要与主妇打招呼,主人才高兴,否则被认为傲慢无礼。
瑶族十分尊敬长辈与老人。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并让到路的下方。骑马者,见到老人时必须立即下马。在老人或长辈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秽的话,不随地吐口痰,不直呼老人和长辈的名字。与老人和长辈同桌共餐,要让他们坐上席,主动给他们添饭加菜,可口的菜肴要移到老人和长辈面前摆放。火塘是瑶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膛,不能用脚踩,火塘内的柴禾忌讳倒着烧。有些地方的瑶族忌吃狗肉,所以到了瑶族地区,不要打主人家的.狗,不要吃狗肉。
贵州西江苗寨讲解导游词 篇2
女士们、先生们,“水帘洞”已经到了,这个水帘洞全长134米,它由6个洞窗、3个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水帘洞一场戏,就是这里拍摄。
这是第一洞窗,它的位置最低,离犀牛潭水面仅40米,但洞窗则最宽大,有十几米宽,位置在第一、二个瀑布中间,大水时两个瀑布就连成水帘,将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时则次第拉开,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闵像可以随意开合的窗帘。
这是第二洞窗,它离第一洞窗仅4米左右。这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号称水晶宫。它是水帘洞的心脏部分,长11米,高9米,宽3米。路旁有一股泉水,清澈明净,水长年保持在一个水位。洞顶悬挂着许多钟乳石,在麦秆状钟乳石上还有名贵的卷曲石。洞壁上还悬着数不清的石幔、石帘。
这是第三洞窗,它向外突出,很像阳台。这个洞窗有1米高,3米长,外面围有护栏,游人站在护栏后面可以伸手摸到瀑布,所以人们把这里称之为“摸瀑台”。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景观是犀牛潭峡谷景观。你们看,从犀牛腰往下,是一道一道相连的跌水,依次是犀牛潭、三道滩、马蹄滩、油鱼井等等。在这一连串滩潭中,为首的自然是犀牛潭,它深17.7米,经常为溅珠覆盖,雾珠淹没。只要有阳光,瀑布溅珠上经常挂着七彩缤纷的彩虹,随人移动,变幻莫测。
贵州西江苗寨讲解导游词 篇3
黄果树瀑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黄果树瀑布地处喀斯特地区,是由水流的侵蚀作用造成的。当溯源侵蚀裂点到达上游时,河水沿着喀斯特裂隙冲刷、溶蚀、冲蚀、磨蚀,管道逐渐扩大,形成落不洞及地下河;当地表河注入落水洞后水量的比例逐渐增大,就形成了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袭夺,在明流注入落水洞处,就形成落水洞式瀑布。随着水流冲蚀及策略崩塌作用不断加剧,暗河洞穴越来越大,于是沿地表干谷发育了成串分布的竖井及天窗,它们不断扩大,归并,垮塌,就造成了现今雄伟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和瀑布下游深切险峻的峡谷。
我希望诸位举起你们的照相机,把黄果树瀑布拍下来,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宣传给更多的人,因为,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的,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
今天的游程算是结束了,想休息的朋友可以坐我们的旅游巴士返回宾馆,另外就黄果树瀑布六公里处有一布依族石头寨,这里不仅是石头的世界,也是著名的蜡染之乡。您可在这里搭乘旅游专线车或当地“摩的”前往.但此处少数民族居住较多,一定要注意安全!!
