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导游词

2024-10-01

导游词 篇1

  各位团友,大家好,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中段,东西绵延700余里,南北宽百余里。我们即将前往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大青山革命根据地位于阴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在这里为我国抗日战争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青山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是中共党史重要而特殊的一笔。它把党的理想、主张开始较早地传播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包头市、土右旗、固阳县,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武川县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四子王旗等地。

  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鼓舞了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抗日豪情。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民族干部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的历练和培养。今天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都应该与大青山的红色火种有关。

  走进大青山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武川县,“革命老区人民欢迎您”的县门横标雄伟耀眼。老区人民发扬吃苦耐劳、勇敢献身的“老区”精神,正在进行新一次的“绿色革命”——退耕还林还草,封围转移,保护生态,建设秀美山川;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中国的马铃薯基地。现在,我们沿过去游击队伏击日寇的山区公路进山,过去的战场现在已经是宽畅的一等级柏油公路,两边过去光秃秃的山坡现在已草木繁茂。从20xx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老区人民以“暂时牺牲收入,增加、换取长远山川秀美”的奉献精神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移民。

  他们少养羊、少种地、多种树、多种草,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全县60%的耕地已退出来种草、种树。武川现在是中国第一大无公害绿色马铃薯基地。今年全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量达8亿公斤。“塞外高原”牌的无公害马铃薯畅销全国大中型城市的超市、批发市场。武川还是保健粮种莜麦(裸燕麦)的主要产地之一。〔建立根据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于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扩大会议,确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随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

  其中120师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给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发出电报:在平绥铁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 于是贺龙同志认真地调查了大青山区的情况。当时曾有人说“山西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吕梁山、太行山如人之双臂,紧揽中原,而阴山如人之颈背”,真是一语中的。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八路军120师于1938年6月下旬组建了大青山支队,这支部队由精锐358旅的715团和师直属的一个骑兵连组成。由李井泉任支队司令兼政委,姚喆(zhé)任参谋长,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支队多数指战员经历过红军长征锻炼,共产党员约占三分之一,是一支具有较高政治和军事素质的部队,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的钢铁之师。因为支队长姓李,所以这支部队又称李支队。1938年8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和有关抗日组织工作人员约2300多人,从山西五寨出发,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和堵截,经过两次北上,于9月1日越过平绥铁路,胜利挺进大青山,在面铺窑子与在那里坚持武装抗日的蒙汉抗日游击队胜利会师。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把红色革命的种子播撒在大青山南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掀起了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归绥一带坚持地下斗争的杨植霖、刘洪雄、高凤英等蒙汉共产党员,毅然组织起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进攻,鼓舞了绥远敌占区蒙汉各族人民的抗日信心。

  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后,在敌强我弱,环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迅即开展了灵活多变、机智勇敢的游击战争。在蒙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开辟了绥中、绥西和绥南三块游击区组成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此同时,绥远地区匪盗猖獗,象日寇一样蹂躏百姓,李井泉作出“剿灭土匪、为民除害”的决定,对恶贯满盈的土匪采取主动出击,解救了被掠来的妇女数百人。老百姓对此感恩不尽,有的人家甚至供起“八路军神位”。1938年12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主力部队转向冀中,只留下一个营在大青山坚持游击战争。

  根据大青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对敌斗争的需要,大青山支队逐步由步兵改进装备而成为骑兵,建成了八路军第一支铁的骑兵部队。在敌强我弱、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多次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到1940年2月,部队共与敌人进行战斗120余次,击毙日伪军1500多人,俘虏500余人,兵力逐步扩大到了三个团,创造了开展敌后骑兵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 1940年,李井泉同志回延安汇报工作,姚喆担任代支队司令,开始领导根据地党政军全面工作。姚喆以英勇善战著称,人称“姚一刀”。 1945年,党中央为加强大青山地区的抗日力量,派奎璧、白成铭、郑天翔、杨植霖等大批蒙汉干部北上。7月,派乌兰夫回到绥远,成立了中共绥蒙区委员会。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北门户,扩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外翼,为保卫晋西北根据地,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同时,游击队发动当地各族群众,传播革命理想,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党的优秀民族工作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干部献身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绥远敌占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权基础。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牵制和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南下、西进,以形成对陕甘宁边区包围的计划,点燃了大青山地区蒙汉各族人民抗日斗争的烽火;同时为打通国际红色交通线创造了条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烽火遍燃〕 在领导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党还继续领导了内蒙古其他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党领导的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武装,就其规模来说并不算大,力量也不算强,但它在牵制和阻击日本侵略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组织蒙汉各族人民团结抗日,坚定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位于武川县境内大青山深处的得胜沟,曾是当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小延安”、“老根据地”。这里的父老乡亲曾与八路军相依为命,并肩战斗,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在地理环境上,得胜沟群山紧抱,流水环围;沟深谷险,峰回路转,是难得的天然屏障。西南端的“钻天沟”林木参天,是当年李井泉政委和无线电的隐蔽处,通过这红色电波可直接与延安的党中央取得联系,布署战略,执行指挥。而东西两头能与红色据点井儿沟和八区政府相通。

  这里是大青山的心腹地带,是易守难攻的理想战略要地。 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得胜沟列为全区重要革命文物纪念地。先后修复了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八路军讲堂、警卫连、卫生队、炊事班伙房、后勤部等旧址,李井泉司令员故居、姚喆的窑洞、电台、“郝区(武归县某区郝秀山为区长)政府”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还有八路军办公、作战使用过的珍贵历史文物。并树大理石碑铭文纪念,新建了“革命斗争陈列室”,收藏着当年斗争的遗物及照片史料等。 在这里可供人们观仰遗迹实物,再现当年老一辈革命者在大青山区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整个景区可谓集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融教育、观光、休闲、游乐于共享。随着全县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不断加深,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得胜沟、李齐沟两地的革命遗址、遗迹修复重建,恢复了原貌:距得胜沟司令部十公里的蘑菇窑村建成了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让大家在工作、学习、休闲之余,来这里凭吊先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20xx年初,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结束语〕“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踌躇满志,展未来光辉前景我们任重而道远”,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在向人们昭示历史,同时也在鞭策着人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保卫和建设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家园,通过全民族的不断努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相信朋友们这次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之游,一定受益匪浅吧。

地导游词 篇2

  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在杭州天目山路延伸段,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西溪之胜,首在于水。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西溪,古称河渚,“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

  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大面积的芦荡,众多飞禽走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四季皆宜的西溪,你可以泛舟湖漾港汊,可以垂钓河塘柳荫,秋风中可以观柿听芦,冬日里可以探访梅花,也可以在初春时踏青漫步,在夏日下采菱赏荷,其中的野趣妙意,令人流连忘返。另外,西溪湿地作为电影《非诚勿扰》的外景拍摄地也为它增加了不少人气。

地导游词 篇3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著名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我们今天的行程是,先从入口出发,进入大熊猫栖息地,再到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四姑娘山,最后到出口,结束旅程。希望你们能度过一段开心的旅程。

  走过这条长长的小道,大家就会来到大熊猫生活的地方,大熊猫栖息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由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宝兴县及中国四川省境内的卧龙自然保护区等七处自然保护区和青城山的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组成,涵盖成都,雅安,阿坝和甘孜共四个市州的十二个县,面积约9245平方公里。它保存的野生大熊猫占全世界30%。以上,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是全球所有温带区域除热带雨林以外中植物最丰富最美丽的区域,它被国际保护协会选定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被全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为全球两百个生态区之一。

  大家请往这里走,进园之前,我先说一下园内的注意事项,一,进园后请勿拍照,这样会让大熊猫感到害怕,二,请勿投食给大熊猫,三,如果有垃圾请丢入园的垃圾桶,不要丢入大熊猫的生活区,四,请勿在园内吃东西,会让大熊猫有更大的食欲,五,请勿随地大小便,洗手间在出园右拐直走五百米,好了,现在你们自由游玩大熊猫栖息地,请在两小时后到大熊猫基地大门口集中,解散。

  好,大家都到齐了吗?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过了这个小山坡,我们就来到了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四姑娘山,四姑娘山主峰幺妹峰海拔6240米。四姑娘山是由四座毗连的雪峰组成,终年白雪一片,犹如四个美丽的白衣仙女,在群山之中翩翩起舞,因而得名。四座山峰的海拔分别是大姐山峰5355米,二姐山峰5454米,三姐峰5664米,四姐山峰6250米,这几座山峰真的是仙女变成的吗?

