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2024-09-30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1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了都江堰,我终于亲眼看见了以前从资料上了解到的都江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优美。最吸引我的是历史悠久、文明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壮观的都江堰显示出了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这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我们从离堆公园来的宝瓶口。清澈的河水汹涌地穿过笔直而狭窄的宝瓶口,去浇灌了辽阔的成都平原。听导游说,宝瓶口是许多古人用柴火焚烧坚硬的岩石以后再用冷水浇,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岩石裂开,他们付出了许多艰辛,花费了许多时间,终于开凿出了宝瓶口。

  这时,我仿佛看到了古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凿岩石。宝瓶口控制了进入内江的水流量,使河水温顺地为人民服务。 宝瓶口前边就是著名的飞沙堰。我只看见这里堆满了许多沙石,一点也看不出它有什么出名的地方。可导游说,聪明的祖先们靠着玉垒山天然生成的弯曲的地形开凿了弯曲的河道,利用了弯道产生的离心力把沙石通过飞沙堰抛到了外江,进入宝瓶口的泥沙就少了。

  我们顺着江边小道,来到鱼嘴。眼前,奔腾的江水到了这里就一分为二了,一边到了内江,一边到了外江。左边是用水泥钢筋、钢闸门修建的水坝。“传说中的水坝到哪里去了?”我不解的问导游。导游笑着说:“古人是用竹笼装着鹅卵石丢进江里,建的水坝。每年枯水期都要花费许多物力、人力去维修水坝。就算这样,水坝也并不坚固。现代的科技进步了,我们就建成了这样永久坚固的水坝了。”我望着江水,想象着古时候这个水坝的样子。

  太阳就要下山了,阳光照在连绵不断、雄伟壮丽的玉垒山。山腰上,朱红色的秦堰楼,雄伟的二王庙、险峻的玉垒关……静静地经过了一千多年。最高的山顶上,高高的玉垒阁在俯视整个都江堰。

  我们要返程了。再见吧,都江堰。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2

  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两千年前,李冰父子面临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火攻玉垒化为离堆。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引水,将逢雨必涝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本日还在施展着浸染,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是全天下至今为止年月最久、独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性的宏洪流利工程。

  一千八百多年前,玄门首创人张陵看中了青城山的碧绿寂静,抉择在此修炼道法。青城山的香火愈来愈盛,但道家建筑的观宇与亭阁始终深藏于密林之间,与附近的山林岩泉融为一体。

  奇异的地理前提和生态情形培育了离堆锁峡、金堤夕照、雄关古道、玉垒仙都、寒潭伏龙、笮桥飞虹、玉女仙姿、岷山晓雪、宝瓶春晓等天然景观,与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城隍庙等古代构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山、水、城、林、堰、桥融为一体的奇异风物,成为天然与文化、人类与情形、水利工程与山川风物调和融合、天人合一的千古异景。具有极强的抚玩性、生态性、特色性。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3

  酷爱的旅客们,各人好!接待各人来到都江堰游览参观。本日,我有幸接受你们的导游。此刻请随我一同出发。请留意:请各人进去后不要乱丢垃圾、蹂躏花卉、随地吐痰。感谢!

  在建堰初期,都江堰名叫“湔堋”,三国时期叫“都安堰”,著名“金堤”,唐代叫“楗尾堰”,到了宋代,才有“都江堰”这个名字。

  此刻各人请下车,跟我走,前面就是伏龙观。伏龙观是传说中李冰克服孽龙的处所,此刻用于祭李冰,伏龙观里现有李冰石像和飞龙鼎。此刻,请各人本身旅行伏龙观,半个小时后在这里荟萃。

  请各人跟我来,这边是安澜索桥,又被称做伉俪桥,是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始建于宋代,17世纪毁于战火,在清代重建,此刻把竹索改成了钢索,木桩改为混凝土桩。刚建桥时,它叫“珠浦桥”,宋代是更名为“评事桥”,直到清代重建时,才更名为“安澜桥”。

  请各人跟我上桥,往下看,这河的河床里有四根卧铁,别离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离堆公园里有它们的复成品展览。