贵州西江苗寨讲解导游词 篇4
现在,我们来到了瀑布跌落处---犀牛潭。此潭乃因传说有神犀潜藏水底而得名。有没有神犀,谁也没有见过,但潭水的神秘幽深,至今依然,任何人驻足潭边,都会浮想联篇。若是晴天的上午10时或下午4时左右,由于阳光的折射,你还可以透过瀑布冲击时溅起的雨雾,看到从深潭中升起的七色彩虹,使你顿生雄姿盖世,艳丽昭天之感。
这个瀑布为什么起名叫黄果树瀑布,而不叫其它别的什么瀑布呢?据民间传说,是因为瀑布边上有棵高大的黄桷树,按当地的口音,“桷”jué与“果”读音相同,所以人们就习惯称之为黄果树,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农民都喜欢种黄果,瀑布边上就有一大片黄果园,因此就把这个瀑布称之为黄果树瀑布了。与世界上其它著名的大瀑布相比,黄果树大瀑布虽然没有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委内瑞拉安赫尔大瀑布那般宽阔、高深和雄伟,但是,黄果树大瀑布自有它奇特之处,它是世界上处在喀斯特地区最在瀑布,也是最壮观的瀑布。这个大瀑布就像是一块奇异的磁石,在它的地面、地下、水上、水中还吸附着一连串丰姿绰约的景致。其中最神奇的一处,就是隐藏在大瀑布半腰的崖廊洞穴,由于洞外藤萝攀附,水挂珠帘,故曰“水帘洞”。这是世界上其它大瀑布所没有的奇特景观。
贵州西江苗寨讲解导游词 篇5
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我是你的导游小李。你可以叫我李导。今天我带你去参观苗寨。希望你玩得开心。
首先,我带你去看一场苗族表演。你可以看到这里正在表演的是芦笙舞,主要是演奏芦笙。芦笙是竹子做的,长短不一。越长越粗,越低越尖。打芦笙的时候,有人和你跳舞。这种舞蹈是为了在盛大的节日里表达喜悦。接下来的`表演是金鸡舞。表演中所有的女孩都穿着裙子,戴着银饰。从后面看,它像一只五颜六色的金鸡。这种舞蹈在重要的节日里表演。听,现在吹的是一片茶的声音。是一首激励人们努力的歌。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观景台。从上面往下看,是苗寨,里面全是最有特色的吊脚楼。吊脚楼依山傍水,三层楼。下层通常堆满杂物。人住在二楼,最有特色的就是美。苗族姑娘喜欢坐在上面绣花,所以得名。三楼是粮堆的地方。吊脚楼的建筑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我们的观赏结束了,大家可以四处看看,拍照购物,六点钟在大门口集合。祝大家玩得开心!
贵州西江苗寨讲解导游词 篇6
亲爱的游客和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这里是“歌舞之州”、“神奇之州”、“节日之乡”。我是张勤,今天的导游,“标榜自己的个性,像鼓像钢琴”。你可以直接叫我张导。现在我们开始走进西江苗寨,一个国家4A级的旅游景点。
酒是苗族家庭招待客人最重要的东西,苗族同胞会用他们最高的接待礼仪——十二迎客之道、拦路酒来迎接我们。喝酒的方式有很多,但这个地方最特别。只要用手去碰喇叭玻璃,就一定要完成。所以我们这种酒量稍微差一点的朋友,只需要用嘴轻轻品尝一下苗姑娘手里的牛角杯。
西江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部,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9公里。该村有1288户居民,近6000人,是中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称为“千苗村”。西江是苗语“吉说”的中文译名,意思是苗族西支居住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原始的民族文化和原始的自然生态。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河谷地带,发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经过该村。这是苗家的风雨桥。为了改善村庄的风水条件,方便居民生活,大多数苗族村庄在自己的村庄附近修建了风雨桥,以挡风、储气、避雨。
这里的`建筑主要是木制的吊脚楼,是供在山顶休息的斗式结构,根据山体情况修建了几座吊脚楼。吊脚楼一般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和圈养畜禽;二楼用作客厅、主卧、卧室、厨房。你看到主房间外面有一把非常特别的扶手椅吗?那叫“美人相依”,主要是用来观赏和乘凉的。有这样一句话“美靠美,不靠美”;三楼用来存放食物和杂物。