  让我们走进去一起探索里面的故事。另外还有两座山跟他们有关系,一座是婆缪山,海拔5423米,一座是巴郎山垭口,海拔4487米。四姑娘山是由三条沟组成的,分别是长坪沟,双桥沟,海子沟。现在我们快要到四姑娘山了,大家要注意一点,就是大家要一小组一起走,不要走散了,这几座山像一个迷宫,走错了就很难出来,大人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小孩,三小时后在众人的取水口集中。

  大家要回家了,我很舍不得你们,你们是不是玩得很开心呢,如果有机会可以再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希望还能和大家相遇,各位再会!

地导游词 篇4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叫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欢迎大家来九寨沟游玩,祝大家玩儿的愉快!

  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这就是九寨沟。

  从南坪西行40公里,就来到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九寨沟。为什么叫它九寨沟呢?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我们一进入景区,就看到了童话般的世界。

  往上看,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再往下看,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中,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台阶。由此形成了一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你会看见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也许,你会遇见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注意安全,不要走太远,不要乱扔瓜皮纸屑,谢谢大家!一个小时过后在这里集合。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九寨沟一日游就要结束了,欢迎大家再来游玩!Goodbye!

地导游词 篇5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

  杭州西溪湿地是新开发的一个生态掩护景点,原为沼泽遍布的迂腐民居村庄,含有很浓郁的汗青文化沉积,现辟为国度湿地公园。它就坐落在我栖身地的旁边,没事时常常去哪里逛逛。起首给人的感受是天然情形调和幽美,没有雕塑的陈迹。处处都是池塘,池塘边的树木七零八落,有的乃至横卧在水里。枯萎的荷叶、水草、芦苇在风中摇曳,摆弄着残败的身影。池塘边的小路曲曲弯弯,有的是泥路,有的是木板搭成的路,有的是水泥块铺成的路。路的双方,栽种了品种富厚多样的树木,堪称湿地植物王国。我在一条整洁大度的木板路上走着,不经意地走到了一间水下生态博物馆。

  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小鱼在游动,水下植物此时还处在蛰伏期,只看到一些枯枝残叶和希罕的绿芽。我想,到春天必然很悦目。公园里有两条贯串对象南北的大马路,对象偏向叫绿堤,南北偏向叫福堤。绿堤的双方是湿地生态植物园;福堤的双方是首要景点。起首到了西边的河渚街,这条古色古香的小街,正在策划着各式百般的传统土特产物,有蓝印花布店,豆腐坊,酿酒坊,伞店,手工艺编织店,龙舟陈列馆等。店肆都是木制门板,雕花窗户,每家店肆门前都飘零着招商旗,颇有复古之风。走过河渚街,面前耸起一座高塔,约四层,有盘梯可上。不远处,是游船船埠,哪里有两棵大樟树,树干粗大,浓荫蔽日。又有绿水相映,实为炎天最佳乘凉处。我没有登船游览,猜想别有一番滑稽。

  随后便掉头沿福堤向南走去,右转弯穿过竹林,见到一排排掩映在竹林中的古刹和古民居,哪里有交芦庵,云水庵,西溪山庄,厉杭二公祠等构筑,静闲有致,古朴典雅,是念书休养的甜头所。走出竹林,沿福堤朝南走去,便到了高庄。这是清朝乾隆时期宫廷学者高士其的住所,也是迎接乾隆的处所。庄园部署得犬牙交织,竹林环绕,水波寂静,视野坦荡,美不胜收。昔时高士其的得意其乐可以想见。

  湿地公园种了许多花草,再过几天,梅花就要开放。到当时再访湿地,就是另一番情况了。

地导游词 篇6

  柴达木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它坐落在祖国的西部,有“聚宝盆”之称。

  柴达木,我在小时候听父辈们常这样描述:黄沙没天,一眼望不到边。唯有的只是沙丘旁几间破旧的小房子和牧民们临时搭起的零零星星的几顶帐篷。建国40年来,先辈们为了开发柴达木,不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神奇的土地上。

  今日的柴达木,旧貌换新颜,工业从无到有,冷湖的石油,茫崖的石棉,尤其是高原明珠——格尔木的盐化工业驰名中外。

  这里更使人陶醉的是那美丽的大草原。在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三月,朋友!如果你来到我们这儿,我想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大草原迷住的。刚刚泛青的草儿偷偷探出了头,僵硬的土地已经变得像地毯一样柔软。牧民们赶着牛、羊、马来到这大草原上放牧。马儿看到这广阔的草原立即狂奔起来,在草原上尽情地翻滚。草原上到处都有一种叫蒲草的植物,它的叶子形状有点像柳叶,但比柳叶长。草原上各种各样的草多得数不完,这儿一簇,那儿一簇,形成了绿色的浪,风轻轻地吹,浪轻轻地摆,就像大海上绿色的浪花一样。但最使人神往的还是红柳。它在什么环境中都能生存,在沙漠中,细长的叶子成淡红色,主茎上有像被刀割过似的,裂着一道道口子。它顽强地生存着。它的根扎得很深,牢牢扎在沙土里,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洪水干早,它从来没有动摇过。红柳的这种坚强高尚不正象征着建设柴达木的先辈们吗?

  柴达木的物产也很丰富,曾被称为盐化城,这里出产的盐在世界上都很有名,如果你亲自到察尔汗看一看,你一定会感到惊讶。这儿简直是盐的世界,到处是用盐堆起的一座座高山。地上到处是盐,白花花地铺了一地,连公路都是用盐铺成的,还有“万丈盐桥”。在这儿还有一种盐形成的花,叫盐花。这种花分上、中、下三层,它的形状又尖又直像尖刀交错在一起。这里的盐厂很多,出产的盐品种也很多,比如说有珍珠盐、钾盐……真是应有尽有。

  更有趣的是这里的野生植物。寒冷的冬天,草原成了小朋友的乐园,他们戴着皮帽子、皮手套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有的小朋友还拎着棍子到地里追野鸡、兔子。天太冷,野鸡冻得眼睛都睁不开,就把头伸进雪里,只留下个身子在外边,小朋友们走过去,像拔萝卜一样地把它们拔了出来。野兔更逗人,你追它跑,你站住,它也站住,成了小朋友们和野兔的运动会。

  这里的气候很寒冷,但这儿各族人民的心却像一盆永远不熄的火,时刻在温暖着远方客人的心。这里是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有回族、藏族、撒拉族等。这些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宗教信仰。就说大家熟悉的回族吧,他们信仰伊斯兰教,节日也不同于别的民族,他们最大的节口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尔德节,每当这三个节日来临时,不论男女老少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头上戴上自己最喜欢的装饰品,载歌载舞地庆祝自己的节日。各族人民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里无比幸福。

  说真的,柴达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神往,我能生活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感觉心里甜甜的。脚踩在“聚宝盆”上,戏耍在广阔的草原上。小朋友们,你们向往吗?

地导游词 篇7

  日照市世帆赛基地风景区位于中国日照市万平口海域,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

  港池面积40万平方米。分为浅水区、深水区、特深水区。主要设施有:浮动码头6条,停船泊位320个;帆船竞赛上下水坡道;出海口,挡沙提、防浪堤。

  陆域面积80万平方米。主要设施有:帆船俱乐部,水上控制中心,艇库丈量室,停船广场,集装箱停放场,室外运动地,帆船景观雕塑,休闲栈道生态园林。

  西岸的三座建筑是帆赛基地最主要的建筑。位于北部的是帆船俱乐部,自由蜿蜒的平面与游轮般的形体,是整个基地的点睛之笔;中部的水上控制中心构成简洁有力,形体饱满,它的设计理念源自风帆的意象,充满着运动的张力;位于南端的船库丈量室,则通过张拉膜结构围合成一个半圆的空间,为大型集会提供了良好的场地。远望西岸,水上控制中心犹如即将出航的帆船,帆船俱乐部恰似一艘远航的游轮,乘风破浪。

  世帆赛基地已经承办了多项国内国外的重大赛事,尤其是它仅距青岛奥运帆船比赛场地62海里,环境气候条件两处基本相似,是帆船运动员和爱好者的福地。

地导游词 篇8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现建有齐全的各种齐全的各种大熊猫繁育所必须的设施,有兽舍、饲料室、医疗站、大熊猫纪念馆和实验楼,还种有大熊猫食用的上万丛竹子和灌木。

