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导游词

2024-09-17

武汉导游词 篇1

  东湖位于武昌东郊,取其方位命名为东湖风景区,现为国家级风景区,由郭郑湖、水果湖、喻家湖、汤湖、牛巢湖五个湖泊组成。它是一个自然湖,自然环境优越,在4.8万亩的水域中,生长着鱼类十八科六十七种,淡水鱼中以武昌鱼最为名贵。武昌鱼是鳊鱼的一种,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产,鄂州古称武昌,所以俗名为武昌鱼。东湖年产鱼500余万斤。

  东湖主要游览点为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磨山新景区。

  寓言园是全国第一座以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为题材的雕塑园,位于东湖听涛区的南端,占地4.4公顷,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组寓言雕塑。行吟阁位于东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岛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环水,由荷风、落羽两桥与陆路相连。阁名出自《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竹吟泽畔。阁系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层四角攒尖顶,古色古香。行吟阁雄健俏丽,颇富民族风韵。阁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庄凝重,屈原翘首向天,款款欲步。

  屈原名平(公元前340—前278年),战国时期秭归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初辅楚怀王,做过三闾大夫。他向楚怀王提出一系列正确的的治国方针,对内实行举贤授能的进步政策,对外实行联齐抗秦的战略主张,使楚国雄踞南方,一度强盛,后遭小人谗言离间,楚怀王疏远屈原,将其放逐汉北。楚襄王继位后更加昏庸,将屈原放逐到更远的江南,永远不得过问朝政。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在江南过了二十年流浪生活的屈原,已是六十二年,他目睹国破家亡,满怀悲愤,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长天楼,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1956年修建,为砖木水泥结构,翠瓦飞檐,分上下两层,面阔七间,进深两间。全楼可容纳千人同时就餐品茗,游人凭窗远眺,碧波万顷,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于东湖西北小山丘上,相传太平天国占领武昌时不少妇女参军,后清军攻陷城池大肆屠杀,有女兵九人,壮烈牺牲。乡人仰慕她们的英烈,将其遗骨合葬于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称坟而称墩。1956年,湖北省将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磨山位于东湖东岸,三面环水,六峰相连,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称。山北有以楚文化为内涵的楚文化游鉴区;山南有以湖水地区植物为主的十三个植物专类园;西部山头有纪念朱德为东湖题词的朱碑亭。磨山景区从北开始,依次建有楚天极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耸萃等四景。是武汉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武汉导游词 篇2

  星期四,我和同学们一起兴高采烈地去农耕年华秋游。刚一进门,我就被这样的场面吸引住了——有可爱的海豚喷泉,有用五彩缤纷的菊花摆成的牛,还有无边无际的田野,像是金色的海洋。

  过了一会儿,我们进了植物园。首先,我们见到的是凌空向大家招手的蛇瓜,它们有的像拐杖,有的像数字“8”,还有的像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长的差不多和人一样高。大家看了,不时发出惊讶的声音!接着看见的是大南瓜。我从远望去,见到一个巨大无比的“假南瓜”。可当我走近一看,天哪,这居然是一个真的南瓜,足足有一个卡车轮那么大!这又引起了同学们一阵阵惊讶的叫声。后来,我见到了看似温柔而又笑里藏刀的“冷面杀手”——猪笼草。

  还看见了像连体兄弟一样的香蕉,还有莲雾树、椰子树等好多好多植物。我最喜欢的是带刺的小调皮——仙人掌,上面有的接黄花,有的接红花,真像小娃娃!全部参观完后,我才不禁感到自己又饿又累,甘老师选了个地方吃午饭。午饭过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农耕年华。农耕年华真是一个让人留连忘返的好地方。

武汉导游词 篇3

  农耕年华坐落在黄陂区武湖农场汉施公路旁,占地面积3000亩。园内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平原、草原、丘陵、山坡、湿地、湖泊、溪流、池塘错落有致;农耕作物品种齐全,花草瓜果满园飘香,珍稀植物种类繁多,飞禽走兽千姿百态;各类建筑巧夺天工,镇、村、塔、桥星罗棋布;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政思想底蕴厚重。