节日是西江苗寨最重要的,其中“苗年”、“醉污节”尤为隆重。“长桌宴”不仅是苗族人庆祝苗年的一种快乐方式,也是苗族人最隆重的待客礼仪。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椅板凳,像一条龙,排着几百米。桌上有腊肉、酸菜、酸汤鱼等苗族特产,大家一会儿就能亲身体验。“醉污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通常是七年一个小节日,十三年一个大节日。那时候就要杀牛、打扮、跳芦笙舞等。,并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增进感情,增进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个“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民族。我们现在在芦笙场,也是苗族同胞展示歌舞才华的地方。芦笙舞是苗族最受欢迎的舞蹈之一,集舞蹈、杂技、体育和音乐于一体。说到舞蹈,号称“东方迪厅”的反排木鼓舞更是激情四射。我们现在听到的是苗族飞歌,它是苗族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音调高,气势磅礴。有空的话可以经常来西江苗寨了解苗族的人才。苗族仍然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刻在这块石碑上的“用美来回答一切”七个字,是文学大师余虞丘先生在西江苗寨游览时题写的。这条街叫做“流浪街”。你猜“流浪街头”是什么意思。“旅行”在苗语里是谈恋爱的意思。淡季八点到九点,到处都是水汪汪的苗族姑娘和健壮的苗族小伙子,他们的民谣一起唱,把油坊街搞得很热闹。
历史上,西江独立管理内部事务。清政府在苗族自治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的管辖,部分自然首领基本不复存在。但负责祭祀活动的女臧头和负责安排农业生产的活路头,仍然是继承的。
在观景台上看整个西江苗寨,就像一只巨大的牛角和一只躺着的玉兔。
苗族服饰丰富多彩,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绣在衣服上的历史”。
现在我们要去西江苗博物馆,西江之旅的最后一站。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集学术研究、参观、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有11个展厅,包括服饰、医药、历史、生活。展厅里有300多件文物,你可以慢慢参观。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品尝了苗人的十二款迎客拦路酒,跟着苗人的飞歌,西江苗寨之旅就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苗寨有很多故事,充满欢乐和喜悦,生活境界真、善、美,包括这里。欢迎下次再来苗寨!
贵州西江苗寨讲解导游词 篇7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苗族之都—西江千户苗寨。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要名师来开路,导游来带路。”我叫依依,大家可以叫我小依,非常荣幸能给大家做导游;在旅途中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还请大家及时提出,我将尽我所能为各位解答,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里写道,世界上有两种苦难的移民,一遍布世界没有自己家园的犹太人;二是几千年来不断迁徙的中国苗族。而西江这个地方就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西江苗族最早约在西汉汉文都时迁徙到这里的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西江也可以叫千年古寨。到目前为止,西江有1288户人家,接近6000人,因此又称千户苗寨。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苗族,也是世界最大的苗寨。
给大家大概说了西江的概况,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到的想要讲到它了吧!我们前面就是观景台了。
苗族是一个悲壮的民族,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最后逃亡到这里定居,西江苗族来到这个四面环山的山谷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选择在这里定居也是考虑到一定的`战略作用。在苗族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水湾越大的地方,就越能够狙击财富、狙击人才。大家看西江是不是处在一个大水湾里呢!前环水、背靠山、左青龙、右白虎。这里汇集了天地的灵气,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人们都说“玩在西江,看在西江,更要醉在西江”在千户苗寨里穿行,犹如穿梭于这个古朴苗苗族文化的历史时空中!
寨中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从河两岸依着山势迤逦向上展开,房前屋后,茂篁点缀;寨脚寨顶,枫叶掩映。是如此的气势恢宏!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都亮起了各自家的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那场景就更璀璨、更醉人了!