  成都熊猫基地最重要的教育功能是:让公众了解濒危物种的状况、自然栖息地保护的必要性、人类的保护行为、圈养种群的基本需求以及人类与非人类动物互动交流的乐趣等。

  成都熊猫基地是国家授予的“国家科普教育基地”。我们是中国第一个拥有专门保护教育部门和专业、专职教育工作者的濒危动物保护机构,定期开展保护项目。我们是中国首家与外国就地保护教育专家合作,并在城市和边远农村开展保护教育的机构。我们已经设计了针对大学、中学和小学的保护教育教程,设立了年轻动物学家、志愿者、教师研讨班和季节性露营等保护教育项目,以帮助更多人了解并保护大熊猫及其它野生动物。

  成都熊猫基地着重于推进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大熊猫是最主要研究的目标物种之一,其它物种还包括华南虎、小熊猫及金丝猴等。研究领域包括繁殖、营养、兽医及行为学等。在这些领域取得的进展使我们能够为圈养物种提供最好的保护。此外,相关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研究成果同样可用于促进野生和圈养大熊猫种群的管理。

  来到熊猫基地,我看见有的熊猫在睡觉,有的躺在草地上吃竹子,还有的熊猫在晒太阳,它们的样子憨态可掬,引得一旁观看的小朋友哈哈大笑。

  中午,太阳暖洋洋的,大多数熊猫都在睡觉。熊猫睡觉的姿势各异,有的腹部朝天。用一另手挡住眼睛;有的趴在一角,一动不动;还有的竟然睡在了秋千上,我想:“它一定是玩累了就睡着了”哈哈,真可爱!你看,那只熊猫醒了,它用爪前轻轻地拍拍肚子,然后两腿一蹬,翻了个身起来,用爪揉了揉眼睛,好奇地望着人们,接着它迈着步子走到了草地的另一边,开始吃起竹子来,只见它一边吃竹子,一边直着身子盘脚而坐。这只熊猫可聪明了!它先用牙齿把竹子坚硬的外皮咬掉,再吃里面又香又嫩的竹子芯,看!它“嘎吱,嘎吱”吃得可真香啊!

地导游词 篇9

  柴达木盆地处于青海省西北部,四面环山,平均海拔为2700米至3200米,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大盆地。由于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它有过辉煌的历史,古代丝绸之路的“羌中道”从这儿通过。

  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经青海湖进入其中,经都兰县、格尔木市再往西北行至与甘肃省交界的当今山口,我们驾车穿越了柴达木盆地,观赏到它特有的奇丽风光和兼有的各种地貌:气势磅礴的高山、绵亘不断的丘陵、一望无垠的草原、星罗棋布的湖泽,还有茫茫的戈壁沙漠、壮阔的雅丹、泥漠、盐漠,以及从四周流向盆地中心的涓涓河流,更有世界奇观“万丈盐桥”,简直是一座异彩纷呈的地质公园。在惊叹之余,你会领略到大自然的匠心独运,也可以说,这是大地的艺术“秀”。

地导游词 篇10

  佛山岭南天地是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片区的改造项目,当中包括的佛山祖庙、东华里古建筑面群更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岭南天地保存了中国其中一个最完整古建筑物群。项目内的其他著名保护文物包括简氏别墅、嫁娶屋、孔庙、李众胜堂祖铺等22处文物建筑及街道。

  佛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祖庙东华里片区大批内涵丰富的历史文物建筑已成为这座城市传统文化的精粹代表,是佛山千年历史名城和古代商业重镇的缩影。佛山岭南天地将延续佛山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城市脉络,将以祖庙、东华里、历史风貌区为发展主轴,用现代化的手法保护和改造片区内的22幢文物建筑及众多优秀历史建筑,延续历史街巷,创造尺度适宜的开放空间,并充分运用骑楼、锅耳式山墙、瓦脊、雕花屋檐、蜿蜒街巷等岭南建筑特色,使得佛山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城市脉络得以传承,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同时佛山岭南天地还将充分挖掘佛山粤剧之乡、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美食之乡等文化特色,引入各类文化设施及现代化设施,使其成为佛山展示城市文化精髓的综合社区,推动佛山文化名城建设及国际性现代经济强市的发展。岭南天地运用现代手法,改造祖庙东华里片区具有典型岭南民居风格的珍贵历史建筑。在保留历史建筑原有风情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时尚元素,让历史与现代元素和谐地融合。

地导游词 篇11

  亚成年大熊猫别墅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熊猫,它趴在树杈上睡觉,过个5分钟就醒来,扭动一下它胖胖的身体,接着又沉沉的睡去。在另一面,又有着几个可爱的熊猫,一只熊猫它的嘴里叼着竹子一边慢慢的往上爬,每次不是竹子掉下去,就是他差点掉下去,他每次的失败,让我们大家都为它着急,对它大声喊着:“加油、加油、加油。”另外两只熊猫在用竹子搭成的平台上打闹、嬉戏。那只叼竹子向上爬的熊猫放弃了拖竹子,而是跑到两只正在睡觉的熊猫身上,试图把他们叫醒,这几只熊猫是多么的可爱呀!我们又奔波到熊猫幼稚园,有一只熊猫坐在草地上吃竹子,另一只熊猫向它走来,好像在说:“你怎么吃得那么香,莫非你的竹子好吃,我也要尝一尝。”

  那只熊猫走到吃竹子的熊猫旁边开始抢了起来,结果被那只大一点的熊猫抢去了,他走到旁边津津有味的吃起来,自言自语地说:“这竹子可真好吃。”它们吃完之后,便爬到了里面,他们又拿了一只竹子在那里抢,但是这回不是他们两个抢了,而是一大堆的熊猫来抢,他们像拔河一样抢来抢去,他们的爪子就像我们的手一样,灵活极了竹子脱离一只熊猫的手的话,他会再次扑上去,他们是在没有办法,只好每人都分一点吃了。

  熊猫真是可爱,他们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憨态可掬,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懒”,但是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刚生下来的熊猫幼崽。

地导游词 篇12

  各位游客,大熊猫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介绍单一物种的专题性博物馆。该馆就建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占地2700多平方米。这里收藏的大熊猫资料是世界上最多、最完整的。

  从陈列的资料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大熊猫的盛衰史,中国和世界科学家为保护和拯救珍稀动物大熊猫所作出的努力,大熊猫作为“和平使者”,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涉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安家落户,深受各国人民欢迎阶情况,

  各位游客,你们知道大熊猫是怎样被发现的吗?

  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869年,一只活的大熊猫在四川雅安被法国人J.A.P.戴维发现,其皮被制成标本,现陈列在巴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J.A.P.戴维(1826—1900年)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传教士。他一生酷爱动植物研究,在中国从事科研和传教活动达12年。1869年春季的一天,他离开传教的穆坪邓池沟教堂,深山沟里采集植物标本,在一个山民家里讨水喝,偶然发现山民家里有一张非常奇怪的兽皮。这张兽皮的颜色黑白相间,作为生物学家的戴维从未见过,他问主人这动物叫什么名字、主人告诉他叫“黑白熊”。达张兽皮立即引起戴维浓厚的兴趣、他断定这种动物很有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新种类。他急切地问主人在哪里可以见到这种动物,主人告诉他在这山上就有,只要下工夫就能捕捉到。1869年的5月4日,戴维终于捕捉到一只活的“黑白熊”。他亲自指挥工匠在天主教堂里,为“黑白熊”做了一个大木笼,将“黑白熊”关在里面饲养、观察,记录它的生活习性。他根据“黑白熊”的体毛、脚底有毛等特征,认定“黑白熊”是熊的一个新品种。他满怀希望地要把“黑白熊”带回法国,向世界展示这种新的动物。

  可是,由于“黑白熊”离开了自由的野外生活,饲养人员又对“黑白熊”的生活习性不了解,在起程运往法国的途中得病,不治身亡。戴维只好把“黑白熊”的皮剥下来制成标本,并写了多篇关于“黑白熊”的研究文章,托人历尽周折带回法国,交给当时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戴维的论文很快在法国一家有影响的自然历史杂志上发表,“黑白熊”标本也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爱德华兹馆长对“黑白熊”标本和戴维的论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确定了它科目种属的分类关系,将这种动物的学名定为“猫熊”,也称“熊猫(PANDA)”,命名人仍是戴维。根据它的体形和中国人的习惯,翻译成中文后分为“大熊猫”和“小熊猫”,并沿用至今。戴维制作的大熊猫标本至今依然保存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地导游词 篇13

  Xintiandi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Nan Li and Bei Li. Modern buildingsare the main buildings in South Lane, and old buildings in Shikumen aresubsidiar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block, the old buildings of Shikumen aremainly preserved, and the old and the new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Nanli builta building with a total floor area of 25, The shopping, entertainment andleisure center with an area of 5000 square meters was officially opened in themiddle of 20__. This glass curtain wall building full of modern feeling hasentered into various distinctive businesses. In addition to restaurants from allover the world, it also includes the favorite fashion shops, fashion jewelryshops, food Square, cinema and one-stop Fitness Center for young people Localand foreign consumers and tourists provide a diversified and tastefulentertainment hot spot. Beili is composed of many old houses in Shikumen. Itcombines modern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and equipment, and turns into a numberof high-end consumer places and restaurants. Xingye Road, the watershed betweenNanli and Beili, is the site of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Party of China. The Shikumen building along the street will also become a citylandscape that condenses history, culture and art.