  此刻各人可以自由勾当,可以去离堆公园、药王庙、二王庙嬉戏,5点正各人在景区门口荟萃。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4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两千年前,李冰父子面对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火攻玉垒化为离堆。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引水,将逢雨必涝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一千八百多年前,道教创始人张陵看中了青城山的碧绿清幽,决定在此修炼道法。青城山的香火愈来愈盛,但道家修建的观宇与亭阁始终深藏于密林之间,与四周的山林岩泉融为一体。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离堆锁峡、金堤夕照、雄关古道、玉垒仙都、寒潭伏龙、笮桥飞虹、玉女仙姿、岷山晓雪、宝瓶春晓等自然景观,与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城隍庙等古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山、水、城、林、堰、桥融为一体的独特风光,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天人合一的千古奇观。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生态性、特色性。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5

  旅客们,大家好!接待各人来到都江堰游览参观。本日,我有幸接受你们的导游。此刻请随我一同出发。请留意:请各人进去后不要乱丢垃圾、蹂躏花卉、随地吐痰。感谢!

  在建堰初期,都江堰名叫“湔堋”,三国时期叫“都安堰”,著名“金堤”,唐代叫“楗尾堰”,到了宋代,才有“都江堰”这个名字。

  此刻各人请下车,跟我走,前面就是伏龙观。伏龙观是传说中李冰克服孽龙的处所,此刻用于祭李冰,伏龙观里现有李冰石像和飞龙鼎。此刻,请各人本身旅行伏龙观,半个小时后在这里荟萃。

  请各人跟我来,这边是安澜索桥,又被称做伉俪桥,是古代五大桥梁之一,始建于宋代,17世纪毁于战火,在清代重建,此刻把竹索改成了钢索,木桩改为混凝土桩。刚建桥时,它叫“珠浦桥”,宋代是更名为“评事桥”,直到清代重建时,才更名为“安澜桥”。

  请各人跟我上桥,往下看,这河的河床里有四根卧铁,别离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离堆公园里有它们的复成品展览。

  此刻各人可以自由勾当,可以去离堆公园、药王庙、二王庙嬉戏,5点正各人在景区门口荟萃。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6

  游客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景区,我是导游柳百川,很高兴认识你们,你们可以称呼我“牛导”。

  在观赏之前,我先强调一下注意事项:

  一、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二、请大家爱护环境;

  三、跟随团队不要走丢。

  现在,请大家跟着我,踏进都江堰大门一起游玩吧!你们知道吗?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的秦昭王时期,是蜀首相李冰父子率领民众修建的,大约花了20年才修建而成。距今有20__多年的历史,是世上年代最久的无坝引水的水利工程。

  乘着微微的江风,我们来到了有名的宝瓶口,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端岷江水带波涛汹涌的江水冲了过来,但是,到了中间,它就变成了一只忠诚的小狗,不得不流得慢了。三江口中间就是宝瓶口,宝瓶口把汹狠的江水一分为二,这种法子叫以柔克刚。宝瓶口的原理是:中间有一座被挖掉两旁的大山,水流冲过,就自然变成了两条,它是人工凿成控制江水的咽喉,因此叫做宝瓶口,就因为它的外形像个瓶子。

  关于宝瓶口,还有一个传说,大家想听吗?

  相传李冰治水前,岷江有一条孽龙,兴妖作怪,危害百姓。李冰便派李二朗和孽龙大战,孽龙大败,逃亡青城山王婆岩。一见老婆婆,饥饿难忍的孽龙要老婆婆为其做饭,老婆婆将铁链放入锅里化做面条,孽龙狼吞虎咽地吃下面条,结果动弹不得。正在此时李二朗赶到,由黎山老母变成的老婆婆将锁住的孽龙交给李二郎,并叮嘱道:“不要杀它,没有龙吐水,怎么种庄稼。”于是李二郎就把孽龙锁在泥堆的深潭里,避害兴利。

  现在请大家自由活动,我们四点在对面烧烤店整合,祝大家玩得开心。游客们,时间过得飞快,是时候要告别了,如果下次有机会我还做你们的导游。

  谢谢大家!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7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分,称为“离堆”。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8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分,称为“离堆”。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相关文章:

  4.四年级作文:都江堰建”导游词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9

  到都江堰后,我们下了车。在车里呆了很久的我,疲倦地在路上走着。突然,一座高耸入云的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抬头一看,山上的棵棵绿树,给山峰穿上了一件件绿衣。接着,我艰难地攀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上,我的视线突然开阔起来:远处是一条热闹的大街,山下是碧波万顷的湖水,岸边还有几位老人在专心钓鱼。更远处是一座白色的大桥。桥边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树:树上只有十几片叶子,但那叶子很大,每片叶子都有一人多高。

