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天一阁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麻起源地陈列馆等处。我们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获20__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20__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20__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天一阁占地面积2.6公顷,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卷,除此,还收藏大量的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书画馆常年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宁波市城市口号中的书藏古今便指天一阁的藏书文化。
小学生天一阁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燮《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在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小学生天一阁导游词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九寨沟。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黄月倩,你们能够叫我黄导。
九寨沟的名子是因沟内有九个寨子而得名。
请大家跟我走,我们先到的是,蓝天、白云、雪山、森林、尽融于瀑、河、滩、缀成一串串宛若从天而降的珍珠;篝火、烤火、锅庄美丽的传说,展出藏族人的好客。接下来,大家看到的是翠海,如果,你把海水捞起来,是绿色的,如果,你把海水又放在翠海里,就是彩色的。
游客们,九寨沟,是一个秀丽神奇的好地方。其中,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是九寨沟的五绝。游客们,下面请大家跟我去看彩林的美丽神奇吧!游客们,此刻,我们四周都是大树,大树有20000余种值物,争奇斗艳,林中奇花异草,色彩绚丽,可漂亮了。
3万顷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随着天气变化,呈现出种种奇丽风貌。入冬,积雪使九寨沟变成了银白的世界,莽莽林海,以玉树琼花,冰瀑,冰幔,晶莹结白。
游客们,九寨沟的景色太多了,是走不完的,请游客们细细游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