  Beside the Shanghai Xintiandi, the Taiping Bridge Park green space andartificial lake have been opened. The green space occupies forty-four thousandsquare meters and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entire Taiping Bridgeproject. Tall trees are planted in the park to build low slope landscape andprovide rest space. The park center has built the largest artificial lake in thecenter of Shanghai, covering 12000 square meters. There are large fountains inthe center of the lake, and two small islands are dotted at the East and Westends of the lake, named "Yulan island" and "Hehuan island". The green spacearound the artificial lake fluctuates, and various trees and shrubs are planted.A new one thousand and two hundred metre long Lake Road along the northern sideof the green space has a beautiful curve along the artificial lake. It is linkedto the Shikumen Shanghai style building in Xintiandi square, and becomes aunique new sight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Xintiandi project, it is a building with nearly acentury of history. Shikumen architecture, which began to appear in the middleof the 19th century, has a deep historical mark. It is a product of the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also represents the modernhistory and culture of Shanghai.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city, the former Shikumen has long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living needs andgradually faded out of the historical stage. Some experts have anxiouslypredicted that Shanghai will not see the original Shikumen in the 21stcentury.

  In 1997, the Ruian group put forward a new concept of building renovationof Shikumen: changing the original living function, giving it new commercialvalue, transforming the old Shikumen old city into a new city full of vitality.The total investment of the project was about 150 million dollars, and itstarted in early 1999. The first phase of Xintiandi square was built at the endof 20__.

  The clear water brick wall of Shikumen building is one of thecharacteristics of this kind of building.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sense ofhistory, the designer decided to keep the original bricks and tiles as buildingmaterials. Modern facilities, including ground floor optical fiber cables and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have been installed in the old houses to ensure thathouses are more functional and reliable. Nowadays, Xintiandi has become a newlandmark in Shanghai.

地导游词 篇14

  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Xintiandi·Shanghai)是一个展现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

  门外是风情万种的石库门弄堂,门里是完全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一步之遥,恍若隔世,真有穿越时空之感!而精彩纷呈的街头表演、新意迭出的时尚活动,为新天地带来富有动感的现代时尚风采,成为现代潮流的领导者。上海新天地改写了石库门的历史,对本已走向历史文物的石库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新天地已经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是领略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所。这片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六万平方米的石库门建筑群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游人仿佛进入时光隧道,回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二十一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0距离涵盖上海外滩,上海新天地,上海森林公园等各个景点行程大全。

  21世纪初,上海的石库门里弄在许多年轻人的思想上依旧是破旧、拥挤、恶劣居住条件的集中表现。幸运的是即使这样,还是有一批怀旧里弄建筑文化情结的文学大师让众多的人们发现了隐藏在其背后的美。

  上海新天地沪语中把用一种东西包套或收束另外的东西讲作“箍”,如箍桶,于是这种用石条“箍”门的建筑被叫作“石箍门”后又讹作“石库门”。一般认为,这种建筑的正大门以条石作门框,门扇为实心厚木,上有铜环一幅,与中国的传统民宅相比,趋向保守。上海的石库门住宅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1860年以忠王李秀成为首的太平军发动东进,攻克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宁波等苏南浙北城市,迫使数以万计的苏南、浙北难民进入上海租界避难。租界为接纳难民,动员商人投资住宅建设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这些住宅大都被建为排联式的石库门里弄住宅。为了迎合中国传统的家族居住形式,石库门除部分设计摹仿西洋排联式住宅外,其布局大致仿江南普通民居。进门后为一天井,天井后面为客厅(上海人叫“客堂”),之后又是后天井,后天井后为灶间和后门。

  天井和客堂的两侧分别为左右厢房,二楼的布局基本与底层相近,唯灶间的上面为“亭子间”,再上面是晒台。其代表建筑有河南中路东侧,宁波路、北京路之间占地1.33公顷的兴仁里,还有中山南路新码头街的敦仁里、棉阳里、吉祥里等。本世纪初以后,随着上海居民的家庭向小家庭结构变化,居民的生活习惯也发生明显变化,石库门住宅的结构和样式发生变化,有适宜小型家庭居住的“单进”(即无厢房)、“两进”(一客堂一厢房)。其规模较大,弄堂宽约为4米、楼层主要为2~3层;在楼梯平台处设亭子间,立面采用阳台;20xx年代后,一般都安装了卫生设备。其代表建筑有南京西路上的静安别墅、山阴路上的大陆新村等。30年代以后,由于上海住房紧张,部分住户又将多余的房间出租给他人,所以大多数石库门改变了设计的初衷,成为多户同住一门的住宅。

  由幼稚走向成熟的石库门住宅构成了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交错的里弄社区。在这个社区内,居民在享受个人空间的同时,也更容易培养出更融洽更亲密的邻里关系。于是这家烧什么菜,那家有啥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随着居住密度的不断增强,居民便逐渐把本属家庭内的活动移师到了弄内的公共空间进行,更加固了原有的邻里亲密度。而在此之间,摩擦也越来越多,无论是青年之间,还是青年与老年之间,而这些摩擦争吵为的却只是“你多用了我的煤气”,“你侵入了我的地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上海新天地石库门里弄在最多的时候有9000多处,曾占上海市区全部住宅面积的六成以上。单纯从建筑的角度出发,石库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走过百多年的历史,而且有些石库门的空间结构也已不适合现代人的居住观念,因此消失是正常的。90年代初期,上海开始了大型的重建和开发。不少石库门老房子被拆卸,取而代之的是一幢一幢的高楼,一片又一片充满怀旧风情的老房子渐渐消失,人们才意识到要去保留这些上海独有的“艺术品”。

  上海新天地改写了石库门的历史,对本已走向历史文物的石库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重回当年。那青砖步行道,那红青相间的清水砖墙,那厚重的乌漆大门以及那雕着巴洛克风格卷涡状山花的门楣,使得观光客仿佛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然而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又是非常现代和时尚。原先的一户户隔墙被全部打通,呈现宽敞的空间,四季如春的中央空调,欧式的壁炉、沙发与东方的八仙桌、太师椅相邻而处,酒吧、咖啡室与茶座、中餐厅和谐搭配,墙上的现代油画和立式老唱机悄声倾诉着主人的文化品味。门外是风情万种的石库门弄堂,门里是完全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就这样,一步之遥,恍若隔世,真有穿越时空之感。[3]

地导游词 篇15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古称河渚,“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如今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杭州市区西部,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大面积的芦荡,众多飞禽走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在西溪,你可以泛舟湖漾港汊,可以垂钓河塘柳荫,秋风中可以观柿听芦,冬日里可以探访梅花,也可以在初春时踏青漫步,在夏日下采菱赏荷,其中的野趣妙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

地导游词 篇16

  杭州西溪湿地是新开辟的一个生态保护景点,原为沼泽遍布的古老民居村落,含有很浓重的历史文化沉积,现辟为国家湿地公园。它就坐落在我居住地的旁边,没事时经常去那里走走。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环境和谐幽美,没有雕塑的痕迹。到处都是池塘,池塘边的树木东倒西歪,有的甚至横卧在水里。枯萎的荷叶、水草、芦苇在风中摇曳,摆弄着残败的身影。池塘边的小路曲曲弯弯,有的是泥路,有的是木板搭成的路,有的是水泥块铺成的路。路的两边,栽种了品种丰富多样的树木,堪称湿地植物王国。我在一条整洁漂亮的木板路上走着,不经意地走到了一间水下生态博物馆。

  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小鱼在游动,水下植物此时还处在冬眠期,只看到一些枯枝残叶和稀少的绿芽。我想,到春天一定很好看。公园里有两条贯穿东西南北的大马路,东西方向叫绿堤,南北方向叫福堤。绿堤的两边是湿地生态植物园;福堤的两边是主要景点。首先到了西边的河渚街,这条古色古香的小街,正在经营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土特产品,有蓝印花布店,豆腐坊,酿酒坊,伞店,手工艺编织店,龙舟陈列馆等。店铺都是木制门板,雕花窗户,每家店铺门前都飘扬着招商旗,颇有复古之风。走过河渚街,眼前耸起一座高塔,约四层,有盘梯可上。不远处,是游船码头,那里有两棵大樟树,树干粗大,浓荫蔽日。又有绿水相映,实为夏天最佳纳凉处。我没有登船游览,料想别有一番风趣。