说到吊脚木楼,它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依山而建不仅节约了用地;聚集在一起还可以抵御外敌。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养家畜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用来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吊脚楼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有一种典型栏杆,它叫“美人靠,”苗语叫“豆安息;”是姑娘们刺绣、打扮、唱歌的地方。
朋友们注意啦,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就是风雨桥了,“风雨桥”意为遮风挡雨的桥,它既可以行人也能够给想乘凉休息的人提供一个很舒适的地方。这里一到晚上,还有着很多当地的青年男女在这“游方”大家可能会奇怪,“游方”是什么呀,就由我来告诉大家把。“游方”就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意思,参加游方的青年男女都会盛装打扮自己来吸引爱慕者。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果各位对苗族恋爱的地方感兴趣的话,那今晚不妨邀请您的心上人来这里感受着温馨而浪漫的夜晚吧。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桥头的树,这树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这就是西江的保寨树—枫香树。树老,任其死亡,枯烂倒地。谁都不能砍伐或伤害。这种对枫香树的崇拜,同时也寓意苗族人的心酸历史,逐鹿之战,黄帝使计擒获蚩尤,用枫木做成桎梏,因而杀之。苗族先民为避战乱而迁徙,每到一处都要看是否有枫香树,有则有祖先神灵存在。
在西江有句话叫做“大节三六九,小节年年有”,这说明了苗族的民间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最隆重的是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大典活动。每十三年过一次,过一次就要连续过三年。其次是苗年,它分三次过,为初年、大年、末年。苗年是苗族人为庆祝丰收而过的节日,过苗年要吃“长桌宴”,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除此之外,“长桌宴”又是苗家隆重的待客之道,因此待会大家可有口福了呢!
在清雍正以前,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鼓藏头”、“活路头”等。“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领袖;“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领袖;“鼓藏头”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祭祀用的神器铜鼓就是放在鼓藏头的家里;“活路头”则主持安排农业生产,是苗寨农业部部长。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这非常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就是我们西江的苗族博物馆。这里所陈列的物品都展现了苗族文化习俗、艺术、文物等方面,是一座集学术交流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恭耳聆听到苗族祖先的足迹,透过时空看到苗族的过去点点滴滴。就让我们一起进去感受这神奇的文化吧!
朋友们,我们的行程到这里要结束了,穿行在古老而又神秘的西江苗寨里,仿佛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思想得到了一次净化。在这离别之际,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常说因为生活我们不能失去工作,那反过来我们也不能因为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在这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了给自己留一份空间。”最后祝大家归途一切顺利。
贵州西江苗寨讲解导游词 篇8
大小七孔、黄果树瀑布,相信这些贵州景点大家都耳熟能详。可这次我要介绍的是可以和它们并称,但不太有名的国家四A级景区——西江千户苗寨。大家都知道贵州是全国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而西江的苗族人比例占到98%以上,这里苗族特有的吊脚楼有上千座,所以叫千户苗寨。
苗族人的风俗有一堆,现在我来说几个。首先是鸿运当头。就是吃长桌饭之前,先用一个染成红色鸡蛋敲一下头表示祝福。第二个是长桌饭。就是人们坐在一个几十米长的大长桌两边一起吃。节日的时候全寨的村民们会聚到一起吃长桌饭,场面非常壮观。三是吃饭没有肉可以,但不能没有酒。苗族人招待客人更不能没有酒。他们有一种专门用来喝酒的杯子是用牛角做的,叫牛角杯。苗人自己家酿酒,度数不高,小孩也能喝。
苗寨里可玩的东西也不少。推荐大家去稻田里捞鱼,既清凉解暑,“战果”又能吃。在苗寨不光是玩儿还可以边玩儿边学,比如嘎歌古巷、苗族博物馆等好玩的地方。嘎歌古巷有很多店铺出售西江苗寨的特产,比如牛角、苗银、樱花酒、苗绣等等。古巷的墙上画着很多苗族的神话传说,比如苗人的祖先是蝴蝶妈妈。博物馆向大家展示了苗族五千年来迁徙的历史。西江的苗民们,对游客非常友善。即便他们的祖先蚩尤和我们的祖先黄帝曾是死敌,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去西江最不用愁的`,就是吃了。即便吃完了正餐,路边的小吃也千万别错过,有烤腊肉、炸洋芋、毛豆腐、竹筒饭、糯米饭、酸汤鱼、牛肉干、红参果……最推荐大家吃黑猪肉串,一块钱一串,超好吃。
要问我西江苗寨什么最好,我说风景最好。看苗寨全景要上观景台。每到傍晚,所有的吊脚楼都亮起了灯,从观景台俯瞰群山,千户苗寨像天上的星星落到了地面,那场景非常壮观。
在西江苗寨真是既能玩,又能学,而且吃得好喝得好住得更好。西江苗寨之旅真是让人乐不思蜀,回味无穷。
大家一定要去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玩一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