  该园系国家级生态农业观光园。已建成金牛广场服务区、农业科普示范区、农事农活体验区、农具博览游乐区、百果观赏采摘区、藤园彩林浏览区、珍奇动物观赏区、运动健身活动区、登塔眺望烟瘴区、生态湿地浏览区、农家美食休闲区、木屋度假会务区等十二个功能区。园内吃住行游购娱设施齐全,服务项目成龙配套,硬件软件质量一流,是广大市民学生旅游观光、普及农科知识、体验农家生活、会务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农业风情园,自然环境保持完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景色秀丽,风光旖旎。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平原、草原、丘陵、山坡、湿地、湖泊、溪流、池塘,共处一园。园内农耕作物品种齐全,五谷蔬菜应有尽有,家禽牲畜兴旺茁壮,温室大棚布列井然。珍稀植物种类繁多,彩树竹林色彩斑斓,青藤缠绕果实累累,花草果瓜香飘满园。飞禽走兽竞展英姿,马鹿奔驰百鸟歌唱,孔雀开屏天鹅振翅,百鸡啼鸣玉兔穿梭。园内建筑巧夺天工,墨溪古镇古色古香,乡村木屋别致大方,诸多桥梁各式各样,五级宝塔巍峨雄壮。呈现出农耕园、植物园、动物园、园林园的巨幅画卷。园内文化底蕴厚重,到处深刻着农耕文化、农政思想的历史印记。

  “农耕年华”农业风情园,旨在成为国家级生态农业观光园、都市农业发展园、农耕文化展示园、农家生活体验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立足于以农业高新科技为依托,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题,融科技农业景观与传统田园风光于一体,将科普教育、科技示范、农事体验、赏花品果、采摘游乐、农耕文化展示与生产创收、深化加工、物流配送等有机结合,实现农业的特色化、生态化、设施化、科技化、高效化,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良性结合,用以解决“三农”问题,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推动新农村家园建设。

武汉导游词 篇4

  下了火车,看着这个酷热的城市,我不禁感叹:果然是武汉! “武汉”这个名字总给人一种热闹、干燥的感觉。

  下车以后,我们连忙打起了伞,身上瞬间出了大滴大滴的汗,眼睛再也睁不大,因为太阳太大了。 武汉人也多。下了火车后,我们找了一辆客车,准备乘坐它去宾馆。可是,刚来了一辆公共汽车,旁边的人就一波一波地挤上来,让我不住地前进、后退;前进、后退。看着这一片黑黑的“草原”(人们的头发),我又发出一声感叹:人真多啊!还有一点,不知去过武汉的人有没有同感。那就是——广告特多!你看,出租车后面,有一个长条儿的显示屏,上面写着各种各样儿的广告。什么“今日优惠,不可错过!”什么“XX培训班招生,学英语,就选!”而且他们连公交车上也没放过: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显示屏,上面也有广告。还有酒店里、家具上、车站旁……等等,不可计数。

  我们还去了武汉的一些著名景点。首先去的是有着“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楼内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二至五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东湖。我们从大门进去,看见了一个“异国风情园”里面的建筑、植物和雕像都令我耳目一新。一座小房子旁,一对新人正在拍婚纱照,后面的池塘把他们衬托得更美丽,更幸福。我也忍不住了,在那儿拍了几张照片。 往前走,你会发现还有“峡谷漂流”和“疯狂的老鼠”游戏。听着人们从里面传出来的一声声惊叫,没有人能够再抵挡得住这些诱惑了,纷纷冲进去,爽了一把,过足了瘾。

  我们去东湖是在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夕阳下的东湖波光粼粼,闪耀着金色的光。游船默默地飘在上面,倒影不住地摇晃着。周围的绿树衬托着东湖,没有人们的喧哗声,只有人们会心的微笑。 我不仅去了黄鹤楼和东湖,还去了湖北省博物馆和辛亥革命纪念馆,它们也使我受益匪浅。 武汉的小吃也非常有特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热干面。它面道筋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诱人食欲。但是,为什么只叫热干面而不叫别的名字呢?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

  这次武汉游,我不仅饱览了武汉的江山,还品尝了武汉的美食。真是一次愉快而且有意义的旅行啊!