  随后便掉头沿福堤向南走去,右转弯穿过竹林,见到一排排掩映在竹林中的庙宇和古民居,那里有交芦庵,云水庵,西溪山庄,厉杭二公祠等建筑,静闲有致,古朴典雅,是读书休养的好地方。走出竹林,沿福堤朝南走去,便到了高庄。这是清朝乾隆时期宫廷学者高士其的住所,也是接待乾隆的地方。庄园布置得错落有致,竹林围绕,水波清幽,视野开阔,美不胜收。当年高士其的自得其乐可以想见。

  湿地公园种了很多花卉,再过几天,梅花就要开放。到那时再访湿地,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地导游词 篇17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三堤十景”,三堤分别是福堤、绿堤、寿堤,十景分别是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晨迹、河渚听曲。

  福堤

  福堤全长2300米,宽7米,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位于蒋村港的西面、深潭口港的东面,南接天目山路,北连文二西路,自南向北贯穿了整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生态为基调、科普特色的文化长堤,沿途串联了高庄、交芦庵、曲水庵、河渚街、洪钟别业等西溪二期主要景点,中间串起六座“福”字桥,分别名为元福桥、永福桥、庆福桥、向福桥、广福桥、全福桥。

  绿堤

  绿堤是一条东西向的长堤,全长1600米,宽7米,两侧多接鱼塘,鱼塘基上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优美。在绿堤的东部和城市相接的区域就坐落着“一带四区”西溪湿地植物园——绿堤湿地植物群落展示带和包家埭水生植物群落展示区、西侧水生花园展示区、东侧水生花园展示区、湿地经济植物展示区。绿堤穿越了西溪的核心保护区,自西向东串起了湿地生态植物园和湿地生态主要科研科普项目等,是西溪的一条生态堤。

  寿堤

  寿堤位西溪湿地三期内,与五常港并行,南北走向,全长约3600米,宽4。5米,是西溪湿地中最长的一条堤。南起五常大道湿地三期入口处,北至文二西路南侧的水上巴士码头,两岸纵横交错的水域,百年的树木码头,形成自然天成的生态景色。将龙舌环绿、慈航送子、龙舟胜会、洪园隐秀、幔港寻幽、桥亭思母、柿林秋色、村埭田园等西溪美景串珠成链。

  泊蓭

  泊蓭位于秋雪庵的南面,明末清初钱塘人邹孝直(名师绩)的庄园。芦苇丛生,野趣盎然,从高处远远望去,整片庄园似仙岛泊于水上,因此得名。其中自在堂、空明轩两组建筑与拈花舫前后呼应,由南向北分别构成三个空间。

  烟水渔庄

  烟水渔庄位于烟水庵的南部,是西溪农耕渔事文化展示、游客休闲、餐饮的中心。借鉴了清代文人陈文述《秋雪渔庄》的诗歌意境,取柳烟、炊烟、水烟三烟之妙,因此得名。此景点有桑蚕丝绸故事、婚姻民俗、西溪人家等展览馆,展现水乡民居的地方特色和居民质朴的农耕文化。

  深潭口

  深潭口又名深潭港,据《南漳子》记载:“深潭口,非舟不渡;闻有龙,深潭不可测。”因此得名,是西溪主要的民俗文化展示中心。西溪龙舟胜会每年都在此举行。

  河渚街

  河渚是杭州西溪湿地的一处古地名,在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的东北部,主要入口在西溪湿地的福堤,距离西溪湿地福堤文二路入口四百米左右。河渚是西溪湿地的一处古地名,在西溪东北。恢复的河渚街是一条以休闲、商贸集市、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民俗商业街,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产等。可在茶馆品茗,在商铺购买西溪小花篮、蓝印花布、西溪米酒、糕团、古荡盘柿、竹笋、西溪鱼制品等土特产,在蒋相公祠堂瞻仰赈济扶贫、乐善好施的蒋氏三兄弟,在古戏台欣赏越剧表演,在龙舟展示馆参观西溪龙舟发展史,欣赏工匠的龙舟雕刻和模型制作。

  洪钟别业

  洪钟别业位于高庄旁,明代成化年间刑部尚书洪钟(字宜之)晚年退隐回籍时,在西溪建造的别业。别业内由宅院(三瑞堂、归舣居、香雪堂、沁芳楼等)和书院(竹清山房、清平山堂、萝荫阁、抱月轩等)等建筑组合而成。

  高庄

  高庄又名西溪山庄,俗称西庄。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至康熙三年(1664年)之间,是清代文人高士奇(1645年—1704年)的山庄别业,具有典型的明末清中期前宅后园的官宅特点。庄内由高宅、竹窗、捻花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

  梅竹山庄

  梅竹山庄为清钱塘文人章黼(字次白)(约1777年—1857年)的山庄别业,他在庄外种植大量梅花与翠竹,其又人性高洁,自比梅竹,又好读书、擅字画,常邀朋唤友至此吟诗作画,因此得名。梅竹山庄主要有“梅竹吾庐”、“萱晖堂”、“虚阁”三个主体建筑,为西溪主要的赏梅区域。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位于公园的东南片,毗邻西溪精华区域“秋雪庵”保护区,是一组田园农舍风格的建筑,主要有西溪梅墅、香雪屋、探春亭、共山小筑等。主体建筑为木板面,土坯墙;屋顶作悬山顶,高低错落有致,体形参差变化。景点以田园农舍为载体,以梅文化为内涵,以旷达开远的'环境美为特色,为西溪主要的赏梅区域。

  西溪水阁

  西溪水阁位于西溪梅竹休闲区内,是一组文人别业式建筑,居所临水而建,是自古文人墨客在西溪隐居藏书之地。水阁由两组建筑组成,东为“拥书楼”,西为“蓝溪书屋”。水阁的墙面,下部山墙为夯土墙,上部为露出梁架的编竹夹泥墙,乡居气息浓郁。

  秋雪庵

  秋雪庵位于西溪河渚湿地最热心的水域,始建于宋淳熙(1174年—1189年)年间,初名“大圣庵”。明末西溪沈氏兄弟重整建筑,延请名僧住持庵堂;明末陈继儒取唐人“秋雪蒙钓船”诗意题为“秋雪庵”。民国时期经南浔名士周庆云(字梦坡)重修,是全国诗词研究基地,也是西溪重要的寺庵之一。秋雪庵为两进庭院布局结构,第一进院落中的建筑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功能;第二进院落中至民国初年加设两浙词人祠堂,供奉千余词人名录,门前铺有石板步道。

  莲花滩观鸟区

  莲花滩观鸟区位于莲花滩区域,面积约35公顷。整体水域比较浅,局部为深水区,生长着茂密的水生植物,适合涉禽类的水鸟生活。观鸟区内遍布小岛、游步道、林地,为西溪湿地涉禽鸟类的主要栖息地,是西溪涉禽类水鸟的主要观赏区。

  杭州湿地植物园

  杭州湿地植物园总占地约55公顷,有4个主厅,分别为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和西溪厅,展示了西溪特色的基塘系统、河流、滩渚等生态多样性中的湿地植物;其内容包含了全国范围内水生、湿生植物的收集、栽培和展览、休闲游览、科研科普教育、水生植物的配植示范和引种繁育。

地导游词 篇18

  雌性大熊猫5—7岁性成熟。雄性大熊猫6—8岁性成熟。成年以后雌性大熊猫体重为80—100公斤,雄性大熊猫体重为100—130公斤。大熊猫一般3—5月发情交配、8—9月产仔。但有的大熊猫的受精卵不是马上着床,要在子宫内游离一段时间,受精卵着床的事件与怀孕的事件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产仔期不一样,最长的186天,最短的仅为81天。大熊猫一般1—2仔,到目前为止只有一次产3仔的成功例子。如果产双胞胎也只有能力哺育1仔,其余的必须放弃,在人工饲养下的熊猫弃仔由人工育幼,在野外只能自生自灭了。大熊猫刚出生时的身体呈粉红色,约一周后逐渐长出眼圈、耳朵、四肢上的黑毛,四十天左右睁开眼睛,八个月左右长出乳牙。