  下山后,我朝那条热闹的大街奔去。要去大街首先要通过一条河。河上没有桥,水又不深,于是我便脱下鞋子,踩着凉爽的河水,快乐地向对岸走去。我感觉水在飞快地流动,我努力寻找水的源头。我突然看见这条河好像分成了两半。我走进一看,水的源头竟然在这儿!突然,我一不留神,被飞奔而来的水冲倒。当我站在一起时,几只小螃蟹正在向我逼近。我急忙去抓小螃蟹,不久就抓了好几只。

  直到妈妈叫我回家,我才念念不舍地离开了迷人的都江堰。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10

  都江堰(Dujiangyàn),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都江堰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__年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__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令人流连忘返。

  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都江堰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11

  现在我们奔向下一站——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主要在洪水期将宝瓶口多余的内江水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它还会自行溃堤,让江水流入泄洪道,使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以保证成都百姓不受洪水灾害。它的第二大功能就是排沙,当江水疾驰而来,会由于离心力作用形成漩涡,将泥沙或冲上岸,或带入泄洪道,把多余的泥沙排入外江去。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下面就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宝瓶口。宝瓶口因形像花瓶而得名,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宝瓶口的水会被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以此来灌溉平原,送到每一家每一户去。换句话说,若是宝瓶口被堵上了,那么60%的成都人就没有水喝。所以宝瓶口和飞沙堰还真是一对“帮人排忧解难”的好兄弟。

  都江堰是由三个主要的水利工程组成,如果把都江堰想象成一条鱼,那么“鱼嘴”处就是鱼的头,飞沙堰就是鱼的身子,而宝瓶口,则是鱼的尾巴。都,成都;江,岷江;堰,堤坝。这就是都江堰名字的由来,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水利工程的鼻祖”哦。

  不知道大家玩得开不开心呢。经过一番游玩,大家的肚子都“咕咕”叫了吧,现在我们就向食物大军进发!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12

  又是一个美好的夏天结束了。在这个暑假里,我去了成都。我最喜欢的景点是都江堰。

  爸爸在去都江堰的途中对我说:“都江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充分展现了李冰父子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一直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爸爸的介绍让我对都江堰景区充满了向往。

  我们走过南桥,跨过岷江,进入都江堰景区。那天天空万里无云,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但景区里游人如织。在景区里,我被一处喷泉里的景物吸引住了。导游向我们解释:这些景物都是古代人民修建都江堰的工具。摆放在喷泉外面是竹笼,它是用竹条捆起石块,垒砌成墙,抵御水流的好帮手。

  还有一些铁棒和三角架。在喷泉底部的铁棒,是来测量沙子深度的工具。在竹笼上方的三角架,是用来固定竹笼的。看到这个,我立刻想起李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说的,三角形最具稳定性。古代人民能在千年前就利用这个原理修建都江堰,我由衷地赞叹他们的劳动智慧。

  我继续往前走,跃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茵茵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的树木苍翠欲滴。我不由自主地跑进树林,在粗壮的大树间来回奔跑,夏天的`炎热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周围弥漫着香甜的新鲜空气。啊,真舒服!可惜不能带走。

  我终于来到了鱼嘴,一阵水汽铺面而来。前面滔滔的江水汹涌流过,在这里激起大大的水花,哗哗作响。江面上,你会看到有些地方无缘无故地发起浪涛。我问过爸爸之后才知道,其实这是江底的石头在作怪,是它打起了一朵朵浪花,目的是为了消卸掉水的冲击力,哦,这就是它为什么叫飞沙堰了!

  再回头眺望远处的宝瓶口,看着水流缓缓地流进成都,我不由自主的感叹道:“都江堰真壮观啊!”

都江堰导游词400字 篇13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约1万平方米。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上下重叠交错。宏伟秀丽,环境幽美。

  都江堰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其下临深潭,传说因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抚祟实以为:“于虽齐圣,不先父食。况以公之贤:又有功于蜀,其施力程能固无待乎其子。今乃数典忘祖,于掩其父得无紊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