  大熊猫刚出生时体重一般为130克左右,到目前为止,刚出生的大熊猫有体重最轻的为53克,最重为216克。大熊猫的哺乳期为18—24个月,人工授精条件下仅跟妈妈生活5—6个月就由人工喂养,目地是为了增加大熊猫的繁殖能力,扩大其种群。大熊猫的主食是竹子,但除了竹子以外,人工饲养条件还喂一些牛奶、苹果、饼干、胡萝卜、特制的窝窝头等。

  随着季节的变化大熊猫采食竹子的部位也不同,春、夏两季大多数采食竹杠,也吃竹叶。极少数只吃竹叶,它们吃竹杠和人吃甘蔗一样,先去掉外层的青篾,只吃里面的黄篾。据不完全统计大熊猫吃的竹子有多种,由于生活的领域不一样所采食的竹子种类也不一样。在卧龙的大熊猫最喜欢吃冷箭竹和拐棍竹。成年大熊猫每天要采食10——20公斤的竹子。大熊猫看起来很笨,其实爬树的动作特别快,是爬树能手,目的是防止天敌豺、狼和豹的攻击。大熊猫有13种叫声。如发情期间会发出鸟叫声,咩叫的求爱声,发怒时发出犬叫声等。大熊猫父亲从不带自己的孩子,也不认识自己的孩子,由大熊猫母亲自己来抚养。古时候人们把大熊猫叫做黑白熊、大白熊、食铁兽、猛氏兽、白豹、貊、白狐等。大熊猫是由肉食性动物转化成食肉目当中的素食者。它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值得一看的是英雄母亲“21#”,它从1996年连续6年产仔,共繁殖大熊猫9只,成活7只,则是大熊猫圈养繁殖历史上还是首例。

  还有一些半野外放养的熊猫,它们有些是在这里养老,有的则是从圈养到野外放养的一个过渡阶段性放养。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已经非常稀少,而栖息地比较分散和孤立,影响了大熊猫小种群间的遗传基因的交流。现在研究中心正在修建一座面积为2公顷的全封闭圈养场。它的研究内容是对幼年大熊猫野外生存能力进行培训。其中包括采食能力、迁移线路、激素研究、放归栖息地的评估与选择,最佳放归年龄、疾病的防治等。

地导游词 篇19

  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也叫做红荷湿地,地处微山湖东北部的滕州市滨湖镇境内,是中国最大的荷花观赏地和北方最大的天然湿地。每年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这里万顷红荷盛放,风光旖旎,是赏荷摄影的胜地。你还可乘船行于微山湖中,尽情享受夏季难得的清凉。

  红荷旅游区内自然环境优美,这里最大的特色是坐船赏红荷。从景区入口可以坐电瓶车(往返12元、单程7元)直达游船码头,但更建议步行前往码头,因为途中会经过水生植物园,可走在架设于湿地的木栈道上近距离观赏各种不同品种的荷花以及水生植物。

  景区的中央是红荷广场,在这里可以乘游船行于微山湖上游览,盛夏时可以观赏到盛开的红荷密布于湖面上,美不胜收。游船还会停靠湖上的盘龙岛,上岛可参观乾隆皇帝问诊处、铁道游击队作战旧址和芳林嫂等英雄居住过的渔村“小李庄”等景点,电视剧《铁道游击队》曾在此拍摄。

  看完红荷返回景区大门途中,还可参观微山湖湿地博物馆。这里以复原景观以及声、光、电等形式展示了滨湖湿地、国内及国际湿地生态景观,让你能够了解微山湖湿地的概况,还可与孩子一起欣赏寓教于乐的4D小影片。

  每年八月上旬是来景区赏荷的最佳时节,届时滕州会举办每年一度的湿地红荷节,市区及滨湖镇会有一些民俗活动,很热闹。到时也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景区,坐游船可能会需要排长队,建议尽量避开周末,早上尽早来景区。

地导游词 篇20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它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首次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了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平安夜前夕,我慕名来到新天地游玩,在我心中这里可以算是魔都最富有浪漫小资情调的地方了。

  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石库门旧建筑为辅。北部地块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新旧对话,交相辉映。南里建成了一座总楼面面积达25,000平方米的购物、娱乐、休闲中心,于20xx年中正式开幕,这座充满现代感的玻璃幕墙建筑物,进驻了各有特色的商户,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餐饮场所外,更包括了年轻人最爱的时装专门店、时尚饰品店、美食广场、电影院及极具规模的一站式健身中心,为本地和外地的消费者及游人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和具品味的休闲娱乐热点。

  新天地的南里广场有一棵硕大无朋的圣诞树,正在举行“吻亮天地”的活动。

  这里是新天地的旧式建筑。石库门里弄在最多的时候有9000多处,曾占上海市区全部住宅面积的六成以上。单纯从建筑的角度出发,石库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走过百多年的历史,而且有些石库门的空间结构也已不适合现代人的居住观念,因此消失是正常的。90年代初期,上海开始了大型的重建和开发。不少石库门老房子被拆卸,取而代之的是一幢一幢的高楼,一片又一片充满怀旧风情的老房子渐渐消失,人们才意识到要去保留这些上海独有的“艺术品”。

  与南里一条马路之隔的北里,由多幢石库门上海新天地老房子所组成,并结合了现代化的建筑、装潢和设备,化身成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及餐厅。在南里和北里的分水岭-兴业路-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沿街的石库门建筑也将成为凝结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城市风景线。

  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仿佛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非常现代和时尚,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这有机的组合与错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响乐,让海内外游客品味独特的海派文化。

地导游词 篇21

  孩子们的天堂,在这里到处可见孩子们及家长的欢声笑语,家庭、朋友们的之间的感情可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乐溶溶。乐满地主题乐园是一个类似于美国迪士尼乐园的大型娱乐场所。包括有美国西部区、中国城、梦幻世界、海盗村、南太平洋区等特色游乐景观区。能够为到桂林旅游的朋友提供完善、多样的娱乐空间。整个园区可观、可闻、可游、可赏、可疯狂、可闲逸……是一个诞生在桂林这个山水千年不变的旅游王国的欢乐世界。

  【主要景点】

  灵湖

  乐满地度假世界依灵湖而建。灵湖素有小西湖之美誉,水深达30米,水质清澈冰凉。静如处子的灵湖,清澈的湖水,翠柏倒影,碧波荡漾,此情此景,令人陶醉其间,乐而忘返。

  乐满地主题乐园

  主题乐园里撷取世界各地的梦幻情境,共分为欢乐中国城、美国西部区、梦幻世界区、海盗村、南太平洋区、欧洲区、森林游乐区7大特色主题区。

  六大主题介绍:

  南太平洋区(热情洋溢)

  随处可见的热带风情的棕榈树、竹藤、茅草屋和一座座神秘的土著石雕及色彩鲜明的图腾,使整个南太平洋区充满了浓郁的异族情调。

  美国西部探险区(狂野刺激)

  让游客重回美国拓荒时期的著名采矿小镇,重现狂野刺激的牛仔街头枪战,为您揭开西部开拓中的艰苦与血腥。

  中国城区(时空交错)

  千年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古城,在万里长城的穿针引线下,展开时空交错的探险之旅。

  梦幻界区(奇妙魔幻)

  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般,所有的东西都像糖果样的流动甜趣,老树突然开口说话,皮宝宝和你眉来眼去,一切都美妙神奇。

  加勒比海盗村(探险古怪)

  体验一把电影《加勒比海盗》内的惊心动魄的场景。

  欧洲区(高贵典雅)

  欧洲区为20xx年9月新建设的主题区。这里呈现给游客的是欧洲中古世纪城堡建筑,高耸的尖塔、墩柱、贺形城堡及护墙、交叉的拱顶、喷泉,无不透出高贵典雅的欧式建筑风格,体验圣战骑兵所带来的疯狂感觉。

  丽庄园木屋别墅区

  由木屋区构成整个度假区的主线,宛若置身于童话世界美丽的城堡中。另有数百座露营平台及大型篝火场,可以进行烤肉和大型的篝火晚会。

  乐满地高尔夫俱乐部

  乐满地高尔夫球场为国际标准27洞美式丘陵球场。前9洞以山景为主,球道的丘陵造型与四面起伏的环山相互辉映,形成一幅最佳的自然景色。后9洞以湖景为主,球道沿着自然的湖岸设计,有过湖湾的障碍,还有面积不大的小岛果岭,让球友感觉有另一个极富挑战性,视野更开阔的挥杆场地。此外,球界的专业人员向会员提供专业的球场服务。高尔夫球会馆设有中餐厅、咖啡厅、会议室、精品店等。

  乐满地茶花

  乐满地茶花基地占地约四十余亩,成功引种并栽培成活了上万株茶花大树和嫁接苗,共计收集了380多个中外茶花品种,主要有从欧美、日本等地引进的名贵品种,以及国内的优良品种。同时每年1-3月份左右,乐满地都将举办茶花主题的相关活动,届时漫步灵湖畔,您会欣赏到“万朵茶花俏争春”的壮观画卷。茶花现已成为乐满地的重要文化代表,茶花也成为乐满地度假世界主题乐园的园花。

地导游词 篇22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杭州市区西部,距离杭州西湖五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

  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

  20__年10月,西溪湿地旅游区主要存在安全隐患明显,多处人流集中处无警示标识,游船安全设施不到位;导览服务不完善,导游讲解水平抵,标识系统不完备,商业设施标识混乱等问题,对景区给予严重警告,并公开通报,给予6个月时间整改。

地导游词 篇23

  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的一块冰清玉莹的翡翠,那么溱湖就是我们家乡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溱湖阳光充足,温和湿润,空气清晰,自然资源十分优越,是动物们生活的.美好家园,其中珍稀动物麋鹿就生活在这里。传说,麋鹿又被称做“四不像”,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是古代小说《封神榜》中的姜子牙的座骑。麋鹿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盗往欧洲,麋鹿的数量逐渐减少。现在,它们终于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涯,来到了溱湖这一块风水宝地,繁衍生息。

  “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乡胜江南”,溱湖的水也是别具一格的。你瞧溱湖的水多静啊!湖面上没有一丝风,整个湖就像躺在“大地妈妈”怀里熟睡的婴儿,让你不忍打扰这份宁静。偶尔有一艘游船经过,湖水泛起道道波纹,马上又归于平静。湖岸的杨柳,伸出细长的柔枝,轻拂着湖面,像温柔的少女在梳洗她们的长发。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像撒了一层金屑,闪闪发亮。湖光与天影融为了一体,使人浮想联翩。悄悄走近湖边,你的面容立即倒映水中,倒影背后是蓝蓝的天、绿绿的树,还有几朵缓缓流动的白云。投一粒小石块下去,平静的湖面立即激起一朵碎碎的浪花。接着,便漾开一圈一圈的水纹来,向四围扩散开去……或许当你凝神观注这水花之际,突然间便会从水草丛中蹿出一只水鸟来,倏地踏破这别样的宁静,一路惊恐地小跑着钻进对面的芦苇荡去了……。

  溱湖历史悠久,它的特色“溱潼会船”,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相传它由南宋相沿至今,历经千年而不衰,被誉为“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海内外盛赞“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会船甲天下”。每逢清明时节,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汇聚了成百上千的船只,篙子船竹篙如林,划子船轻盈似燕,花船张灯结彩,贡船五彩缤纷。男女选手在水上表演、比赛,传承水乡神韵,展示民俗风采。两岸观众欢声如潮,气势磅礴,那一刻溱湖成了欢乐的海洋。溱潼会船”不仅寄托了人们对亡魂的沉痛悼念,也传递着人们对五谷丰登,美好生活的祈求。

  小河悠悠、波光粼粼,阵阵涟漪,荡漾着溱湖悠久的历史。溱湖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美的享受,安静的溱湖,像披着薄纱的少女,流水舒缓,水平如镜,湖边水草蒹葭苍苍,水的柔情令人回望,这里充满着水的灵气、水的柔美。

  溱湖我们的湿地家园,一颗璀璨耀眼的“水乡明珠”。

地导游词 篇24

  晋商文化游

  太原—晋中—平遥—灵石行程介绍

  (与领队协商后介绍)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晋商文化之旅是一条集中展示以晋商为主的民居建筑、民俗风情、商业文化的旅游线路。其中的山西博物院是目前中国一流的现代化、综合型大型博物馆之一,中国煤炭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晋祠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园林式祠庙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是一座原汁原味的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日昇昌票号是现代中国银行业的“乡下祖父”,乔家、王家、渠家、曹家、常家等晋商大院,都是一部部鲜活的明清晋商建筑、民俗、经贸、生产、生活方面的史书,一处处不可不去的旅游胜地。整个行程约200多公里,北可与五台山佛教圣地相连,南可与临汾、运城的寻根觅祖之旅相接,东西可与太行山之旅和黄河文明之旅左右呼应,有着完善配套的接待设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一条颇具山西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

  第一节 太原市

  (机场路至龙城大街途中)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太原武宿机场因为东边有武宿村而得名。武宿村位于太原市与晋中市榆次区中间,地处交通要冲,宋代曾经是兵马教场,有驻军巡守而得名。像武宿这样因为设置军营而得名的地方,附近还有许多,它们都曾经是宋代设置平晋县时的兵营(简介新营村、北营村、马练营村)。

  经过南环高速桥下,我们来到的这段108国道,也叫“太榆路”,连接着太原市区与晋中市榆次区。太原的环城高速公路长86公里,机场右侧的高速公路通往北京,全长560公里。它在山西境内分别形成两段。第一段叫“太旧路”,是指太原到晋冀两省交界处的旧关,长144公里。第二段叫“太阳路”,是指太原到阳泉市,长124公里(选介太旧路、太旧精神、太阳路、平遥至和顺高速公路、太原都市圈、太榆同城化)。

  这一条龙城大街宽110米,长7.8公里,东西横贯太原市的城南区域,既是一条分别通向太原市区中心、机场、晋中市榆次区的快速主干道,又是一条古城新区建设的中心带。

  龙城大街两边的国槐树是太原市的市树。太原的公路旁、街道边、庭院中、公园里,栽得最多的树就是国槐。国槐耐干旱、易成活,叶密荫浓,非常适宜太原干燥少雨的气候。太原栽种国槐历史悠久,现在仍可见到许多千年古槐。晋祠就可看到饱经沧桑、生机盎然、郁郁葱葱的唐槐和隋槐(简介“黄陵”)。

  (市情概况)为什么这条路叫龙城大街?因为太原誉称“龙城”。数千年来,太原是殷商时的北唐之地,晋阳古城是战国时的赵国初都,前秦苻丕时的国都,东魏时的下都,北齐时的霸府别都,大唐的北京北都,后唐的西京北都,后晋、后汉的北京,北汉的国都。之后是元明重镇,晋商都会,现在是山西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使得这座城市至今弥漫唐风晋韵。

  太原于公元前497年建城,因为古城地处晋水之北,中国人向来称“水北为阳”而名“晋阳”。晋阳在秦称“太原”,在汉叫“并州”。“太原”是高大平缓的平原的意思。“并州”之名,则源于太原“地在两谷之间”,就是太行、吕梁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太原简称“并”即由此而来。

  “晋”字的来历,与地理风俗关系很大。从象形角度看,古体“晋”字,特象一个插着弓箭的箭袋。说明远古时期,生活在这块高大平缓之地上的人们,习武尚箭之风很盛(见《彀梁传》),他们也就很自然地把这方黄土叫“晋”。境内的河水叫“晋水”,晋水北边的城市,就叫“晋阳”了。

  晋阳古城遗址就在晋源区的古城营村附近,至今还有数段城墙遗址和三座小城遗址存在。这座古城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曾经是中国历史上“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的雄藩巨镇。

  尤其隋末太原留守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灭隋兴唐得天下。五代十国,太原更是先后涌现出后唐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北汉刘崇等所谓的“皇帝”,加之太原西、北有系舟山(又称“龙首山”)、天龙山、龙山,所以才有了太原是座“龙城”,并且会出“真龙天子”的说法。

  正因为太原有“龙城”的称谓及其历史影象,也正因为藩镇跋扈、封建割据的局面多次出现在太原,更因为赵宋皇帝生怕京城之外出现其同类,晋阳古城在宋初遭到了一次灭顶之灾。

  公元979年即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灭北汉,夺取晋阳,下令火烧水淹了这座城周21公里长的都市,还把它由府级降到州级,移治榆次,另置平晋县,才放心地返回了东京汴梁。可是他没有想到,晋阳古城之毁,从此使得中原失去一大屏障(参阅:丛书1《太原史话》)。

  晋阳古城虽然因为备战而始、兵燹(xiǎn)而终,但其所在地域的战略地位从未改变。出于抵御契丹辽国的需要,晋阳被毁3年之后,宋太宗下令在晋阳故城东北15公里,汾河对岸的唐明镇——今天的太原市中心区,由大将潘美主持修建了规模较小的宋太原城(简介“丁字街钉龙脉”城建现象、涵义)。

  经历金攻宋、元灭金多次大战的破坏后,宋太原城在明朝朱元璋第三子朱棡受封晋王后,迎来它的第1次扩建。当时的太原夯土城墙外包城砖,周长12公里,高12米,开有八门,气势磅礴,巍峨壮观,时称“锦绣太原城。”

  现在的太原,辖6区1市4县,面积6988平方公里,人口424万,在全国的经济建设中,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世界产量最大的特种钢生产基地——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就在太原。

  (滨河东路)前面的祥云桥,就像一支高擎的火炬。我们现在行驶在汾河东岸的这条路叫“滨河东路”。沿路北行,您会处处感受到太原的巨变。祥云桥的得名,恰因大桥开工之日,适逢20__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在太原传递。奥运火炬的传递,同时点燃了太原城南新区建设的万家灯火。新建成的长风文化商务区,已成为太原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路西这条河流就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的母亲河——汾河。《汾河流水哗啦啦》这首歌,唱得就是这条河。汾河全长716公里,从北向南,几乎贯穿山西全省。山西有许多地名都与汾河有关,比如:汾阳、汾西、临汾、襄汾就连山西最有名的酒也叫“汾酒”。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将太原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我们习惯称“河东”、“河西”。太原市的河东是政治、经济、商业的主要活动中心,河西则以工业区和文化商贸会展区为主。

  汾河两岸,现有10座公路桥梁,交通十分方便。前面就是被誉为“月亮桥”的南中环桥。茫茫夜色之中,彩灯辉映大桥,彷佛一弯新月,好像正从波光粼粼的河面升起。如果从桥两端看,大桥又如一只将要展翅高飞的大雁。

  这一座跻汾桥被誉为“摇篮桥”,是太原市首座步行景观桥,直抵长风文化商务区。每逢夜幕降临、华灯初放,跻汾桥通体透明璀璨,为并州夜景增添一处“银虹丽影”,更与长风文化商务区的五彩华灯一起,在汾河两岸高楼大厦的众多灯光交相辉映下,不停地变换着被誉为“长风文化岛”的美丽夜景

  在这一座象征展示山西和太原文化内涵的“岛”上,汇聚着如“飞碟”、似“玉璧”般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象征三晋文化艺术、尽显“山西之门”开放包容气度的.山西大剧院;体现科技理念、外形好像巨大手风琴的山西科技馆;犹如岩石、又仿佛层层书卷的山西省图书馆;颇具“灯笼”造型、俗称“五个桶”的太原市博物馆;灵感来自梯田地貌、极富张力的太原美术馆。

  这6大地标性、文化性建筑,与文化岛内的生态路网、内河小桥、绿地、喷泉、雕塑、叠水等,以及汾河公园、山西奥体中心,汾河上的跻汾桥、南中环桥、祥云桥、长风桥等一起,形成了一处国际性公众文化大舞台,又环抱成一个市民休憩、游玩的城市公园,获得了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和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公室联合颁发的20__亚洲都市文化奖。

  这一座长风大桥长570米,中间的绿化带宽3米,堪称一座“绿桥”。大桥东西的长风大街,与龙城大街一样,贯通太原市区,全长4.67公里,宽80米,仅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就宽20米。长风大街建成10年来,与其前身是一条坑洼不平的窄巷土路大为不同,沿街南北已经成为太原的一处商业贸易区。

  太原市的街道,大部分比较正直、宽阔,方向感强,不是正南正北,就是正东正西,很少有斜向的。许多外地人都开玩笑地说,太原市的街道和太原人一样。太原市的街名,也起得很有规律。凡是南北方向,都叫做“路”;凡是东西方向,都叫做“街”,十分方便。因此,大家在太原不用担心迷失方向

  我们沿着滨河东路向北行驶,很快就要达到市区中心。大家已经看到,汾河碧波荡漾,两岸树木茂盛,绿草茵茵,小径纵横,环境宜人。太原市的气候比较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最热的7月份,晚风清爽,可以消去白天的暑气,是盛夏避暑的好地方。

  汾河公园在治理汾河及其两岸湿地的基础上建设,目前已有21公里长。今后,随着城市建设,太原将会呈现“一条碧带穿城过,百里青山半入城”的美景。现在的滨河公园内,白天,儿童们在这里嬉戏玩耍;晚上,万盏华灯齐放,辛劳了一天的人们在这里漫步休闲,市民们把它誉为“太原外滩”。

  滨河东路右侧的太原碑林公园,收藏有明、清时期的书法碑石418通,也是一座大型个人书法碑林。其中的北园,又叫“傅山碑林”,收集陈列了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先生的真、草、隶、篆、行等书法作品222幅,每一件作品都体现出傅山的人品、学养和人格(简介傅山,参阅:丛书1《明清启蒙思想家傅山》)。

  在2500多年的城市发展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原有的城市标志即双塔寺的“凌霄双塔”,牛驼寨的解放纪念碑,均耸立在市区的东大门;古刹崇善寺、文庙、万寿宫、纯阳宫、清真寺、天主堂都地处繁华闹市;市区中心的督军府旧貌犹存、神秘诱人;古老的晋祠是中国最大的祠庙式古建园林,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均被誉为雕塑精品;蒙山大佛是中国最古老的摩崖石刻大佛;郊区的多福寺、净因寺、窦大夫祠等以及太原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参阅:《太原风景名胜志》)。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经赞美太原“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并州自古多豪杰,战争五代几百年。”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人辈出。春秋时期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赵国名将廉颇;魏晋时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宰相狄仁杰,著名诗人王维、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文学家白行简;宋代有书画家米芾(fú),名将杨业、杨延昭、呼延赞;金代著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等,均对中华文明作出了贡献(郭利萍供稿,参阅:丛书1《唐代名相狄仁杰》、《祖籍并州诗豪白居易》)。

地导游词 篇25

  一切有关奥运的梦想,都在这里蓄积。一切有关航海的憧憬,都在这里展现。

  只要你置身青岛奥帆基地,这样的感受就会扑面而来。作为青岛有史以来最大的海上体育运动项目和旅游休闲项目,奥帆基地的建造,既标志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进程,更象征着这座城市的未来前景。

  站在占地约45公顷的奥帆基地的任一个角度,现代与宏大可能是你能够想象到的最主要的字眼。在基地中,仅场馆区就达30公顷,而赛后开发区也有15公顷。目前,奥帆比赛设施已经基本完备,造型独特的媒体中心,别致的后勤供给与保障中心,以及现代化的奥运分村、运动员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均以傲然的雄姿,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巨大的场馆区中。其总建筑面积达到138000平方米。而测量大厅、陆域停船区、下水坡道、主次防波堤、奥运纪念墙等配套设备,也次第展开,等待着20xx那个辉煌的时刻。

  作为一项宏大工程,作为一处集海上运动、训练、竞赛、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海上运动场地,青岛奥帆基地处处显示着动人的风采。走在长达534米、宽47米的主防波堤上,一边是无垠的蔚蓝色大海,帆影点点,浪涌舟翔;一边是静悄悄的港湾,120多个浮码头、800多个泊位尽管仍是虚位以待,但却显而易见地停泊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期待。

  洋溢着现代风采的媒体中心和乳白色挺拔秀丽的奥帆灯塔,分别矗立在主防波堤的两端,媒体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分为地上地下共三层,可容纳200-300名记者进行采访活动。这座造价近百万的灯塔采用了传统的圆形塔身与白色的主题颜色,据说在设计时参考了世界上100多个著名灯塔的设计图纸。灯塔高20.08米,取“20xx”之意,灯塔一侧设有小门,灯塔里面是一个中空的建筑,沿着螺旋形楼梯拾级而上,就可以到达二层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在灯塔的灯笼里,仅有3只30瓦的灯泡,但由于灯塔里棱镜的作用,光束经过聚集后外射,绚丽的灯光可及5海里。如果你站在一个固定的地点上,每隔8秒便可以看到一次灯光。灯塔不是长明灯,它是光感的,可以根据光线来决定明灭,如果天气有浓雾,灯塔的灯也会自行亮起来,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如果说,团岛灯塔和小青岛灯塔代表了一种历史,那么,奥帆灯塔则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开始。3座灯塔,3个历史的节点。

  作为一项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作为一项洋溢着自主创新热情的世纪性示范工程,奥帆基地体现着这座城市创新发展的鲜明步履———太阳能热水站技术、太阳能中央空调技术、风能发电技术———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得到应用,许多技术开国内帆船基地建设的先河。在国内首次出现,在国外也属先进的中心的浮码头便是一例。该浮码头不但能漂浮在海中,而且能根据需要随时移动,以适用船只停靠,其浮码头还能在4.5米潮差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相同的吃水深度。站在码头看去,浮码头在潮水的带动下,富有韵律地起伏着,仿佛在演奏着一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